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扩充课本内容,发现生命之美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课本中的素材和生命教育的结合点,如此才能把生命教育有效渗透于生物教学中。要知道,生命充满了美,从细胞到个体,从个体到类群,从类群到整个生物圈,都体现出了不同的美。如在讲到“种子的萌发”和“植株的生长”时,我使用多媒体将课件展示给了学生,使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不禁发出惊叹。在讲解“生物链”时,告诉学生生物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依存关系,生物链中如果其中一环出现问题将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如此让学生在摄取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去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深刻感受到生命是美好的,从而产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二)巧妙设计教学内容,体现生命教育的主题
人教版的初中生物教材结构清晰、内容新颖、体现形式丰富,非常适合在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为此教师需通过适当加工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建立一个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课堂。拿“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来说,其中主要讲到了植物的类型、生长以及作用等,教师应巧妙设计教学内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以突出“生命教育”。在讲解“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时,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些他们熟悉的文学作品,例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让学生找出诗词中所涉及到的植物,然后让他们学习这些植物的种类与形态。这样安排教学内容,方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深刻认识生命的意义。
(三)举办校本讲座,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热情
初中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为了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可通过在课外开展校本知识讲座或者通过引用名人作品的方式,来从多个角度向学生阐述生命的含义。如在讲解“人的繁殖”一节时,可以向学生讲述人的生命的诞生过程以及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使学生懂得善待父母,感谢他们赋予自己生命。校本知识讲座是课堂知识的延伸,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使其掌握书本以外的知识。如在讲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章时,我将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一一介绍给学生,如:环境污染、水资源缺乏、土地荒漠化等,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从而学会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一节中,我让学生展开深刻的讨论,讨论怎样使生态环境更加美好,以此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一定要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合理布置课后作业,渗透生命教育
在初中课程体系中,生物并不是“重点科目”,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对该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同时家长也认为该课程与中考关系不大,因此也不够重视。但是,生命教育完全可以渗透到生活中,就算学生课业较为繁重而不能投入较多时间用于生物学方面的课外探索,同样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生命教育。例如给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促使其在生活中领悟生命的意义。如可以给学生安排实践报告,让学生自由选择方向、确定题目。当学生将实践报告上交之后,教师应对其进行合理评价,同时选择其中相对较好的实践报告展示出来,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对实践试验产生兴趣。教师要将有无渗透生命教育作为评价实践报告的标准之一,以此来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重视。
(五)结语
初中生物课程是一门有关生命科学的自然学科,在生物课中推行生命教育意义重大。按照初中学生的特点,教师应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更多的关于生命的正面教育,具体可以通过校本课程、实践活动以及课堂教学等方式,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信在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生命教育将与初中生物教育进行有效融合,使学生充分领悟生命之美、生命之贵,最终形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作者:安文萍 单位:河北省卢龙县燕河营镇中学
相关专题:华北煤炭医学院怎么样 灌溉排水学报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