摘要: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是要传授相关的语言文字知识,更要重视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体悟到语文中存在的美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鉴别美的能力,鼓励学生创造美。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教育;创造美
前言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具体的要求,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和提升学生对现实世界和文化艺术中所蕴含的美的鉴赏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很好的创造美,不断地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获得健康的发展。具体到语文教学活动,就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分析鉴赏,从中获得欣赏自然、社会和人的美的能力,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道德修养。
一、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的意义
将美育与初中语文结合在一起,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具体而言,审美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提升学生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净化学生的灵魂,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升自己。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语文教师尤其要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要精选文质兼美的文章,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领悟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追求,精神向往。
二、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的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情趣
在初中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首先要通过多种方式的运用,唤起学生审美的直觉,逐渐地让学生感知美,形成关于美的初步的认知,让学生体会到感知美所带来的愉悦感,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是体会感知语文的必要手段,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感知语文的魅力,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正确的朗读课文入手接着让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最后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启发学生不断地加深对文章的体悟,亲身体验文章给自己带来的美的享受,这是领悟文章之美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感受汉字独特的音韵美,尤其是在读古诗文的时候,更要注重在朗读感受语文的音韵美,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语文的美。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直观美即通过板书的设计,生动形象的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汉字的美,感受到汉字中所蕴含的独特的韵味。在教学中进行板书设计时,要注重板书设计与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机结合,要注重课文脉络的整体体现,突出教学重点,板书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体现,是直观的形象的教学艺术,教师要按照美学的规律科学合理的设计板书,将复杂的文本进行高度的概括提炼,或者以简洁的语言进行呈现或者借助图形这种更为简单的方式,给学生带来简洁美的感受,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文本,对文本中的关键词句深入的理解掌握,抓文章的关键句,同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获得真正的感悟,并能够保持长时间的记忆,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这一课时,教师可在黑板上简单地写一个“苦”字,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苦,体会到作者在青春年华失去双腿的痛苦,体会到作者失去母亲的痛苦,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体会对这一个字进行深入的感悟。
2.引导学生感受语文文本的美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可以看做优秀的范本,文章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丰富的生活体验和饱满的情感。阅读教材中的文章就是在于作者进行对话语文本进行交流,这就是一个发现美的过程,在阅读描写大自然的文章中可以感受到鸟语花香,看到神奇瑰丽的山峦,了解到大海的宽广博大,也可以感受到暴风骤雨的洗礼,体会小桥流水的宁静致远,在阅读叙事类的文章中学习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与人和睦相处,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提升内在的修养。语文是集知识与情感于一体的学科,在教学中要做到将真情实感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辨美丑、区分优劣,理解文本的丰富的意蕴美,提升自己的审美境界,在审美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要感受文章语言拟人化的优美,感受作者独特的构思之美,感受春天万物复苏之美,春天的美不同于夏天的骄阳烈日绚丽之美,不同于秋天硕果累累之美也不同于冬天白雪皑皑之美,她美得活泼美得俏丽美得可爱,给人带来欢乐与勃勃的生机。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春天之美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同时,学生的想象能力也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在教学《孔乙己》这篇经典的文章时,要引导学生对这篇文章以及孔乙己有正确的客观的认识,作者笔下的孔乙己是悲哀的是值得同情的,他身上烙着社会的时代的印记,是社会时代的丑的具体体现,但是正是因为这些丑的事物的存在,才会激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能够引起学生的深思与关注,真正的思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古诗文是引导学生感受语文美的最佳范本,尤其是古诗,不仅有顿挫的节奏感还有着丰富的意境美,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并且可以将自己的所感所想诉诸笔端,画出来,与同学积极地交流和感悟,真正把握古诗中蕴含的那份古典的含蓄的美。感受文本的美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关键和依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地深入地挖掘文本中所蕴含的美,并将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美的语言美的思想。
3.鼓励学生积极地创造美
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地创造美,在引导学生感知美与鉴赏美的同时能够积极主动去创造美。在具体的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创造美的活动。首先,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也是朗读课文的最高层次,在正确的流利的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的读出课文的韵味读出自己的感悟,通过学生自己的朗读,体会到文章的节奏美,形象美,在朗读课文中体会到文章的美;其次,可以按照文本的体裁,安排学生自己排演话剧,初中生处于好动的年龄阶段,表演欲望较强,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语文课本中包含着大量的可以排演的剧本,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表演这些话剧,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这些角色,在分角色扮演中体悟到更加深刻的内涵和获得独特的体会,创造出话剧美;第三,要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写作训练,学生进行写作也是创造美的一种活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细心地观察周围的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的事物,并随时记录下来,体会到生活中自然中所蕴含着的独特的美,鼓励学生通过积累的知识,或者自己的理解进行布局谋篇、构思以及遣词造句,初步完成写作,然后再进行反复修改,直到达到自己认为好的境界,逐步地提升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原型进行丰富地想象和联想,并记录下来,创造出新的形象,融入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对于高年级的同学,要鼓励学生通过从生活中发现美,并运用美的语言将这些表达出来,教师在学生创造美的过程中,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感知美引导学生体会到美的语言美的情感,帮助学生打开自己的写作思路可以文思泉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注重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美的意蕴,积极地创造美,丰富自己的生活学习感悟。
三、结语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有效手段之一,这就要求教师认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中积极地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用具有艺术的方法启发学生找寻美的因素,鉴赏生活中的美,并引导学生掌握创造美的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美的创造,帮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云龙,刘立霞.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初中语文审美教育浅谈[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06:50-51.
[2]黄少芸.认识·鉴赏·创造———初中语文审美教学策略初探[J].科技信息,2009,17:237.
[3]邓玉飞.缀文辞发观文入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72-73.
[4]李文春.简要分析新课标下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147-149.
[5]张婷.大力推行审美研究推动学校素质教育———浅谈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1,25:182.
作者:苗在华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第二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