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欠缺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原因和教师授课的原因,造成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有的学生觉得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该放松一下了,将大多数精力放到了课外;有的学生觉得上了大学后接触的知识量大了,觉得要学的东西很多,但找不准切入点,一时变得难以适从;另外有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学生造成了影响,进而造成了对学习的浮躁情绪。
二、提高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利用网格技术、无线互联网技术,共享教育资源,缓解师资紧张
网格技术是从19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并按需获取信息。当前的互联网只限于信息共享,网格则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网格可以构造地区性的网格、企事业内部网格、局域网网格,甚至家庭网格和个人网格。网格的根本特征并不一定是它的规模,而是资源共享,消除资源孤岛。针对高校扩招带来的教学资源紧张,教室不够用的情况。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格技术,通过无线网络覆盖学校各个角落,使学生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可以通过信息接收设备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如精品课程教学、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学公开课教学。只要教师安排好教学计划和学生的教学课时,组织好网上的实时答疑和课后辅导就可以了。避免了学生对本校教师课堂教学的依赖,可以缓解教学资源紧张的矛盾。
(二)及时更新、更正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材
高校要及时更换教材版本。有的学校数十年只用一版教材,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其内容很多都落后了,需要更新。要使国际贸易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尽快的更换教材版本,甚至教材。教材编者也要及时更新国际贸易的内容。比如说一些常用的国际贸易惯例,《2010通则》、《UCP600》。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国际贸易惯例的做法,和世界接轨,避免贸易纠纷。
(三)加强教师专业素养和技能,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1.高校现在大多数年青教师都缺乏企业实战经验。要想获得,不是靠等、要就能够得到,教师应主动参与企业实践活动。比如可以多到外贸企业去参观学习,和相关企业人员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就可以更好的了解企业的实际。可以通过网络相关门户网站提供的案例、信息增加实践经验。还可以和企业联合做横向课题研究。这样可以跳出教材的条条框框,结合企业实际,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门学科的实际作用发挥出来。2.教师应该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式不能一成不变、墨守成规,必须要创新,才能迸发出生命力。因为作为大学教师来讲,其和中小学教师最大的区别就是不仅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交给他们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其自学能力。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太少,没有将教和学很好的结合,为此要改变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一、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case-basedteaching),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这种案例教学法到了1980年代,才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而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则是1990年代以后之事。我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来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教课之前先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查阅指定的资料和参考文献,搜集必要的信息,正式上课时先对教材中的理论内容进行讲解,然后通过PPT给学生展示相关的案例,然后让同学按照3—6人分组讨论。各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言,就案例的分析结果和原因进行表述。发言时间一般应该控制在30分钟以内,发言完毕之后发言人要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讯问并作出解释,此时本小组的其他成员可以代替发言人回答问题。小组集中讨论的这一过程为学员发挥的过程,此时教师充当的是主持人和组织者的角色。此时的发言和讨论是用来延展学生的知识及加深对案例的理解。例如,在讲到贸易术语部分时,先让学生预习及查阅《2010通则》的相关内容。正式上课时我先讲贸易术语的作用,再分析主要的六种贸易术语。第一个FOB,给学生讲清楚其含义、风险划分、交货地点、买卖双方的义务、应注意的问题。讲完这些之后,通过PPT展示一个案例:某出口公司向外商出口一级大米300吨,成交价格条件FOB上海。装船时货物经检验符合合同要求,货物出运后,卖方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但是航运途中,因海浪过大,大米大半被海水浸泡,品质受到影响。货物到达目的港后,只能按三级大米价格出售,于是买方要求卖方赔偿差价损失。问应该如何处理这一纠纷?提出问题后,由事先划分好的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每个小组由一个代表来发言。这样我就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想法,及他们对案例的理解程度。最后由我来总结案例:因为FOB的风险划分是在船上,所以这个损失应该由买方自己承担,无权向卖方提出赔偿差价损失的要求。如果买方办理了保险,包含水渍险的话,可以向保险公司索赔。通过这个案例,要明确FOB风险的划分,及买方的义务,另外买卖双方应该配合,因为国际贸易不是“一锤子”买卖。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锻炼了学生自己的思维和逻辑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素质。第二、学生自主演讲法。这种方法是上课前由老师布置相关题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写下演讲稿做准备。等正式上课时,由学生轮流发言演讲。老师对每个发言学生逐一点评,提出问题,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讨论,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在演讲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思维的协调性。例如:在讲到国际贸易理论部分时,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题目:家乡自然禀赋介绍:你家乡当地的外贸主打产品是什么,比较优势是什么,如果没有比较优势,你认为该如何发展对外贸易?让学生提前一个星期准备演讲稿,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正式上课时,拿出2-4个课时,争取让每个同学都轮流发言。发言完毕,再对其提出相关问题。最后再统一进行小结,这个环节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分清孰是孰非,以便用正确的观点统一大家的思路。另一方面,老师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点评,理顺学生的思路,指出要掌握和理解的内容。3.教师要增强教学设计能力。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师要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做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不同于备课,它有着比备课更丰富的内涵。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教”,更要重视学生的“学”。这不仅要求教师自身的再学习和努力,更需要教师之间经常的交流和沟通,取长补短,最终才能达到合理的教学设计,得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4.要重视课外实践环节的教学。因为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可以带学生到外贸企业参观,或到海关参观,通过实地参观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企业的运作,可以达到课内教学达不到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还可以安排学生到外贸公司生产经营部门真正参与外贸活动,培养其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这些都为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基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四)积极改变学生思维,端正其学习态度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国际贸易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这就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内因才是最重要的,必须要从大学生自身入手。要让他们明白自己要有判断力,判断是非,要有自己的价值观,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同时,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明白这些道理后,学生就会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好好学习。同时,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寻找学习的信心,感受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学习态度就能保持的很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紧跟时代脚步,大胆创新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多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当代对外贸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
作者:梁沛沛 单位:山东农业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