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作品中他以墨入色,即画面以色为主、墨为辅,将墨作为黑色调入色彩或与色彩并置;有的作品他以色入墨,在将色、墨演绎“和声”的同时,也使墨变为具有色彩关系的墨。有时他以墨托色,有时又以色衬墨。更多时候,他将墨与色交融并用,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色彩表现形式。林风眠画面所呈现出的色墨交融既是对传统中国画的公然背离,也是对西方色彩的一种中国式改造,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探索。他在色彩探索的时候赋予色彩精神本质,让他的绘画同时包容着中、西方的精神性,有机地将中国绘画的笔意与色彩、诗的境界与构图融为一体,是“独树一帜的创造”。
林风眠的作品有着明显的阶段特征,从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他的人生经历及当时的精神体悟。1927年底,深受蔡元培器重的他在西湖边上创办国立艺术学院,被聘为院长,开始热情地以国立艺术学院为阵地宣传他的艺术和办学思想。这段经历中,他体验了振臂一挥的豪情、办学的艰辛、不理解者的排挤、战争中的流离转徙。林风眠在西湖边上生活了多年,西湖见证了他的青春与辉煌、痛楚与无奈,他对西湖的回忆不仅是那里秀丽的风景,这个离上海咫尺之遥,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的地方,也一直是他魂牵梦萦的美丽的伤心地。上世纪50年代初,以回忆西湖为主题的系列作品完成,《泊》(图1)系列是这一主题的代表,作品以墨为主色,间用花青、石青和赭石,表现了黎明、薄暮、黑夜等时间及云层的浓、淡、轻、薄变化。他这段时间画的西湖风景,多以湖水、小桥、瓦屋、柳树、孤鹭为表现对象,画面柔和而宁静,洋溢着淡淡的忧伤,这种伤感之情的自然流露,让画面弥漫着令人动容的情绪。
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画《秋林》(图2)这批画的时候,林风眠的情况已开始变好。1953年出席了全国第二届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1954年成了上海政协委员,有了固定收入,生活开始改善。1960年参加了第三届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1963年《林风眠画展》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展出,引起美术界轰动,受到高度的评价。秋景题材在这一时段非常频繁地出现在林风眠的画面中,秋天的河流、平原、村庄、农舍、山麓都成为他很好的表现对象。这批作品是其最有感染力的系列作品之一。画面的色彩和光的表现达到了极致,色彩对比十分的强烈,他让背光、浓重的深色大山与受光、明艳的红叶对比,黑树干与金黄、中黄、柠檬黄树叶对比,黑瓦与白墙对比。这种深浅颜色的对比把最亮的黄色、橘黄色衬托了出来,呈现出金色秋景的明媚、响亮与喜悦。
在这些作品中,欢乐的情绪溢于画面。总之,他压抑的心情开始变得明朗和愉悦、积极和热情,对生活充满希望是他这段时间情绪的主要趋向,明亮灿烂的秋景系列,正是这种心绪的呈现,欢快、喜庆、热烈、对比鲜明的暖色调是他最有个性特色的代表性语言。上世纪80年代,《黄山》(图3)系列风景画中,独特的色彩语言形式更加地明晰。他这时的色彩表现手法已相当成熟,作品中的色彩非常强烈,用笔也强悍老辣,山形被提炼得概括简洁。这些画基本都以红、黑为主色调。黑色或灰色的山与火一样燃烧的红色天空形成强烈地对比,局部强调黄色、绿色、群青等颜色的丰富变化,画面沉郁而浓烈。用这样的颜色来画黄山在此前是从未见过的,画面几乎见不到与黄山相似的地方或黄山的影子,在林风眠这时的心中,不论黄山题材还是其他题材的作品,都是他内心世界的反映。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艰苦磨难与辉煌荣光的洗礼,晚年的林风眠心境豁然开朗,过去的精细严谨荡然无存,画面沉雄、苍浑,用色更加自由奔放,强调内在的情感表现。如果说林风眠早期绘画还考虑了色彩在形式和技法上的中西整合,以求形成新的外貌,那么晚期作品则更加注重用色彩来表现丰富的精神世界,色彩抒发着他的情感,表现着他的个性,凝结着他对沧桑人生的思索。这一点,林风眠自己总结为“艺术根本是情感的产物[3]1”。不难看出,独创色彩形式是他倾诉情感最主要的手段。
综上所述,林风眠作品中的色彩不但形式新颖,而且富含时代气息及个人情感,既有很好的视觉形式又富有精神内涵。他画中的色彩正是因为有来自内心深处的真情激荡其中,才能在今天仍能震撼我们的视觉,打动我们的心。他通过独特的、富有情趣的表现形式把自己的精神体验和感觉表现出来的画面色彩,就像一首饱含着情感的诗,有时深沉而热烈,有时悠扬而缠绵,有时粗犷,有时飘逸,在色墨交响中诉说着他对人生、自然的感受和情意,同时创造出了当代中国画中最具创新性的色彩语言。
作者:秦海燕 单位:贵阳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