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学与生活”是一门涵盖性别、种族、阶层、年龄等议题,集合人类、环境、政策、时代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更是融汇诸多生活化知识的综合性课程,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定位、怎样建设这门课程,笔者通过切身的实践教学进行了及时地总结和有益地反思。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社会学与生活;课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36(2016)02-0118-03
社会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是一门调查、分析、研究社会的综合性学科,是社会历史与现实社会相统一的学问,社会学类的课程既注重社会学理论知识,也重视社会调查方法。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都离不开社会,同样也离不开观察和认识社会的理念及方法,在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综合教育体系中,开发和建设社会学类的课程,将能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干预社会的素质提升。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的“社会学与生活”便是这样一门既涵盖性别、种族、阶层、年龄等议题,集合人类、环境、政策、时代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又融汇诸多生活化知识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的建设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扮演着不同寻常的角色。
一、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的“社会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定位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既是风险凸显矛盾叠加的特殊时期,又是社会全方位深层次变革的时期,立足社会学的立场,积极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发展中的新现象、新问题,树立他们牢靠的参与意识、公正意识、批判意识以及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社会学与生活”这门课程的题中应有之意。“社会学与生活”课程旨在将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以及研究方法融合到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中,将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与大学生的生活和经历紧密结合起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视野,拓展学生的专业素养,增强学生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指导学生运用社会学理论批判性地看待社会以及他们自己的生活传统。该课程帮助学生训练一种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独树一帜的“社会学的想象力”(sociologicalimagination)[1],通过这种想象力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了解、思考专业,改变学习的态度和思路,实现学习的主动性。“社会学”不仅是个名词,更是个动词,通过社会学这个动词来帮助学生洞悉社会生活的“全景”,深刻理解“我们为什么会照我们像的那样去想”和“我们为什么会照我们做的那样去做”的答案[2]。通过社会学思维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反思自我、认识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培养起愿意为社会服务并极富责任意识的现代公民。
二、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的“社会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理念
1.常识性知识传授与社会学素养的深度共契
当前大学生观察和认识社会的能力总体来讲还是比较欠缺的,在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理、工科类的大学生更需要这方面的功课。“社会学与生活”旨在强化和训练学生主动观察社会的能力,在给学生传授社会学常识或知识的同时,注重强调社会学的视角和社会调查的方法,为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提供社会学的思维和技能。社会学“与其说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社会知识理论体系,毋宁说社会学给普通大众提供了认识社会的基本常识。”[3]“社会学与生活”课堂教学内容的传授紧紧围绕自我与社会的社会学大观念、社会生活的象征意义、与我们生活世界紧密相关的教育、就业、信仰等基本常识展开,同时也详细讲解用来分析当下社会现实的社会角色、社会互动、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固化、社会冲突、社会失范、社会变迁的社会学基本概念以及概念性知识,这些概念将成为大学生阅读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利器。
2.社会学思维与现实社会生活的有效对接
“社会学与生活”的课程内容必然立足当下中国社会现实,贴近日常生活,问题的探讨更为社会化、生活化。社会学是一条在常识之外寻求日常生活心仪的自由之旅,社会学是对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其差异性后果的系统研究,我们在社会机构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着我们对资源的获取,也决定着我们能否做出切实可行的选择[2]10。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将主动把课程教授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社会话题结合起来,通过丰富详实、生动有趣的故事案例来解读晦涩难懂的概念,比如用大学生熟悉的电视节目、电影作品来分析社会时尚的发展潮流,联系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恋爱、网络游戏、十一黄金周、自驾游等话题来理解消费社会的基本样态,利用已有研究的蚁族、工蜂等概念来思考大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规划等。总之,只有生活地的来讲授社会学的知识,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并且教师讲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快乐,通过这种潜移默化,幻化深邃的理论于无形的具体生活中,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社会学知识传递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生活化问题的探讨,并不是要将社会学知识碎片化,而是要有意识地渗透社会学专业的理论和方法的视野,既考虑社会学学科的特色,也兼顾教学对象非社会学的专业性。通过问题的探讨实现社会学思维与现实社会生活的有效对接,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的接地气。
三、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的“社会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实践
1.教学内容的筛定
“社会学与生活”课程不同于作为专业课的“社会学概论”,“社会学概论”在展示社会学学科独特视角的同时,也需要展示其学术特征,肩负着从学理上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帮助人们探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重任。而“社会学与生活”既考虑社会学视野中的生活,也考虑生活中的社会学,尽可能地将社会学的基本知识或常识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课程内容始终能够触及他们对当下社会的认知,这样就更直接地运用社会学的思维来分析评判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学与生活”教学内容的筛定也不例外,需要综合宏观与微观社会学的基本见解:“我们既是社会的产物,又是社会的创造者”。既要解释社会的现实问题,也要评判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既要引导大学生凭自己的趣味嗅觉发现社会问题,也要引导大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探索。在当下中国,社会活力的激发、社会资源的配置、社会公平正义以及社会秩序的实现,都是生活中的社会学或者是社会学视野下的生活关注的焦点。基于此,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初步确定了社会学总论、社会、社会文化、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角色、社会群体、社会分层与流动等基本内容,保证这些社会学知识的传授可以促成大学生社会生活意识的提升。社会学的概念、理论是对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社会生活的总结概括,因此,以我国社会生活为基础,提炼出解读与指导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概念、理论、方法,才是中国社会学界最重要的任务。[4]在社会学的课堂上有意识地穿插讲授社会学的发展史与当下我国社会生活的历史性巨变的互构也是本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2.教学方式的探索
教学内容是课程的生命线,要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转化,必须借助于良好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5]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一定要跳出过于系统、过于专业、甚至过于死板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视频或影视剪辑,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增强学生对社会问题以及社会现象的敏锐性和敏感度。采取联合授课的方式,杜绝单一思维的“满堂灌”。一般的课程教学都是一位教师从一而终,当然这能够保证教学逻辑的严密性和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但是这也损害了教学思维的多元性和教学思路的多样性。由于“社会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定位在于文化素质教育这个层面,所以尝试两位教师的联合授课,突破了单一教师的思维局限。既创新了课堂教学要素,也活跃课堂氛围,很好地实践了社会学的思维和社会学的想象力。采取课堂辩论或讨论,组织学生参与教学。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的教学模式,吸引了大量的教师投身其中,笔者也不例外,充分运用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通过知识的联动建构效应和学习的群体效应,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次的课堂辩论或讨论提前布置一个主题,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做好事先准备,在课堂上唇枪舌战,辨明真理。同时,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进一步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有效互动。实践证明,这种社会学视角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大大地提升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3.考核形式的尝试
正是因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考核方式要以能力评定为目标,课程结课采取“嘴皮子”和“笔杆子”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探索将学生的整个动态学习过程纳入到考核中来,加大平时成绩的占比,教师认真评判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主要集中在日常学习中的态度、资料的收集、课堂的讨论、发言的水平、知识的理解等“嘴皮子”功夫,肯定并鼓励学生开放思维,大胆思考,敢于表达。同时最后的结课考试采取开卷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社会学理念和方法的能力,重在考察“笔杆子”能力,将“嘴皮子”与“笔杆子”能力的考察通过一比一的比例集中体现在总评成绩中。
四、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的“社会学与生活”课程教学启示
笔者经过两轮的课堂教学实践,对于“社会学与生活”课程本身、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建设、工科院校通识课程体系改革等三个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希冀能产生现实的积极影响。
1.社会学与生活之间关系的再认识
社会学是一门从社会整体出发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学科,旨在通过学习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形成独特的思维视角,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社会现象,理性地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和增促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社会学的内容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应该让社会学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个体只有准确地理解社会,才能更好地打造幸福生活,也只有个体良好的生活态势,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行,只有生活化的社会学知识传授才能更为有效地对接现实的社会生活,才能更好地锻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公民,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添砖加瓦。
2.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建设的再思考
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的社会学需要将社会学知识从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将学生单纯的理论性学习向实践性学习转变,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到教学,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自觉能力,真正地做到知与行的统一。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课程教学内容构建应以“应用”为主线,灵活运用参与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学用结合的有效路径。社会学知识的讲授结合现实更多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浓一些,但是教学也不能将理论基础抛之脑后,既要把社会学知识介绍给学生,还要让学生理解社会学学科的价值所在,还要让他们从中悟道社会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分析问题的视角,进而转化为清醒地审视和思考自己当下生活境遇的能力,增强适应并改变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工科见长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再评判
当代社会结构复杂多变、风险丛生、矛盾凸显,刚要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有必要系统学习社会学基本知识,夯实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工科见长院校不管什么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都要走向社会,但是,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入门课程“社会学”也理所应当进入通识必修课程,而不仅仅是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列入选修课程,然而工科见长的院校似乎并未认识到此课程的重要性,这一点与许多发达国家有差距,也与国内诸多综合性大学的课程体系设置也有差距。希望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让社会学进入大学生的生活,为他们理想地融入社会立地生根。
[参考文献]
[1][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郑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美]乔恩•威特.社会学的邀请[M].林聚任,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甘雪慧.高校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理念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9).
[4]李强.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与发展创新[N].人民日报,2015-05-11.
[5]龚长宇.非社会学专业开设《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几点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作者:王力平 许晓芸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