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促进河南文化传播
在我们通常所见的大众传播媒介中,除了小品这种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偏爱使用方言,很多电视节目大范围的使用方言,在节目创作之初,电视台更侧重的应该是节目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但是随着节目的推广,很多观众却逐渐喜欢上这种形式,而节目也逐渐对方言地域文化进行传播。方言,是一个地区长久以来形成的语言,也可以说是这一地区的思维沉淀,所以,方言和它代表的文化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地域文化是方言无法背离的文化纽带,而使用方言的影视剧也反映出这一地区的地域文化。那么,在影视作品中增加河南方言的使用,实际上也是对河南文化的一种极好的传播。长久以来,影视剧作品大多以普通话作为对白的语言,观众习以为常,甚至会出现审美疲劳,而方言影视剧的出现,为影视剧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河南方言,作为中国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方言,通俗易懂而又鲜活生动,充满幽默感。河南方言在影视剧中的出现,让观众耳目一新,产生另类的新鲜感。观众在关注影视作品的同时,也默默地接受河南文化河南文化甚至中原文化也因此而传播开来。实际上,河南方言被运用于影视剧已经不是最近的事情,2005年的电影《孔雀》以河南安阳为背景,影片中的人物讲着一口河南安阳话,但是这种真实质朴却打动了金发碧眼的外国评委,该影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一致好评;河南方言剧《鸡犬不宁》在西班牙连映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场面;2010年卢卫国导演的《不是闹着玩的》上映,受到了中国的广大观众的喜爱,甚至出现了“河南方言热”的现象。这都为河南文化的推广和传播打开了局面。
二、观众的文化认同
所谓文化认同,是指个人对于所属的地域文化以及文化群体的归属感及内心依赖感。方言在影视剧中的使用,实际上已经吸引了一批潜在的观众群体,方言影视剧对本地观众的吸引不容小觑,影视剧中使用方言,使观众直观地感受到熟悉的民俗习惯,产生一种真实的交流感和亲切感。例如一部河南本土生产却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的电影《不是闹着玩的》,整部影片以河南方言作为唯一的语言形式。《不是闹着玩的》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例改编的电影,影片塑造了一批朴实真实的河南百姓,讲述了发生在河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村里一部分先富裕起来并且有机会接触外部社会,思想较为先进的人带领村中百姓自筹自拍自导自演,克服种种困难最终拍出一部抗日剧。全片都是河南方言,充满了纪实风格。纯生活化的场景、服装、对白以及镜头拍摄、外部环境的设置都给人不小的视觉冲击。在看惯了高科技堆砌的特效后,这种清新的纪实风格却更能打动人心。影片导演卢卫国称方言电影吸引观众的根本原因是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特色。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方言,而这种方言恰恰也是因为它的生动更容易使观众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2012年冯小刚的《1942》同样也使用了河南方言,尽管这间接地将河南置于贫困省的大背景中,但不能否认,河南方言在影片中的使用仍然是影片颇为成功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影片的故事发生在河南,所以用河南的方言来讲述,不仅更真实,而且更利于营造喜剧感和亲切感。中国讲河南方言的人口大概有一亿,影视剧中出现河南方言自然可以获得这部分人的认同感,而且在对外传播中,河南方言以其幽默诙谐的特点将家长里短的逸闻趣事讲述得更加生动,加上河南方言通俗易懂的特点,无形中使影片更加活跃亲切,而河南文化的传播在这种观众接受的文化认同中也更顺畅。
三、文化传播的误读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河南似乎成了贫困落后的象征,很多人对河南方言也有一种排斥心理,河南方言似乎成了“土”的代名词,并且随着这种形式的不断发展,河南方言的话语权也逐渐被削弱。很多影视剧中涉及到河南方言,多和抢劫诈骗、贫苦落后相联系,遭到了恶意的诋毁。河南方言如何“突围”,成为很多河南人以及河南导演关注的问题。在这个方面,河南导演卢卫国的探索可以说是很成功的。如果说影片《不是闹着玩的》塑造的是一批坚强朴实的河南人形象,那么卢卫国导演的《给你一千万》塑造的河南人形象就是积极善良的。这些作品在改变河南人形象上跨出了一大步,以河南方言为基础的这两部影片不仅增加河南人的亲切感,同时也为河南人形象正身。长久以来,河南人形象以及河南方言都遭到了歪曲和误解,作为河南文化载体的河南方言和广大河南人的形象以及河南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影视传播可以说是效果显著的一种形式,所以将影视创意和河南文化相结合,积极宣扬河南文化,纠正长久以来人们对于河南文化的误读,塑造一批正面的善良质朴河南人形象,改变河南人形象,使河南方言的“标签化”得以扭转。
作者:张俨 单位: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