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是世界钢铁行业的技术创新强国,通过对日本钢铁行业创新经验的介绍和分析,提出对加强我国钢铁行业技术创新的经验借鉴: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选择合理的创新模式和组织方式,加强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加强人才培养。
关键词:日本;钢铁行业;技术创新
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相关产业发展的先导材料产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钢铁行业技术创新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技术水平不均衡、原创性技术成果不足、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高端研发人才不足、创新体制和机制仍需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钢铁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当前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产品产量大幅下滑的窘境下,技术创新无疑是提升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一剂良药。日本钢铁工业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在资源较贫乏的情况下,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粗钢生产国,且技术创新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长期保持着钢铁大国和钢铁强国的地位,其经验和做法对我国钢铁行业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日本钢铁产业概况
日本钢铁产业起步于1901年,至今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凭借先进的技术创新水平,目前已经发展成全球第二大钢铁生产国和出口国,从图1中可以看出,日本粗钢产量在1950—1973年经历过一个快速发展期,年产量从484t增长到1.2亿吨的产量峰值,年均增长率达到3%;1973—2015年日本粗钢产量基本保持平稳,维持在1亿吨左右,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粗钢生产国。日本不仅是钢铁生产大国,更是技术创新强国,通过引进、学习、模仿、再创新等形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钢铁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其技术创新水平一直居于世界前列。如在节能减排方面,日本通过积极研发各种节能减排及综合利用技术,目前日本吨钢能耗达到0.6tec(美国约1tec,中国约1.5tec),达到全球单位产品能耗最低水平;在新产品研发方面,日本一直坚持技术创新,生产高附加值产品,高端钢材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仅新日铁住金一家企业就能提供目前世界上所有种类的特殊钢。日本钢铁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于提升我国钢铁行业技术创新水平、加快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国钢铁企业学习和借鉴。
二、日本钢铁产业技术创新经验
1.合理的技术创新组织方式
日本钢铁行业在推进技术创新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协同创新、共同创新和合作创新3种组织方式,是日本钢铁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通过对不同组织方式的合理运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协同创新主要由一家钢铁生产企业或研发中心为主导,联合其他企业,就某一项技术进行联合研发、创新的组织方式。协同创新广泛应用于日本钢铁行业的各个领域,在节能减排领域的应用尤其广泛,如目前日本钢铁行业正在研究的环境和谐型炼铁工艺技术,相比传统高炉技术,该工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约30%,该项技术就是由日本新能源产业综合开发机构为主导,由神户制钢、新日铁住金、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简称JFE)和日新制钢等多家钢铁公司共同参与研发的。共同创新是由一家钢铁公司依托自身的研发机构,同时在产品和生产工艺上进行创新的组织方式。日本钢铁企业大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设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且研发费用投入逐年增加,如新日铁住金一直十分重视产品和生产工艺的研发,不仅积极研发以环保为基础的炼铁工艺,而且在高端产品的研发方面也走在前列,开发出性能优良的高强度汽车钢板和表面处理汽车钢板等。合作创新主要是指钢铁企业与下游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合作,或者以技术联盟的形式进行技术创新,这种创新方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能够有效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如JFE公司在研发汽车用钢板时,就与美国、日本、德国等汽车生产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并在新车型用钢板的研发初期便参与其中,从而有效预防了新产品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完善的技术创新模式
日本钢铁行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等多种创新模式,这些创新模式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技术创新模式做出合理选择。引进消化吸收模式主要依靠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通过学习、分析和研究,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研发实力,是提升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日本钢铁工业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技术引进以购买专利技术、制造图纸和软件等为主,通过消化吸收,达到技术出口的目的;二是采用多家企业和研究单位共同参与的引进方式,将技术消化、吸收、国产化后进行推广,避免重复引进。集成创新模式主要是通过对各种创新要素(技术、战略等)的重新优化整合,实现效果倍增的目的。在钢铁行业的基础研究方面,日本相比欧美国家较为薄弱,而集成创新更多地强调了要素的集成,对研发实力本身要求较低,如日本研发的高产无污染大型焦炉技术,就是将全球各种先进焦炉技术措施进行集成优化,从而实现最佳的节能减排效果,将使用劣质煤的比例和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原始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最高水平,随着世界各国对技术输出的限制越来越多,依靠技术引进的发展道路必须转变,唯有通过原始创新才能实现钢铁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日本钢铁工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的自主创新和专利申请,尤其在钢铁新材料方面更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以特殊钢为例,日本的专利申请量一直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控制了全球相当一部分的特殊钢技术市场。日本钢铁行业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各种技术创新模式同时存在,只是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在产业发展初期多采用引进吸收再创新的模式,在产业发展到成熟期后,更多地重视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
3.重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日本的钢铁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研发能力都非常强,不论是早期的技术引进吸收,还是后来的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生产企业一直处于主体地位。一是保持技术研发投入的主体地位。日本作为目前全世界政府负担研发费用比例最低的国家,其技术研发费用大部分来自生产企业。根据汤森路透发布的2014年“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只有日本新日铁住金一家钢铁生产企业上榜,2014年其研发投入额达到38.6亿元,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1.2%,说明日本钢铁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一直保持着高投入,以确保其研发水平的不断上升。二是保持研究开发的主体地位。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一直是日本钢铁企业的工作重点,各大钢铁企业都拥有独立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且分为专职研究人员和研究辅助人员,并对研发体制进行分层划分,分为中长期的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和短期性的产品和技术研发,并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对研发人员的结构和研发费用比例进行调整。图2是JFE钢铁公司的研究架构,其研发人员约700人左右,每年申请的专利达到1600多项,通过3个机构的运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4.政府加强引导和宏观调控
日本政府高度重视钢铁行业的技术创新,但一般不采取直接介入的方式,而是重在宏观调控和引导。一是政策引导。为推动钢铁行业技术创新进程,日本在各个发展时期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其中包括《钢铁工业和煤炭工业的合理化施策纲要》《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创造性事业活动的临时措施法》等。在技术引进方面,制定了《外资法》和《外汇和对外贸易管理法》。一方面,鼓励技术的引进和设备的更新,在技术引进后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另一方面,对引进的技术进行严格的筛选,除避免重复引进外,还要求引进的技术不得妨碍日本本国的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日本钢铁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法律依据。二是金融支持。日本政府致力于在金融和税收方面加强对钢铁技术创新的支持,如为降低产业化风险而设立的日本开发银行产业技术振兴资金金融制度,由“基础技术研究促进中心”出资的融资制度,且在偿还融资利息时,可根据研究成果进行一定的利息减免,此外,还对处于研究开发阶段的研究成果实施一定的税制优惠。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日本一直十分重视钢铁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并将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到国家层面,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一方面,对技术创新成果加强保护,先后制定了工业产权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另一方面,对损害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制定了包括不正当竞争防止法、强化反假冒和盗版等措施,同时还加强对企业员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培训,并根据不同的岗位进行不定期的培训。
三、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启示
1.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一是鼓励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逐渐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和高层次技术人员的比重,加强对前瞻性、基础性问题研究,关键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应用和推广,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企业培养成我国钢铁行业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二是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尤其是一些科技型的中小型企业,在钢铁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充分利用其自身包袱轻、机制灵活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加强对高附加值产品、固废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友好型工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2.选择合理的创新模式和组织方式
一是指导钢铁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方向和技术发展阶段,制定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选择技术引进、自主创新、多种创新模式兼顾等较为适合自身的技术创新模式,不断培养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二是鼓励钢铁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其他钢铁生产企业之间加强技术创新合作,尤其与下游用户产品企业之间的合作,签订技术合作研发战略协议,充分了解市场需求,采取前期介入的方式,在用户产品研发初期就积极介入,发挥整体创新的合力。三是鼓励大型企业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组织由钢铁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共同成立钢铁行业技术创新联盟,对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技术、高强度钢、汽车用钢、抗腐蚀用钢等关键、共性问题进行合作研发。
3.加强政府的扶持和引导
一是完善财税扶持政策。通过提高科技创新投入强度、调整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政策采购制度支持技术创新等方式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同时采用无偿资助、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创新技术投入方式。二是完善技术创新的融资环境。鼓励商业银行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融资给予综合授信,打造低息金融产品,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并降低融资成本,充分发挥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作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或通过知识产权等方式筹集资金。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现行的《专利法》《著作权法》进行适当修改和调整,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处罚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对钢铁从业人员,尤其是技术研发人员的知识产权培训,建立健全钢铁行业知识产权社会服务体系,对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关业务提供咨询服务。
4.加强人才培养
一是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钢铁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培训机构的合作,促进科研人员与生产一线人员、产业技术人员等在生产工艺优化、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加强交流,避免产需脱节。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简化人才引进程序,积极引进钢铁行业技术创新亟需的高端人才,建立人才信息和招聘平台和以技术项目为导向的人才对接模式,提高和完善高端人才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社会保障等,重点解决各类人才流动中的社会保险衔接和生活安置问题。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整合现有教育资源,重视学科设置与产业需求统一,加快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确保人才供应满足我国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孙毅,林晓宁.战后日本钢铁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3(5).
[2]周培栋,涟漪,田巧莉.西方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综述[J].商场现代化,2007(16).
[3]陈妍,王艳红.日本新日铁技术发展战略研究[J].冶金管理,2011(3).
[4]罗晔,何琴琴,袁宇峰,等.关于日本钢铁炉渣的回收再利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1).
作者:马琳 商龚平 王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