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 >

适度水平研究的居民养老保险论文

一、文献综述

目前已经有许多学者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在最低保障线方面。肖金萍(2010)以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的测量为基础,探讨最低保障金支付标准和具体实施方案,并据此推算农村养老保险省级财政补助额和财政负担。边恕,穆怀中(2011)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为宏观背景,对农村养老保险适度水平进行了测算,以修正恩格尔系数为基础测度了农村养老保险适度水平下限和修正扩展性线性支出模型测度适度水平上限。同时,该文分别依据农村居民总支出和可支配收入、农村恩格尔系数及物价指数的历史变动趋势,预测了2010-2020年农村养老保险动态适度水平的上下限;提出了近期农村养老保险适度水平上下限的标准值,并对当前新农保的普惠制给付进行了评价。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新设计中。何晖和殷宝明(2012)将新农保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重新设计为按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定比例计发,即采取与城保基础养老金相同的收入关联型统一比率方式。该文将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收入替代率设定为15%,与参保15年的城保基础养老金工资替代率保持一致,设计了统一比率计发待遇+分层负担多方筹资的待遇计发办法和相匹配的财政补贴机制。邓大松和薛惠(2010)研究了新农保的总体替代率,指出基础养老金的目标替代率很低并建议提高个人账户缴费基数,实行比例费率制。在政府财政补贴方面。毕红霞和薛兴利(2011)研究了未来十年新农保财政补贴压力总体不大,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可能对财政补贴的依赖性较强,应建立体现地区差异性和财政责任有限性的财政支持模式,探索了具有激励导向作用的财政支持方式。金刚,柳清瑞(2013)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差别化财政补贴方式的激励效应以参保农民对新农保制度的信任程度和财政补贴的边际补贴水平为条件,只有在较高的政策信任程度或较高的边际补贴水平条件下,差别化财政补贴方式才可能有效激励参保农民提高缴费档次选择。穆怀中,柳清瑞,沈毅(2011)通过模拟现行新农保政策和对相关参数预测,测算了2010-2020年新农保的中央和地方财政以及农民个人缴费负担水平,并提出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补贴方式和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措施,提高新农保财务的可负担能力和可持续能力。通过文献收集分析发现目前学者主要在三方面对城居保进行研究:最低保障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新设计、政府财政补贴。对于制度的重新设计和补贴方面大家意见比较多,大都认为目前的养老保险替代率水平比较低,有必要参考城职保按收入水平进行比例缴费,并认为政府的财政补贴有较大的激励性。在养老金的适度水平方面,主要研究在于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借此测算一个最低的保障水平。本文以安徽省为例,通过ELES模型方法,以多个家庭收入组数据进行分析基本的生活保障水平,作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适度水平,各省辖市可以参照执行。

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情况分析

(一)安徽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

安徽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中,省财政和试点地区财政对参保人员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30元,其中省级财政承担20元。对于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提高补贴标准。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试点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标准和资金由试点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和安排。对于累计缴费超过15年的,每超过一年,基础养老金加发1%,最高不超过10%。基于我国农村人口特征,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和财政转移支付能力变化等多种因素,新农保的财政责任,应以有限性为政策理念,即政府对新农保所提供的保险费补贴和承担的养老金支付风险是在特定人群中,特定时段内的一种限额、限时责任。

(二)安徽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情况

(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安徽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已经很高,领取养老保险的人数占参保人的40%以上。2013年全省有6029.8万人口,参保人数3308.7万人,参加城居保的人口占全省人口的54.87%。从2010年到2011年参保人数增加1800万人,2011年到2012年参保人数增加1000万人。2012年养老金支出514640万元,年末基金滚存结余844731万元。这说明城居保已经成为一种被大家认可的养老保障,也是一种基本的养老制度。面对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水平能达到参保人的需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比较慢,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加,农民急需可以保障自己老年生活的制度。

(三)城居保养老金替代率低

根据《指导意见》,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本文以省市补贴标准每人每年30元,及中央每月55元基础养老金计算替代率,分析2012年安徽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为7160.46元,每月的纯收入为596.705元。用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中每月领取的金额除月纯收入得出表2。目前,安徽省有些地市基础养老金已达到80元。通过简单的计算可以发现(表2),在100元到500元档次的城乡养老保险中,每月领取的待遇的替代率在10%到20%之间,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按照国家原来设计的总体思路,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的替代率为58.85%。其中,按照国务院〔1997〕26号文件的规定,基础养老金为社会平均工资的20%,工作35年之后,个人账户养老金为职工平均工资的38.5%。从2014年1月1日起,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再提高10%。有学者研究发现现有制度安排中有最低缴费档次100元无效的状态,说明在现有财政支持力度下,农民可选择的有效缴费档次最低应该是200元[2]。而目前农民的参保缴费档次一般是100元,低于有效缴费档次。如此比较,可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保障力度太低,不能达到原有的保障目标,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比差距也加大,缺乏公平性。

三、基于ELES修正模型的养老金适度保障水平测算

(一)运用ELES模型对安徽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测算

在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测算中,我们选择对城镇居民的家庭收入及消费情况进行分析,原因有:由于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并,在考虑到将来的养老保障水平上,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要高于农村居民,但农村居民的收入偏低,储蓄等资金较少。为了提高保障水平,特选城镇居民数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逐渐加速,农村现在的消费水平与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交通便利,城市资源丰富,他们可倾向于在城市消费。城乡居民在到领取养老金年龄时,并不会马上改变自己的消费支出习惯,所以此模型有一定的借鉴性。根据安徽省2012年统计年鉴对城镇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调查资料,城镇居民按不同收入组分为七个组: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下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上收入户,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其中,将这七组的消费支出分为食品支出,衣着支出,医疗支出等八项。采用总收入和消费支出两个指标进行分析,如表3所示:根据表3的数据,对此进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参数值,得出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方程,如下:(1)食品支出:x1=3001.233+0.115704y(2)衣着支出:x2=287.7507+0.052531y(3)居住支出:x3=-132.1451+0.065313y(4)家庭设备:x4=-128.9222+0.039542y(5)医疗支出:x5=76.17150+0.045425y(6)交通通讯:x6=-644.1084+0.105558y(7)文教支出:x7=-4.135807+0.083526y(8)其他支出:x8=-163.1753+0.030875y通过对表4的分析发现,(1)在T检验下,各系数的显著水平都比较高,说明各类消费支出与人均纯收入有相关性。(2)各线性方程经检验AdjustedR-squared的的值都在0.91以上,拟合度比较高。(3)经F检验,各方程的总体回归显著。利用表4的数据可以算出安徽省城乡居民2012年的总的人均基本现金消费支出,即最低生活保障线为:∑ai=2292.6684,∑bi=0.538474,∑ripi=∑ai/(1-∑bi)=4967.5823(元)基本食品现金消费需求为:r1p1=a1+b1∑ai/(1-∑bi)=3001.233+0.115704*4967.5823=3576.0021(元)将基本食品现金消费需求除以12个月:月领取养老金=r1p1/12=3576.0021/12=298.00018(元)目前,安徽省城居保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在55元至80元之间。现在的养老金水平与基本食品现金消费需求相差220元-245元之间,还需要通过各种措施来填补这个空缺。

(二)各省辖市的最低养老保障水平测算

通过ELES模型计算出安徽省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水平后,可以再乘各省辖市的城镇居民收入差异指数及价格差异指数,计算出各个省辖市的城乡居民最低基本生活保障线,用公式表示:Yi=Y*Ci*Si其中Yi为各省辖市城乡居民最低基本生活保障线,Y为全省城乡居民最低基本生活保障线,Ci为各省辖市消费价格差异指数,Si为各省辖市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差异指数。这样测算与各市收入和消费水平挂钩,可以更好的分配资源,因地制宜,有一定科学性。各省市可以参考ELES模型,加入本地的影响因素,做出修改,作为基础养老金的参考水平。

五、结论及建议

(一)多种养老方式结合,提高保障水平

基础养老金水平低的问题已经十分明显,再提高200元的基础养老金不是马上能解决的。基于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应该探索多元的养老模式,将个人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不能将养老责任全部归于政府部门。对于经济水平比较好的参保人鼓励其参加高档次的养老保险,经济水平差的参保人可以注重土地保障,达到基本的保障水平。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家庭养老、补充保障等其他模式相结合,形成以社会养老为核心、家庭养老和其他形式养老保障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模式,以真正解决广大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的问题。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

目前,参保的人数增长迅速,领取养老保险的人数也增长很多,无疑加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地方政府在对养老保险补贴的时候既要补入口,又要补出口,财政支出力度加大。养老保险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但是通过资料显示,政府补贴的力度加大很多,而集体补助却下降了很多并且很迅速。2010年集体补助1422万元,2011年集体补助362万元,2012年集体补助23万元。集体补助的减少在另一方面使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增多,也影响了参保人的待遇。安徽省失地农民较多,在筹集资金方面可以增加将部分土地补偿款作为参保费用划入个人账户。

(三)加大财政补贴,提高基础养老金

基本养老保险划分了很多档次,但是大多数农村参保人还是选择了最低的缴费档次,一方面原因是对政策的不了解,另一方面则是对新农保保障力度的不信任。对于高档次的缴费,补贴力度要大于低档次标准,这就会产生保富不保穷的局面,使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损害参加低档次保险的参保人利益。从公平的角度,可以在基础养老金方面加大补贴,加大中档次养老保险的补贴。政府在公共财政内的适度补贴能极大地提高农民的缴费能力和缴费意愿,较快提高新农保的投保率和覆盖面[5]。

(四)理清政府间财政责任,减轻地方政府负担

地方财政压力较大,筹集补贴费用有困难。要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效缓解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和政府财力水平差异较大的矛盾。省级要适当增加专项转移支付,以缓解县级财政补贴负担过重的问题。各地政府过于强调经济因素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认为安徽省经济不发达,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所以难以实施全省统筹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作者:亓栋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更多世界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适度水平研究的居民养老保险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sjjj/89081.html

    相关专题:电世界杂志 营养师


    上一篇: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的特征
    下一篇:老年体育旅游市场现况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