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论文

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很强的学术性,因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以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为前提。所以,毛泽东强调:“我们的专门家不但是为了干部,主要地还是为了群众。”[2]“在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3]可以看出,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很多经验,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一、邓小平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

1.邓小平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

“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社会和思想领域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邓小平以其卓越的政治目光,展开了各种改革。他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邓小平有很多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首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至党的十二大,邓小平一直致力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坚持,破除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条化理解,使人们比较清晰地认识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小平不止一次地说过,我们搞的现代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在党的十二大会议上,邓小平又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就是在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风格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必须具有中国风格。其次,党的十二大以后,邓小平就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不断的探索,提出很多有价值的理论。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把马克思主义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区分开来,邓小平还提倡反自由化思想教育。并引用“不管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论断来论述当时中国对发展生产力的现实需要。在对改革开放理论的阐述过程中,使得人们开始真正理解“改革开放”;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宣传和普及过程中,使得人民大众从极端的“左”的思想包袱中解放出来。再次,为了使人民大众坚定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信仰而奋斗,进而挽救一批在西方思潮中受影响的人民群众,邓小平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及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为了使广大干部和人民大众从对社会主义错误认识中解放出来,他积极展开了关于姓“社”与姓“资”、“计划”与“市场”的讨论。应该说,邓小平宣传和普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民大众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动力,是人民群众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变成物质力量的必要条件。

2.邓小平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

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但是邓小平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是无法代替的。首先,邓小平坚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打破人民群众对毛泽东思想的教条理解,让人民大众了解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如澄清了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模糊认识,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大众的思想认识,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等等。总之,在这个时期,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都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得到肯定,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也迈向了新的高度;在这个时期,我党开始思考如何用大众的语言和方式,对人民大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其次,邓小平主张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采取简单、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文件精神。如在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候,采取比较通俗的语言,不仅勾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架,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起来比较明了和亲切。“改革开放思想”既简明扼要,又通俗易懂,还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的一个伟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一个崭新的概念;“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说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创举,也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又一个贡献;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精辟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和国内形势,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许多困扰人们思想的重大问题,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二、江泽民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

1.江泽民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汇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境界。首先,江泽民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他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4]其次,江泽民进一步提高了全国人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他曾指出:“大量事实证明,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5]因而,“各级党委都要增强阵地意识,切实加强对思想文化阵地的领导。”[5]1996年,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上,江泽民提出要对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一次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风党性学习,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广大干部队伍进行的一次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素质训练。“三讲”活动的进行,不仅提高了我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水平,更加坚定了我党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决心。再次,江泽民不断地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说:“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是符合当代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2.江泽民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

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江泽民总书记一方面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不断地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断地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方法和路径。首先,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上,江泽民提出要开展“三讲”活动。它是一次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活动,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实践活动,也是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另一个贡献。它加深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落实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政策,是在新的形势下解决党突出问题的成功实践。其次,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党的十五大上,将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将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具体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式简单、内容丰富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中国化,必将是新世纪我国思想的主流。再次,江泽民不断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且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强调:“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5]这是伟大的历史性决策,也是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巨大贡献,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体现。

三、胡锦涛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

1.胡锦涛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带领下,我党继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继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首先,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研究重点,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中,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形成充分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形成一支老中青三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骨干队伍。”[6]这对当前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积极意义。其次,胡锦涛非常重视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工作。他曾强调:“各级党委和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都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来谋划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和改进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7]“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6]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着力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6]胡锦涛同志非常重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及党对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基础。再次,胡锦涛同志一直非常重视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普及活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等等。

2.胡锦涛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关键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重要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一直致力于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重要贡献。首先,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站在时代化的高度,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具有大众化性质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六届三中群会上,我党首次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并且在党的十七大上,首次单独提出科学发展观,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它具体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成果,也是胡锦涛同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又一贡献。其次,胡锦涛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胡锦涛同志立足于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融入全国亿万人民大众的心里,从而成为他们自觉的意识形态,进而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使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地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再次,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胡锦涛在探望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们时,指出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活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也宣传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改造社会的理论武器,在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其是否与时俱进,是否和现实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式的大众化过程中实现理论的大众和内化,从而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和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

作者:李立培 徐其清 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更多行业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xyjj/119505.html

    相关专题:中国律师杂志社 文化整合模式


    上一篇:审判权的宪法解读
    下一篇: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科学决策刍议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