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疑似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患者190例,年龄21~72岁,平均(36.7±7.5)岁。
1.2临床方法
通过PCR-DNA反向斑点杂交技术联合专业数码凝胶成像与分析系统,利用P值检测判断国内人群中的19种HPV基因型别,16种高、中危型以及3种低危型。所有临床操作都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2]。
1.3宫颈细胞学检测
采取TCT(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按照TBS分类标准分为:未发现上皮病理变化或者恶性病理变化(NILM);意义不明确的ASCUS(鳞状上皮细胞增生);不能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理变化的ASC-H(鳞状上皮细胞增生)、LSIL(鳞状上皮细胞低度病变)、HSIL(鳞状上皮细胞高度病变)以及SCC(宫颈鳞癌),对190例临床标本给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
1.4组织活体检查
对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结果异常的患者采取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体检查,诊断标准:根据2001年国际癌症协会诊断标准,病理结果为正常宫颈组织的慢性炎症患者、宫颈上皮肉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以及鳞状细胞癌患者、对人乳头瘤病毒呈现阳性患者、液基薄层细胞检测为鳞状上皮细胞增生、鳞状上皮细胞低度病变、鳞状上皮细胞高度病变以及宫颈鳞癌全部采取阴道镜宫颈组织活体检测。
2结果
2.1人乳头瘤病毒亚型与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结果
190例疑似患者中,HPV呈现阳性86例(45.26%),并对190例患者采取TCT检测。
2.2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组织活体检查之间的关系
190例患者采取TCT检测,对84例ASC-UA、鳞状上皮细胞低度病变、鳞状上皮细胞高度病变以及宫颈鳞癌阳性标本给予组织活体检测分类分析。
2.3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液基薄层细胞检测之间的关系
人乳头瘤病毒亚型与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的分类比率为:HINM19.05%,鳞状上皮细胞增生68.29%,鳞状上皮细胞低度病变76.00%,鳞状上皮细胞高度病变100%,宫颈鳞癌100%。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组织活体检查的分类比率为:慢性炎症33.33%,CINⅠ57.14%,CINⅡ75.00%,CINⅢ93.75%,宫颈鳞癌100%。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组织活体检测符合率为69.05%。
2.4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液基薄层细胞检测以及组织细胞活检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为鳞状上皮细胞高度病变、宫颈鳞癌以及组织细胞为CINⅡ/Ⅲ,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亚型检测大部分为高危型以及混合型,尤其是临床诊断为宫颈鳞癌全部为高危型以及混合型表现。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的NILM、鳞状上皮细胞增生表达大部分为低危型HPV,组织活体检查的慢性炎性和CINⅠ大部分为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3讨论
宫颈癌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3]。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已被普遍认为是导致宫颈癌前病理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早期宫颈癌一般没有明显的表现以及体征,宫颈可光滑或者难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进行区分。颈管型病人由于宫颈外观正常,进而容易出现漏诊或者误诊。随着宫颈癌病变的不断发展,会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排液以及尿毒症等相关症状。相关报道表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呈现阴性的患者基本不会出现宫颈癌[4]。从宫颈上皮瘤变发展为宫颈癌一般需要10~20年。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不同亚型致癌能力存在差异。HPV-DNA分型监测对特定人群进行筛选检查,能使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明显提高,使CINⅢ以及宫颈癌的漏检率明显减少[5]。本文结果显示,液基薄层细胞检测与宫颈组织活体检测符合率为69.05%,然而在鳞状上皮细胞高度病变以及宫颈鳞癌则为100%。由此可以表明宫颈鳞癌中的人乳头瘤病毒监测的重要性。另外,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CIN以及宫颈癌发病的必要因素[6]。本研究结果显示,190例疑似患者中,HPV呈现阳性的共有86例(45.26%)。TCT与组织细胞活体检测符合率达69.05%,HSIL和SCC,则为100%。TCT与组织细胞活检符合率为100%。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是造成宫颈癌以及癌前病理变化的必要条件[7-8]。总之,人乳头瘤病毒亚型检测对宫颈癌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容源 李鹛 单位:曲靖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