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为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指导理论与实践,即,在大学阶段,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部分学生进一步在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理解有一定的把握,这一时期,初步形成了以标记思想理论为指导的初步设想。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涵发展的历史,你可以看到下面的特征:
(一)原则,发展和运用的统一。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科学共产主义;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我们主要涉及两个主要的后。所谓发展,是指的是毛泽东同志,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继承马列主义但在毛泽东的思想上继承。所谓运用,是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加强大学生的知识,掌握其规律,以改造客观规律的能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的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原则,但要学会如何使用原则。
(二)原则和科学精神的统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通过严谨的科学精神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很大程度上,所有以前的课程体系完善改革开放后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为主要原则,同时,所有以前的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体现了党中央对与时俱进的重要思想,以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始终贯彻与时俱进,这是高校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育思想的统一。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统一,是马克思理论教育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的形成使广大教师和学生不断地进行马克思理论教育的更新,采纳了许多理论成果,总结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法。
(四)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统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重视高校结合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突破性的教学方法,如,在真实场景中的教学实践,现实中的矛盾作为一个教学案例,丰富教学内容。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充分接触矛盾,加强教学环节。微观课堂形式的加强,它的结论是,从实践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实践最符合,就是最能增强教学效果。
二、在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快速的发展,国内和国际也随着变化,我国政党的发展和人们对新时期高校理论教育的看法有很多种。一方面随着我国批判继承马克思主义来贯彻党的事业,并指导了人民教育的发展,使我国教育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各国文化相互渗透,同时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的影响,使中国的情况在意识形态领域更多样化、复杂化。这些文化互相渗透使得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很多方面面临挑战,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现在,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的深刻变化,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方面,有了重大的发展和变革,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也日趋欲裂,各国思想文化的渗透与相互交流的态势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思想文化。西方发达国家依靠自己经济雄厚技术精尖的优势,运用媒体以及人权和宗教问题,加紧对世界,特别是年轻的学生来传播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因此,怎么样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现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有意识的克服西方文化的渗透,加强主观意识的判断。
(二)我国经济格局的调整。经历30多年的改革调整,中国的历史发生了宏伟的变化。中国在开放的国际舞台上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中国人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应该看到,许多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在改革中不断出现,我国已经进入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变革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是影响大学生价值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不好的一面也出现了,因此,对价值的必然选择进取和犹豫,一些学生,身份和失去理智互相交叉的状态。怎么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怎么样处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三)信息网络的加速发展。在这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人类不断进步,进入了不断发展的信息网络社会,在网络时代,科学技术正在渗入社会的各个方面,并成为一种力量走入人类的历史。信息化网络时代中媒体是最为凸显的代表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学习资料和研究文献学习;在网络,另一方面,充满色情暴力,八卦,反动和有害信息,如语音,导致生活本身认知失调和异化。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挑战。
三、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
胡锦涛在2005年的一次会议中讲到强化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并提出了强化大学生思想教育,这个问题,深刻地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集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的紧迫性。
(一)点的更新,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出现新的问题时,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但是我们应该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新的意识观念,进一步强化阵地意识。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一种基本的政治原则,教育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教育者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和理论,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很好的教育和培训。
(二)内容创新,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学生的教育教学理论为主导,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内容为辅,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为中心,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决定的。因此,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三)方法的创新和扩展教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吸引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不能停留在通识教育,为改造世界观的武器和时间指南,学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处理问题。现在大学生是马克思教育理论的主要对象,新时期的大学生想法、行为通常比较个性。在这样的环境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该添加一些新的元素,方法也应该创新,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四)教学改革,充分利用高校理论教育的实践和阵地作用。1.坚持主要方面领导与各种方法相结合,克服单一式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的水平。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克服诸如抽象的缺陷,不起眼的教育内容。3.坚持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克服教育内容滞后的局限,刚性。
作者:郭娇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