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农业的发展策略
摘要:生态农业是新常态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选择。烟台作为中国绿色食品城、中国食品名城,全国最大的绿色农业示范区,是我国较早发展生态农业的地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烟台生态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也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因此,烟台应积极适应新常态的新特征、积极顺应新常态新形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与发展生态农业。
关键词:新常态;烟台;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选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提出,发展绿色产业,特别提出要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当前,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的生态农业正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烟台市作为农业大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发展生态农业是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的主旋律。文章拟就烟台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有关问题做一粗浅的研究和探讨。
1烟台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经验做法
烟台作为中国绿色食品城、中国食品名城,全国最大的绿色农业示范区,是我国较早发展生态农业的地区。目前全市农业正处在一、二、三次产业加速融合,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跨跃阶段,生态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1以高效特色产业为重点,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园区
目前,新农村建设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三农”问题已经从过去注重解决问题数量向着质量和效益转变,在这种趋势下,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烟台坚持“稳一块、活一块”的原则,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前提下,通过实施产业振兴计划,培植起了粮油、果品、蔬菜、畜牧、水产等五大支柱产业。自2007年开始,烟台市政府拿出专门资金扶持水果产业发展,出台了《烟台市苹果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着力打造一批主导产业突出、设施装备先进、经营机制完善、带动效应明显的产业类园区,一批产品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品牌效应突出、经济效益领先的精品类园区,示范带动全市生态农业发展。目前,已建立现代矮砧苗木繁育基地5000亩,建设国家级标准化果园10个,市级精品果园96个,全市果园面积发展到392万亩、茶园30000亩。建设蔬菜标准园6个,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38万亩。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一大批“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典型,已建成具有产业特色的专业乡镇23个、专业村640个[1]。
1.2以“三沼”利用为纽带,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为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烟台积极开展“三沼”综合利用,发展有机粮、果、菜等农产品生产。一是以户用沼气为纽带,建设“人畜粪便—沼气—果(菜)”循环农业。沼渣、沼液是一种完全腐熟的高效无害的有机肥,一个8m3的沼气池,年产沼液沼渣10吨~15吨,可满足2亩~3亩无公害瓜菜的用肥需要,可减少20%以上的农药和化肥施用量,节省农药化肥300元~400元左右,户均节省燃料费用加农药、化肥费用共1260元~1360元[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目前,全市户用沼气发展到17.2万户,年产沼肥150万吨,可满足20万亩农田的用肥需求。二是以设施农业工程沼气为纽带,建设“人畜粪便—沼气—果(菜)”循环农业。烟台市特色农业发达,有一批大棚樱桃、草莓、蔬菜等种植专业村,大棚设施标准高、还成方联片。在大棚建设小型沼气,利用人畜粪便或秸秆做发酵原料,沼气既满足生活用能,又通过燃烧提高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沼肥用于追肥。2010年,烟台市利用市级沼气建设专项资金,在成方连片的设施农业建设循环农业中小型工程沼气,推广“畜—沼—果(菜、茶)”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全市共建设60处循环农业示范园区,面积达10000万亩。三是以中小型工程沼气为纽带,建设“人畜粪便—沼气—基地”循环农业。烟台市畜牧养殖业发达,中小型养殖企业达15000多家。同时还拥有众多的山川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建设休闲农业旅游基地110多个。在养殖场和休闲农业旅游基地建设中小型工程沼气,利用人畜禽粪便做发酵原料,沼气或满足自身用能和冬季增温,或为周遍农户供气,沼肥用于自家或周边特色农业基地,既解决了人畜禽粪便污染问题,又利用沼肥生产出味美鲜嫩的绿色食品,供旅游者采摘品尝。四是以大型工程沼气为纽带,建设“养殖—沼气—农业”循环农业。烟台市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大,仅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有74家,还有市级龙头企业100家。它们势力强、能量大、信息通,能借助各种资金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莱阳龙大集团公司养殖场,建设5000立方米工程沼气,年处理粪便污水18万吨。2012年在莱阳市团旺镇建设大型沼液池4个,总容积7.2万立方米。铺设田间管道及管网29531米,并配套控制阀门等工程内容,沼液通过动力泵直接灌溉农田和葡萄园。通过改良土壤,建立了4800亩生态循环农业基地。五是以生态农业示范县为纽带,建设循环农业基地。蓬莱、海阳、莱阳作为省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示范县项目,以骨干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采取政策集成、项目集成、技术集成的方式,建设了10处循环农业基地、面积达到1.5万亩,成为现代生态农业的示范样板和亮点。
1.3以绿色环控技术为支撑,改善产地生态环境
绿色环控技术依托现代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改造传统的设施农业技术,将植物置于人为调控之下,最大程度地满足和协调植物生长对光、热、水、气和营养物质的需要,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绿色生产,保障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烟台以绿色环控技术为支撑,改善产地生态环境。一是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先后制定了烟台苹果国家标准、烟台大樱桃地理标志产品地方标准、27种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0种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范,累计制定推广“三品一标”技术规程和出口农产品良好农业操作规范168项。规划建设了9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绿色农业示范区,13个省级、52个市级、78个县级标准化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莱阳、海阳的蔬菜和茶叶,栖霞、招远、蓬莱、牟平、莱州、海阳的苹果,福山、莱山、芝罘的大樱桃等一批绿色产业带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全市“三品一标”认证产品519个、认证面积150万亩。二是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市政府出台了《烟台市农药经营使用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农资市场的整治,禁止销售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继续推进农药残留检测和市场准入制度,并加大农产品的药物残留检测力度,把住偷用高毒农药的关口。在全市启动实施了农资打假“春雷助农”行动。围绕“净化农资市场,建设绿色田园”主题,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的违法行为,深入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大力普及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政策法规。三是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抓住农业部整建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免费为农户化验土样,农民根据土壤化验分析结果,结合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合理施肥,从源头减少化肥的施用量。自2005年开始,积极争取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目前已覆盖全部县市区,累计争取项目资金2550万元,施肥面积2681万亩,减少化肥用量近30万吨,节本增效近6亿元。四是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近年来,烟台结合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大力推广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先后大面积示范推广了百泰、欧博、阿立卡等一批新型高效低毒农药,安装杀虫灯1.5万盏,建立专业化防治组织100个,指导建设10个统防统治示范区和10个绿色防控示范区。
1.4以秸秆综合利用为纽带,建设“秸秆—反应堆—蔬菜”循环农业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指秸秆在微生物菌种、净化剂等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CO2、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进而实现作物高产、优质和有机生产。这种技术成本低、易操作、资源丰富、投入产出比大,环保效应显著。据试验证明:秸秆在微生物菌种、净化剂等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CO2、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1公斤干秸秆可转化CO21.1公斤、热量3037千卡、生防有机肥0.13公斤和抗病微生物孢子0.003公斤,这些物质和能量可用于果树蔬菜生产[4]。烟台市年产秸杆总量大约340万吨,发展空间巨大。莱阳市埠前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利用省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示范县项目,投资240万元,建设1000亩蔬菜大棚秸秆生物反应堆,黄瓜亩产量由实施前的7400公斤提升至10000公斤以上,优质果率提高20%以上,节约有机肥料40%以上,生产“埠前”牌黄瓜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安全质量指标,年实现增收2000万元。
1.5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目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按照烟台市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和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争取落实龙头企业贴息贷款10亿元以上,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已形成食用油、粉丝、果品、水产、蔬菜、畜产品加工和葡萄酒酿造7大龙头企业集群,加快了土地流转,促进了规模化经营。全市农字号上市企业1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2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633.6亿元。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总数1.07万家,实有会员18.7万户;家庭农场发展到2386家。120家合作社被认定为省级示范社,20家被列为国家级示范社。已注册自有品牌300多个,200家合作社、家庭农场通过“三品”认证。全市有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18家,农业部定点监测6家,市场投资规模超过10亿元,年交易额达105亿元[3]。在生产管理中,它们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本着统防统制的原则,按照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实行管理措施六统一,指导社员提高管理水平,推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从源头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1.6以发展休闲农业为契机,保护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烟台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立足点,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成了一批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休闲农业基地,使以“观田园美景,摘鲜嫩瓜果”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在烟台市悄然兴起,极大地推动了“三产”联动发展,游田园、赏美景、品收获,已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和趋势,深受城乡居民欢迎。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基地达到110处,已建成复合经营型、特色资源型、休闲采摘型和科技示范型、认领体验型等5种类型、以“观田园美景,摘鲜嫩瓜果”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基地,牟平区和烟台农博园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和示范点,招远九曲蒋家和蓬莱马家沟成为全国最有魅力乡村,蓬莱马家沟、莱阳濯村、栖霞国路夼成为全国美丽乡村,三星级以上经营主体达到36个,极大地推动了“三产”联动发展,成为农村持续繁荣、农民多元增收的突破点和着力点。据统计,全市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405个,从业人数2万人,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50万人次。
2烟台市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烟台在生态农业发展中已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新常态下,针对经济速度放缓、市场需求变化、经济结构调整的复杂局面,生态农业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2.1农业装备落后
农业投入不足,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建立,烟台市田间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还十分薄弱,设施农业及苹果、葡萄、樱桃等高效作物的机械化还处在较低水平,农业生产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2.2优势产业面临挑战
水果是烟台市最具优势的传统产业,近年来随着新兴果区的崛起,烟台市水果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苹果产业大而不强,品种单一、果园老化、种性退化、群体郁闭、土壤质量下降,整体面临更新换代,未来5年需要改造的果园达到100万亩以上;樱桃产业特而不优,早熟早不过鲁西、大连,中晚熟品种与其他产区扎堆上市,优质难优价;樱桃种植面积档次低、规模小,防霜冻、裂果及产后储藏保鲜等技术问题一直没有突破,导致市场狭窄,难以做大做强。
2.3新型经营主体实力不强
农业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只占规模化龙头企业的10%。农民组织化水平低,全市土地流转率不足10%,种植大户、家庭农场数量稀少,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数量多,但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合作社较少,参加合作社的农户不足20%。新型职业农民严重不足,农民老龄化、农业经营兼业化、农村空巢化越来越突出,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4农业生态环境亟需改善
目前,全市化肥平均利用率仅为30%~40%,农药的平均利用率仅为25%~30%,农膜残留率高达30%,每年大约有60多万吨化肥、1万多吨农药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等方式进入土壤和水体,3000多吨农膜残留土壤,造成地表和地下水环境污染,耕地理化性状恶化。农村每年产生2000多万吨生活废水、18万吨生活垃圾、部分养殖场产生的粪便,缺少集中处理设施,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环境。
3新常态下烟台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新常态之“新”,主要指的是过去传统的、低效的、只重速度不重质量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新常态之“常”,意味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这一社会经济的基本特征不会改变。所以,烟台农业发展应积极适应新常态的新特征、积极顺应新常态新形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与发展生态农业,用发展的视角去看待新常态下的农业转型升级。
3.1调整结构增加投入,加大生态农业的支持力度
烟台农业发展基础很好,科技实力雄厚,只要发挥好财政支持政策的示范引领作用,生态农业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为此,要整合涉农扶持资金,加大财政预算内资金投向生态农业的比例,发挥财政融资平台优势,发挥政府投资的引领作用,争取利用更多的国内外社会金融资金,大力扶持苹果产业提升计划、百强龙头企业创建、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品牌创建活动和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
3.2提升优势发展高端,实现全产业链脱胎换骨
对烟台苹果葡萄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引进推广国际领先的优新品种,变革种植方式,改造淘汰老劣果园,推广配套先进适用生产管理技术,提高机械化水平,尽快形成特色更加鲜明、产品安全高质、品牌强势亮丽、市场消费高端的产业格局,引领国内北方落叶果树发展。同时抓好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开发果蔬产业现代保鲜精深加工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积极发展高档葡萄酒、苹果香精、果胶等特色产品,靠过硬的产品和品牌赢得市场。
3.3改造提升休闲农业,开辟农民收入增长点
打破传统农业的功能界限,在农业生产功能的基础上,拓展生活生态功能,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创新农家乐、休闲农庄、农业示范园、农业观光园、民俗文化、农时节庆等休闲农业模式,着力创建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培育一批管理规范化、经营特色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特色品牌。加快发展以生物能源、生物基产品和生物质原料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质产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利用荒山、荒地发展生物质种植,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3.4立足生态突出安全,全面推行绿色生产
把绿色生产贯穿于生态农业的全过程,促进生产环境的生态环保,产出健康安全绿色的农产品,满足日益增长的绿色消费需求。大力推广“畜—沼—果(菜、茶)”等循环农业模式,促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广牟平区“满园荧光”工程的典型做法,全面落实杀虫灯、粘虫板、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措施,争取首先在全市苹果生产上实现杀虫灯全覆盖,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创造高质农产品的绿色生产环境。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不断完善主要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争取果品、蔬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工全程有标可依,全部实现标准化生产。鼓励扶持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面积。健全完善执法监管体系和质量检测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5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重点扶持,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大力开展农技推广、农资配送、信息提供等社会化生产性服务,共同推进产业的优化升级,抱团闯市场,实现互利共赢。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提高合作社的带动能力和规范化水平,支持合作社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信用合作、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等服务,提高生产经营和市场开拓能力,推进订单生产、“农超对接”、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等“一站式”现代流通业态。
3.6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为生态农业提供有力保障
2004年以来,党中央连续下发13个一号文件,“十三五”规划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党委政府对农业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加快推进生态农业农业营造了难得的政策环境。烟台要抓住政策机遇,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机制体制创新。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机制,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发展多样化业态、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参与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的开发与建设。深入推进金融和税收制度改革,探索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贷款,制定针对合作社的特殊税收政策。同时扩大高效经济作物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与品种,提高农业抵御风险能力。
作者:梁兴英 单位:中共烟台市委党校
第二篇:生态农业文明发展的再思考
摘要:稻鱼共生生态农业文明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现代农业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生态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对传统农业“稻田养鱼”的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丰富和传承稻鱼文化,对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升我国现代农业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稻田养鱼;经典农业;现代农业技术;创新集成;传承
作为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稻鱼生态文化是我国首批入选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新时期下稻鱼共生生态文明的创新和传承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升我国现代农业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因此,应大力加强生态农业技术、传统农业技术等现代农业科技的系统研究,总结我国传统经典农耕技术———稻鱼农业文化发展历史上的特色和规律,有计划地对稻鱼农业传统知识和技术进行系统挖掘整理研究,做好稻鱼生态农业学术思想、经验和技术特色的继承工作。通过继承和发扬农学的科学内涵、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丰富和发展生态农业的理论和实践;以创新实践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着力加强对传统农业基础理论、特色技术的研究和创新耦合,有利于稻鱼生态农业技术的提升,丰富和发展传统经典农业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1稻鱼共生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传统稻鱼生态文化基本保持稻谷产量稳定,节省人工除草的劳力;由于草鱼等鱼类及鸭等禽类生理上的需要,堵截了杂草和浮游生物及底栖动物与水稻争肥料的缺口,并以其粪便转供给水稻作肥料,使稻田中的物质循环直接向有利稻鱼双方转化,同时将稻田中的孑孓、病菌也消灭干净,为改善农村卫生健康创造了条件;稻田养鱼(鸭)不需水池,投入饵料少,人工放养可以收到鱼325~450kg/hm2,商品鸭150~300kg/hm2。但是,其仍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形成的在水稻田中“种植一季稻、放养一批鱼、饲养一群鸭”的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1)管理粗放,生产力低。长期以来,传统的稻田养鱼(鸭)是一种放养(牧)行为,鸭子或鱼的时间和数量都未固定,生产管理不到位。稻田养鱼大多工程简单、零星分散、饲养粗放、产量低而不稳;规模化、产业化配套不完善,多为小生产的经营体制,导致稻田养鱼的发展缓慢。(2)缺乏保护意识。尽管传统稻鱼(稻鸭)农业文明的生态效益十分突出,但由于其前期需一定投入,加之生产过程中基本不施用化肥和农药,水稻产量低而不稳,生产效率偏低,难以推广和维系。在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的今天,我国农村也未能幸免,农村环境日益恶化,现状不容乐观。农民是农村人口的主体也是农村环境保护的主体,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偏低,传统经典农业文明面临退化。(3)缺乏对稻鱼特色产品的推广开发和科技引导。我国稻鱼农业文化的代表地———贵州从江、浙江青田,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处于相对闭塞的环境。两地经典的“稻—渔”生态农业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大量的是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某些模式的应用推广面积在不断减小;其次,稻鱼模式的优质农产品生产面积不大,基础设施薄弱使得其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第三,农村劳动力减少,交通不便利,一些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又需要农民从生活习惯上作出改变;加之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没有及时跟进,先进的生产方式没有向农民宣传和引导,稻鱼产业处于相对自发状态[1]。现代稻作生产主要依赖于化肥、农药等大量化学性物质的投入来获得高产稳产,这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使稻米品质受到危害。2015年我国水稻的化肥利用率为352%,农药利用率为366%[2]。而在发达国家,美国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大体在50%左右,欧洲主要国家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大体在65%左右,比我国高15%~30%。当今我国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使用量大,浪费严重。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的主要特征:污染面积大,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危害严重;水稻生产尤为突出。农田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直接威胁到人体健康。2015以来,农业部开展“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希望通过加快转变施肥用药方式、推广新型高效肥料和农药、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举措,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2]。中国经典农艺稻田养鱼、养鸭能减少农药、化肥污染,保障粮食安全;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能显著降低稻田产甲烷细菌数量和甲烷排放量。稻田养鱼、养鸭减缓大气“温室效应”,亚洲稻区已在广泛应用。中国传统农业中保留下来的历史经验都是巧夺天工的,目前也大多已濒危。弘扬稻田养鱼、养鸭生态农业技术,进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能保护整个稻田湿地农耕系统。稻田湿地农耕系统保住了,与之相伴的农业文化、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等就有了保证。因此,创新和弘扬稻鱼、稻鸭共养生态农业技术,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代农业背景下的稻鱼(稻鸭)共作是一种立体种养技术,是充分利用鱼类(鸭子)的役用功能,来为水稻生产服务,进行农业可持续发展。“嫁接与组装”可以使我国经典“稻—渔”农业遗产升级换代(图1)。在现代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对“稻田养鱼”农业遗产做精细“修补”,将传统文明与现代技术相互“嫁接”和“组装”成为可能。只要掌握好“嫁接”和“组装”的手段和方法,就不难提升“稻田养鱼”农业遗产的当代价值,还可以发现和建构符合现代要求的创新型农业体制。
2基于“稻—渔”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
为进一步降低“稻—渔”生态文明对水资源的需求,降低劳动生产强度,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及职业农民等对经济效益的需求,以资源高效利用、轻简化为主线,以绿色、提质、高产、高效为目标,进行“稻—渔”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笔者基于前人的研究,总结出了4种基于“稻—渔”生态文明的创新技术,即水稻起垄栽培技术、早稻套作晚稻多熟制轻简栽培技术、多熟制稻田稻油鱼生态种养技术、稻+鱼+再生稻生产技术(表1。
3基于“稻—渔”生态文明的时空延展
为了充分利用稻田生态系统潜在的时空、营养结构,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可在“稻鱼(鸭)共作”基础上再加环(生产环、增益环和产品加工环)。运用生态学原理,整合相关的生态因子,可以发展“虫—鱼—鸭—稻”、“苕—稻—鱼(鸭)”、“稻—鳅—鸭”、“一稻两鸭”等当季复合生态模式和“稻+鸭—草+鹅”周年复合生态新模式(表2)。
4其他相关技术的优化
4.1选用适宜的水稻品种和鱼类(禽鸭)品种
(1)选用株型紧凑、耐肥力强、茎秆坚硬、不易倒伏、耐深水、抗病虫、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质高产抗病水稻品种。如“稻稻鱼”耦合生态种养模式,在长江流域双季稻田养鱼,水稻品种应选用生育期适宜(或较长)、茎秆粗硬、较耐肥、抗病虫的品种。双季稻栽培种养耦合模式,具体选择何种早稻与何种晚稻配套,应考虑各品种的具体生育期和栽培方式。(2)稻田养鱼的鱼种,应选择耐浅水、耐高温、耐低氧、食性广的鱼类,主养品种应选草鱼、鲤鱼等植食性鱼类。搭养鱼类可选鲢鳙鱼、革胡子鲶等滤食性或肉食性鱼类[14]。另外,还应考虑选取本地区消费量较大或者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鱼种投放比例(以重量计):主养品种占60%~70%,搭配品种占30%~40%。(3)稻田养鸭,鸭子选用体型小、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活力强、活动时间长、活动量大、食性杂、嗜食野生生物和肉质优的蛋肉兼用型、蛋用型或杂交鸭作为首选品种。
4.2管理技术优化
围绕高产值、高效益、低成本的目标,优化水稻栽培管理方式、鱼类及禽鸭的饲养方式,形成稻—渔生态高效种养新模式。(1)科学运筹肥水,合理密植。肥料运筹技术是水稻产量的决定性因素。肥料管理原则:根据各品种需肥特性,合理施肥。前期基肥施肥量约占70%;中后期追肥约占30%,以追施穗肥为主。做到施足有机肥作基肥,配施磷、钾肥,后期严控氮肥的施肥方法。由于实行稻田养鱼、养鸭种养耦合技术,实现禽、鱼类粪便等有机肥直接还田,有机肥当季被利用,可减少无机肥料的施用量。看天看水施肥,晴天施肥,阴雨天、闷热天不施肥。稻田中水体的透明度低于30cm时,不用施肥,透明度为35~40cm时,说明稻田水中的肥力不足可适当追肥。稻田养鱼应用清洁无污染的水源。养殖期间水位变化主要根据水稻的需水量来定,原则上在不影响水稻生长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水位。除烤田阶段外,田间水位是由浅到深,与鱼对水的要求基本一致。(2)优化放养条件、时间、数量及饲料配比。适当早放鱼、鸭;根据鱼种、禽鸭的大小、稻田面积来确定放养数量。稻田养鱼,提倡放养大规格鱼种。一般稻田可放养8~15cm的大规格鱼种4500尾/hm2左右,高产养鱼稻田可适当增加放养数量,具体因地而异。混合养殖鱼种,草鱼的数量占50%,鲤鱼+鲫鱼占50%。过早易造成秧苗损伤,过晚易造成草荒,不利于发挥稻鸭的互促互利的生态效益。放鸭密度应视田间饵料而定,一般为225~300只/hm2。稻田中杂草、昆虫、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天然饵料可供禽鸭、鱼类摄食,可提供150~300kg/hm2天然鱼产量,但要达到750kg/hm2,则必须采取投饵措施,添加一定比例的有机废料,常用的种类有嫩草、水草、浮萍、菜叶、蚯蚓、蚕蛹、糠麸、酒糟等。有条件的可投喂配合颗粒饲料,投饵要定点、定时、定量,并据摄食情况调整投饵量。稻—渔共作,应尽量发挥鱼、鸭的役用功能;训练鱼群、鸭群定向运动、游动觅食,以轮牧方式,根除种植区域的草害。对鸭进行采食训练,刚放入田间鸭棚时,用哨声或响铃等训练采食反应,然后引诱其去浅水中取食食物。(3)科学防治病虫害。稻田放养动物后,由于鱼、鸭能食草、食虫、食水稻老叶,水稻病虫害大为减轻,一般情况下尽量不施用农药和除草剂。但在病虫害发生高峰期,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防治,禁止使用对鱼类高毒的农药品种。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GB/T8321的规定和NY5071-200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中有关禁用渔药(农药)的规定,注意选用生物农药、对家禽、鱼类和环境友好型农药及常用剂型。根据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适时使用农药,同时注意用量、次数、安全间隔期等。为保证食品安全,一般每季用药不超过2次。农药施用前,做好禽鸭、鱼类的回避工作;疏通鱼沟、鱼溜,加深田水水位至10cm或使田水呈微流水状态;施药时降低和稀释药液浓度。除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外,稻田养鱼应提倡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方法,如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来防治害虫,既杀灭害虫,又为鱼类禽鸭提供天然蛋白质饵料,有利于保护稻田生态环境。此外,稻渔共作期间,同时做好鱼类、禽鸭疾病的防治和天敌的防控工作。定时巡田,查漏补缺,观察水质,清除污物,更换新水,消毒防病等。
4.3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加强保护意识和正确开发引导
建立“稻渔”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利益协调机制。通过组织技术攻关,加强系统研究,创新栽培模式,优化稻鱼、稻鸭共作技术管理措施;搞好推广服务工作,辐射带动稻田综合种养的大力发展,提高种稻养殖效益。同时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牵头,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种—养—加—销”一体化模式等类型的机制,延长产业链,加快推广步伐[16]。农民是农村环境保护的主体,解决农村环境问题除了政府之外,必须依靠农村人口的主体———农民,农民的环境意识水平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关键环节。首先是在农民群体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态环境知识的宣传,加强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凝聚民心致力于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树立农民生态责任感。其次是加大投入,通过示范带动和引导农民改变粗放生产发展方式,发展轻简型高效节约型农业,生产绿色产品;完善农村各项环保基础设施,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农民的生存需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稻渔特色产品的推广开发和科技引导。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形成多方面的参与机制;应在改善稻渔模式生产基础设施,优化生态高效种养新模式的同时建立生态产业农民协会;通过科学技术对传统稻鱼(稻鸭)进行“嫁接”“组装”和“耦合”,以提高生产力,提升“稻渔”农业遗产的价值。由于一些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需要农民从生产习惯上作出改变,所以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支持措施,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同时建立完善的后期保障服务体系,如新技术示范推广与服务工作,对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实施生态种养新技术资金补助措施等。
作者:陈灿 郑华斌 黄璜 王晓清 唐佰文 张佩 刘运娇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第三篇:生态农业发展刍议
摘要:发展生态农业是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改变粗放型、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农业,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途径和途径。以理县为对象,重点以农业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如何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的环境、资源优势,面临的主要组织、市场、技术和认识等劣势方面入手,探讨县域经济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借助的优势和克服的障碍。通过对理县产业发展的近距离观察,提出发展生态农业需要解决问题及其途径。
关键词:生态农业;优势;劣势;理县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中国既面临很多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和资源不足等问题,又有经济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不高,人口多等其他特定的国情。近20a来,生态农业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得到有效推广,全国不同地方根据自己的自然地理气候特征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探索出类型多样的生态农业模式,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产品品质,调整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成效显著。但也应该看到,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生态农业尽管发展迅速,但受发展阶段和市场发展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生态农业一直处于规模小、效率低和周期水平低的徘徊,与产业规模化和农村现代化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显然,传统的生态农业发展思想和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1]。2020年,中国将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农民、农村、农业的生产生活水平,必然会发生根本变化。在此背景下,生态农业的发展应跟上时代的步伐,从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环境改善、农业创新和传统农业,或者说从生态-社会-经济的大系统去考虑生态农业发展,改变以生产为中心的单一效益思维定式,通过生态环境与现代产业化的有机联合,走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基础。生态农业,是实现充分利用资源和实现农业高产、高效、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效益良性循环的统一,是农业现代化及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农业的推行,既能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打生态品牌形象,扩大市场销售,增加农民的收入,又保护了自然资源,从而把农业社会和经济建设推向到一个新的阶段"。
1我国理县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
理县位于我国四川省西北部,是我国长江上游的天然绿色屏障,是阿坝州唯一具有藏羌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县域城镇。全县面积为4313.42km2,可用的农耕面积约为0.25万hm2。全县共有81个村委会,204个村民小组,9871个乡村户数,农村人口约为3.64万,是典型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给理县传统农业的转型带来了契机,依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的优势,不仅可以提高理县的经济,还能带动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从1987年开始,理县作为成都市的秋淡三线蔬菜基地,建设有蔬菜基地0.23万hm2。其中,大白菜、莴笋、番茄、辣椒和花椰菜等,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1年该县成为甜樱桃为主要特色的水果基地,占地333.33hm2。2002年,理县古尔沟镇,成为阿坝州第一个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2004年,理县被专家评为国家一级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理县区位优势明显,到成都约185km。近年来,都汶高速已经形成通车,213国道完成升级改造,交通区位得到明显改善,给理县交通运输提供了便捷的货运通道。理县由于海拔高度悬殊,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具有三维气候特征[2]。植被覆盖率较高,空气水源污染较少,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1.3℃,年有效积温在3700℃以上,年均降雨量460mm,年日照时数1680h,无霜期211d以上,理县农作物面积约3763.6hm2,总产量7974t,农村住户家庭纯收入7624.08元。理县自然环境独特,工业的污染少,空气质量清新,是发展生态农业的理想区域。
2理县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自然条件较差
理县地势地貌复杂,山多沟峡,修路成本过高,工程量和难度较大。现有道路受地势、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道路垮塌等自然灾害现象时有发生。尽管公路交通得到了改善,但是通往乡、村的“毛细血管”公路仍有待完善。交通方式相对单一,目前只有公路交通,没有其他的交通方式。其次,李县属于典型的干旱和半干旱高山峡谷地区,夏季雨季明显,干旱频繁,冬季寒冷,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日照强烈,坡度陡,农田水利设施完备,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2.2农业发展生态效益低
由于理县参与生态农业的主体是农民,公司化程度较低,生产主体承担风险较弱,市场营销能力不足等,第一,从投入产出来说,以个体农民为单位的生态农业建设资金少,规模小,这样是很难形成产业化的大生产现代农业[3]。加之农民合作意识不强,农业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存在不足,这就使规模经济和生态效益大打折扣。第二,生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面临投资经营风险大,随能力弱等问题,新的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面临资金投入大,个人无法承担等问题,由于经营主体规模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生态农业的承载力低,一旦受到自然灾害或外部竞争压力,生态农业经营主体将难以承担类似经营风险。第三,农村生态农业生产,主要生态意识差,往往是因为追求经济利益和眼前的短期利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这种短视的意识往往导致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短缺,影响生态农业产业化,最终影响生态效益的提高。
2.3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从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内涵来看,生态农业产业化不同于传统的农业产业化,生态农业产业化不仅要谋求传统农业所具有的产业稳定性,还要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全程化和区域化。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以及销售管理和网络化的市场紧密结合,形成系统的整体。加工和营销团队发展缓慢,规模小,管理水平低,名牌产品少,缺乏创新,缺乏市场竞争力,科学农业的意识淡薄,是生态农业市场化经营的重要障碍之一[4]。
2.4农村清洁能源的比例还有待提高
理县目前部分高山上的农民用的还是以薪柴为主的能源,每户年均消耗薪柴2000~3000kg,由于理县生态比较脆弱,长期以来不仅造成薪柴量的减少及资源的减少,还造成对理县生态的破坏。
2.5农民对生态农业的主体意识不强
“十八大”后,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大战略布局之一,理县也开始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经济,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中。可是人们的参与热情依然不高。目前,四川省、州、县政府也没有对公众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行为提出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要求。从企业角度来讲,生态农业建设意识较为滞后,认为发展生态农业的投入产出比过高,不能形成短期经济效益[5]。而在生产过程中,考虑到防止污染的成本过高,企业没有动力防止或治理污染,仍然以环境破坏为代价达到企业增加效益的目的。
3对理县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强生态农业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生态农业的建设和生产,主要是依靠农民。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加强农民的生态意识,必须以农民的参与和分享为内生动力机制的核心。长期以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惯性,在农业生产和农民的观念相对落后,不知道“生态农业”的新概念,这使政府的积极指导的地方尤为重要。因此,由县级政府加大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是实现生态农业优化主体意识的关键因素。加强生态农业的宣传工作,一是要不断加强各级政府领导干部的生态意识和生态农业市场意识,只有政府领导干部真正领悟和认可了生态农业,以促进落实相关政策等问题在实际实施中,进而通过政策引导作用,引导农民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是要注重电视、互联网和报纸等媒体的广泛宣传,结合生态农业实验成功的典型案例,引导农民对生态农业致富的思想认可[6]。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教育程度和教育质量,增加对生态农业理论、技术培训类课程,重点是要对领导干部及群众进行生态农业理论技术的系统培训,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技术水平的生态农业方面的人才。特别要抓好技术的推广和传播,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素质,确保生态农业的发展有足够的技术支持。
3.2加大生态农业科技投入力度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以农业技术创新为中心,为解决农业技术供给、推广、需求之间矛盾而进行的农业技术研究开发、试验、推广、生产应用和扩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技术发展过程。理县农业需要准确把握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应用性的科技开发研究,为提高生态农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3.3加大人才队伍的培养
充分发挥理县独特的区位优势,大力培育和挖掘精通生态农业人力资源,营造人才集聚的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技能、熟悉国际通行规则,熟悉先进的生态农业人才的现代管理,给予家庭、住房、就业的配偶和子女的优惠政策,激活人才的创新、创业激情。在培养人才的同时,由县政府财政每年给予一定的资金,设立理县宣传生态农业人才扶持奖励专项资金,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培育、推广机制,扶持高层次、有潜力、有成绩的优秀人才,使理县成为拥有优秀生态农业精英的宝地。
3.4建设和完善生态农业保障体系
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理县的农业转型发展、跨越升级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全县人民和政府,必须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一项重大而长远的战略任务来抓,突出生态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的地位作用,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7]。大力建设和完善生态农业保障体系,各个乡镇都要相应地建立组织机构,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健全监督评估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各尽职能,特别是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消除任何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质量差的农产品,如过量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硝酸盐等标准。在全县形成有承担组织、协调和落实任务领导组织体系。各政策的实施和实施相互配合,可以相互补充,形成合力,使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发挥最大效益。
4结语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对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农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也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实现农村、农业的经济效益,还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外部性效益。当前,理县农业生产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也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生态农业既是解决生态危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保障理县现代农业在国际农产品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蔡普民.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生态农业建设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327-6328.
[2]朱文玉.我国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9.
[3]李国莲,齐美福.我国农业问题与生态农业[J].安徽农业科学,2003,31(3):409-411.
[4]韩忠军,陈寿刚.对拜泉县生态农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1,35(1):49-51.
[5]王颖.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0.
[6]杨顺平,周桂虹.理县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及主要措施[J].四川农业科技,2013(3):52-53.
[7]霍明.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5(3):83.
作者:戴頔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相关专题: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条件 青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