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艺术与城市艺术的内涵
公共艺术的表现性往往更为鲜明。这种鲜明感一方面体现在色彩的艳丽、夸张、丰富以及搭配感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物体的形状、轮廓及大小方面。举个例子来说,一座街头的雕像往往可以传达出不同的信息,如果雕像的质感是金属的,那么人们往往能够感受到一种现代性,如果雕像给人的感觉比较复古,那么就在传达一种历史感。依此类推,城市公共艺术对于城市来说往往是一抹抹相当明丽而引人注目的色彩,并且也早已与市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逐渐成为某个时期一座城市的共同记忆。我们甚至可以说,公共艺术已经成为一座城市或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或者说是城市面孔的表情符号,传达着一座城市的性格与气质,表现着一座城市的爱好与特征。不同于公共艺术的张扬与外在,城市艺术往往更为内敛,底蕴也更为浓厚,因为它所代表的的往往是城市在漫长的历史阶段中所沉淀的艺术与文化财富,故而相对而言更具经典性。城市艺术是一个城市固定的记忆,也代表一些历史以及文化传统、习惯等。城市艺术相对很好理解,就是传统文化给城市的带来的艺术特征,故而无须多加解释。比如北京,这座城市的城市艺术是相当丰富的。历经多个朝代的更迭,承载了无数的历史记忆的古建筑时至今日仍被相当完好的保存,那些飞檐斗拱的建筑风格,那些高大的城门,呈中轴对称的“紫禁城”的存在本身就是城市艺术的极好表征。另外,深入其中,人们还可以欣赏到廊檐顶上的壁画,线条、色彩、图案,无不在传达一种逝去社会的文化气息。不过事实上,能够将历史建筑保存较好的城市并不多,多数城市都在现代化进程中选择了新旧更迭,古村落、古镇、古城,大片的古建筑群都渐渐地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后来者渐渐地只能从城市博物馆中更多地感受到城市的时间线索,这无疑是城市艺术的某种削弱,也是对人们的城市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削弱。基于此,代表新时代感的公共艺术与体现历史感的城市艺术是什么样的关系,二者是否是对立的,这值得人们进行深刻的思考。
2.公共艺术与城市艺术的共生性
事实上,虽然城市艺术与公共艺术虽然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但二者却有着紧密的联系,换言之,公共艺术与城市艺术是彼此共生的,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2.1公共艺术往往受到城市艺术的影响
一座城市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是无法完全摒弃城市艺术的影响而拥有纯粹新风格的城市面貌的,这就是说,城市的公共艺术基本都会或多或少地体现出城市艺术的一些元素。亦即公共艺术的发生于存在依赖着城市艺术的母体,二者在这个层面上实现了共生。比如南宁的东方之梦商业街,就十分典型地体现出了城市艺术对公共艺术的影响力。因为这一项目中,包含着许多的民族特征和历史典故,比如中式的美人靠、倒挂楣子以及木格的窗棂,再如小鼓楼、古塔以及图腾柱等[2],这些只是总体建筑风格中的一些普通元素,整体上,东方之梦商业街所融合的是十三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这与南宁以及广西在历史上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的文化特征是密不可分的。这样一条商业步行街对于市民来说,将是一处休闲购物的好去处,自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受到这个公共艺术中所体现出的城市艺术的熏陶与影响。对于一些大一些的具有一定历史底蕴的城市来说,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基本都会考虑到本城市的历史文化特征,故而这些城市的公共艺术基本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艺术的特点。不过,对于一些小一些的或是建设时间比较晚的城市,则往往容易受到西方艺术风格的影响,这与城市本身的底蕴等诸多因素都有关。
2.2城市艺术在不断地被公共艺术所丰富
每座城市都是在时间的进程中不断变得深厚的,城市艺术也是在时间的进程中不断被新的元素补充和丰富而成为后来的人们见到的样子。事实上,这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需要人们将目光放得长远才能被更好地透视。比如多个朝代的君主们都曾对如今的故宫进行过修缮,这个过程无疑是对一些旧有艺术元素的接受,也是一些新文化元素的补充,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公共艺术与城市艺术的共生,城市艺术因为公共艺术的存在也获得了一部分生命力,成为更加丰富与凝重的文化象征。时至今日,当年的所有新元素都成为今人所珍视的城市艺术,都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历史记忆。那么百年之后,如今城市的一些公共艺术是否也会成为后人们对我们现今时代的一种描述和认可?从某种角度上,我们可以这样说,城市艺术事实上是在被公共艺术所不断丰富的,有一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精华文化样式会在时间的淘洗中沉淀下来,以一种历史记忆的形式成为后人对某一时代认识与回忆时的标记和符号。
3.结语
城市艺术与公共艺术的关联性是深刻而明显的,前者是后者的母体和土壤,后者则在不断地对前者进行补充与丰富。二者彼此共生,密不可分,在进行城市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到本城市的历史与文化特征,尽量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对一些具有历史特征的古建筑等进行保存与合理的利用,并在进行公共艺术的设计时,选取城市艺术的精华部分,亦可以结合一些时代特征与现代元素共同打造出具有独特个性的城市公共空间,以便凸显出城市别样的面貌与风情,彰显城市个性之美。
作者:刘玉霞 单位:银川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