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 >

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着眼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与体制仍不完善的基本处境,探讨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主要从我国金融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着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的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

一、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分析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

在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也就是说在对农村金融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不能盲目求进,也不能固步自封不求进步,要做到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来指导农村金融的发展,当前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基本国情都不会发生改变,在此期间经济却在高速的发展之中,任何条件都会在有利与不利之间相互转化,要抓住各种发展的机会。所以,在金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反对急功近利,也要反对畏首畏尾,应该积极的努力和尝试,不断推进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二、现阶段我国金融发展中的问题

我们之所以推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根本目标在于推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做的就是建设与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相匹配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就我国现阶段的处境而言,很显然两者并不匹配,金融事业的发展没有跟上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其主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供给量严重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农村经济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刀耕火种或者小经济发展模式,很多的农村百姓已经逐渐将眼光放在了其他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之上,因此对于资金的需求也较之从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却远远不足。

2.立法滞后于农村金融发展的速度

我国目前对农村金融结构的监管法律法规都是借鉴城市中对于商业银行的监管法律法规措施进行的,但是城市和农村仍然在很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城市与农村的金融机构就存在着诸多的差异,目前我国的法律并没有专门为农村金融机构量身定做的适用法律,这就出现了法律法规滞后于金融机构发展的现象。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主要开展的活动是贷款服务,其主要作用是补充农村建设资金的需要。近年来,中国政府对于中国农业银行不断开展的业务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然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并没有农业银行的网点,国有商业银行中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机构中处于霸主地位,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的国家层面建立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业务的相关立法迫在眉睫。

3.农村金融机构受产权的严重束缚

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目前正处于被产权严重限制的阶段,农村的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乡村银行受产权的严重束缚是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举例说明,2006年四川惠民村镇银行被创办起来,他开展的业务与一般银行开展的业务相同,这使得农村金融发展的过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产权被严重束缚是农村金融机构在创建之初最先遭遇的问题,究其原因可知我国出台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中提到自然人和金融机构的企业法人所持有的乡村股本不能超过银行总额的百分之十,这对于乡镇银行的发展无疑是加上了镣铐。

4.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处境尴尬

我国在一些地方试点了乡村发展协会,四川的六个乡镇就开展了相关的工作,这六个镇的十七个村组成了一个农村资金互助组,这与中国银行监督委员会的规定正好相悖,乡村的发展协会职能算作是社团法人,显然这也就限制了乡村发展协会不可能像银行一样开展金融服务业务。

三、促进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1.培育地方性金融市场体系

在我国农村的广大地区,中部和西部的市场发展速度明显超过了其他地区,这些地方的农村金融机构远远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需要,金融机构的数量相对较少,服务品质落后,能提供的资金也是十分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目标。要想在根本上改善这种境况,只能狠抓市场改革的发展方向,建立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更加具有农村金融市场特征的金融体系,以此来落实国家发展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关于如何更好的走向改革之路,给出以下两个视角:第一,要想实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建立起相应的金融机构,比如农村银行、农村信用社等;第二,政府适当的加大对农村银行的支持力度,鼓励乡村银行,乡村发展协会这样的民间金融组织。

2.健全完善农村资金回流制度

在中国的农村,越不发达,经济的发展就越受限制,建立新农村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在建设之中的新农村处于缺乏资金的状态。现在,农民把挣来的钱大部分存进了银行,这部分钱被银行借贷出去,这些钱多数被用于投入到城市的建设之中,导致农村月越是缺钱就越是拿不到钱,所以,我国应该建立资金回流制度,将银行村农村吸纳来的资金再投入到农村的建设之中,与此同时我们的政府应该建立相应的支持机制和政策,帮助农村建设。

3.健全完善金融生态环境保证体系

农村金融建设机构的环境影响到了我们农村金融活动开展的顺序,更体现出金融服务对于农村建设的巨大意义,关于如何建设并完善金融环境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第一,我们的政府相关部门要配合金融机构一道像我们的农民同志普及宣传县官的金融法律法规,增强他们的金融意识,明确哪些内容是可以涉及的是合理合法地,哪些内容是违反我国的国家国定,一旦触及极可能收到法律的追究;第二,对于不良贷款,国家要加大打击力度,金额重大时,有必要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第三,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用信用做名片,对于信誉良好的借贷人可以适当的放大对其借款的数额,或者在还款时间和利率上给以一定的优惠政策,同时做到了鼓励其他借贷百姓。

4.健全完善法律法规

仔细研究我国已经出台的金融政策不难看出,政府既想开放民间的借贷政策,又对此把握不大,因此我们的政府对于民间金融常常采取压制的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不能得以施展。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都存在数量上,服务品类单一的状况,导致市场没有充分的放开,其他机构不能加入到竞争中来,常常是农村信用社一人独大,金融界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金融行业之间的发展同时兼具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作用,如果政府对农村的金融机构管制过严过宽,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为这种做法往往会导致农民收入降低,银行存款过低,农村建设资金较低,农村就业人口过低等诸多负面作用。因此,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信用社、农业银行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重新调整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的准入准则。

5.建立健全金融市场机制

政府应该解开对金融机构的束缚,使其放开手脚,在不违法的前提下鼓励其发展,鼓励他们彼此之间相互竞争,优胜劣汰,不应该见其已有发展趋势就对其进行打压,消除对他们的偏见,建立一定的准入规则,只要是满足相应的条件就给予其相应的地位,正确认识他们的作用,把他们看作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一份子,合理的进行管理,使之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事业推波助澜。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建设健全,减少对于扰乱金融秩序罪非法集资罪的适用范围,在健全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参考中国民间金融活动的习惯做法,使其更加的合情合理。

四、结论

基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更好的因地制宜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我国的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对如何更好的建设农村的金融机构努力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总而言之,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要想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高效率,高质量的发展,除了要建立与之相互匹配的金融机构外,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才能做到高瞻远瞩,目光长远,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研究如何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到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研究结果对于如何在农村更好的开展金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奚广庆.邓小平理论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深入学习时间编辑委员会.科学发展观理论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中国农村金融学会.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三十年[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作者:王宇鹏 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更多世界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sjjj/85556.html

    相关专题:西安翻译公司 小论文投稿


    上一篇:铁路卫生管理工作实践
    下一篇: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对策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