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点
(一)根深蒂固封建等级思想
在我国的历史青铜器时代,奴隶制兴起时期中国就有了等级地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开始出现。封建等级社会开始于奴隶社会,发展在封建社会,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日渐衰微,但传统的封建等级思想在我国并没有完全剔除。古代根深蒂固就有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提到的“三纲五常”等思想。“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臣子对君主绝对服从,妻子要对丈夫绝对服从,孩子也要服从父母的意愿,反映了传统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而”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这些思想源于孔孟之道。孔子就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在吸收孔子思想基础上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这些都为封建等级思想提供渊源。
(二)“仁政”以民为本思想
仁政”“民本”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基于“性本善”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推广为施政纲领,就是“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后涌现出思想家也先后提出民本社稷之道,如贾谊《大政上》以“民无不为本、民无不为命、民无不为功、民无不为力”系统地阐述了人民是国家安危之基,存亡之本,兴坏之源,总结出民是国家兴衰成败之本、君主威侮之本的科学结论。而完备地形成了他的“民本思想”体系于唐太宗时期的著名论断“君舟也,民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科学而形象地阐述了君民之间关系,这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唐太宗进行一些列改革,创造了唐朝的昌盛,奠定了“贞观之治”的基础。
(三)“修身治国”思想
“三严三实”强调“严以修身”、“做人要实”,这是做人、做事、为官之本,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身修而后家齐,先家齐而后国治,先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摆在了第一位。为政者首先要自身品行端正,使自身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孔子曾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二、践行“三严三实”是时代客观要求
一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2013年GDP总量10.4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到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均收入将达到4000美元,但目前该工作还处于攻坚阶段,社会各种矛盾处于凸显,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各种矛盾解决需要领导干部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与意识。二是经济的发展、国家安定生活、条件好了,有些领导干部忘记了人民公仆的形象,开始讲究生活排场、精神空虚道德观念不强,奢靡、贪污腐败的现象盛行,忘记了手中的权力来自何处,得意忘形,严重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光荣传统。三是互联网时代普及,加快了世界全球化的步伐,西方思潮涌入,使得许多领导干部迷失方向,忘记马克思主义思想价值观的树立,忘记了艰苦朴素的作风,缺少实干、追求过场。这些问题出现急需要整顿领导队伍建设,树立良好领导形象。
三、领导干部如何践行“三严三实”
(一)思想认识上切实提高,把“三严三实”作为指导工作的灵魂
“三严三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出,是反映党社会主义建设本质规律,是指导具体实践的准则。作为领导干部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带头人、标兵,能否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全面胜利,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和指导思想尤为重要,所以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三严三实”历史意义,把其放在战略角度,作为指导日常工作灵魂。
(二)深刻理解“三严三实”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三严三实”是党群众路线工作的具体延伸,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是共产党人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三严三实”理论提出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明确了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是当今时代指导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具体行动准则。
(三)实践中严格践行“三严三实”指导实践
“三严三实”要求领导干部从自身修养做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领导干部要时刻反省自己,意识到权力是来自人民,严格控制手中的权力,不能滥用权力,使权力真正为民谋实事,做到言行,做官先做人,踏踏实实是为老百姓做实事、谋利益。
作者:宋明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