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 >

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之路

  摘要:在工科优势院校的人文社科繁荣发展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重庆大学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深入分析,阐述其在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上创新与实践的历程,给相关院校提供选择性参考。 
  关键词:重庆大学 培养模式 创新与实践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越来越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毫无疑问,是否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已成为社会公认的判断一个国家或民族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200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中就已提出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随后大力倡导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目的之一就在于改变我国许多工科优势院校的研究生培养,忽略人文社科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局面。研究生既是国家现实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未来创新的中坚力量,其创新能力是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实施,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的。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在评论社会现象,预测社会发展趋势以及阐述社会核心价值的研究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所以众多工科优势院校已经开始重视人文社科研究生的培养,并明确提出了向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转型的理念。这既是工科优势院校实现综合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想要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人文社科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 
  人文社科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强调的理论层面广于工科研究,包括对社会现状的深度探索和高度总结,根据已有资料对社会新发展的趋势预测,对原有理论的大胆质疑并研究考证提出新见解等。 
  文科研究生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思想及其复杂纷繁的心理和文化现象,其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也较为多变和不确定。因此,成果发表难,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亦不为世人看重。同时,文科研究生的学术基石建立在对已有知识的积累、分析、证实或证伪上,很容易在浩瀚的文献中沉迷,失去创新的勇气,从而导致学识有余而创新不足。 
  三、重庆大学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重庆大学作为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首批试点高校之一,对人文社科研究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推动办学理念创新,落实先进理论实践 
  办学理念是一个学校实践的先导,孙泽平与漆新贵认为办学理念即是“学校教育哲学”,是学校成对学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教育观念的复合体。它是学校内在的精神和动力,具有导向和励功能,指导着大学的改革发展,使大学整体的为具有自觉性和目的性,是学校办出水平的魂。 
  在八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重庆大学大力推进新型办学理念的宣传,使在校师生深切感受研究型大学创建的氛围,促进其为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学校通过各种相关政策及发展战略等方面,结合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及学校自身特色,从各个方面突出强调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先进理论的应用实践,为该校向着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及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基础。 
  2.加强科研保障力度,提供创新实践平台 
  刚刚直辖的重庆大学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人文社科范畴仅有工商管理一个专业。人文社科基金经费在当年仅占所有经费的3.7%,实验室与科研中心的设施也仅占所有设施的12%。而在随后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重庆大学对人文社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实践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创新,在实践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重庆大学为培养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加强了科研保障力度。截止2008年度,重庆大学人文社科及软科学项目经费共计3617万元,远远超过了直辖时的18万元,这与学校积极开展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战略是分不开的。所以该校也取得了肯定的成果——人文社科在全国高校的排名由2008年的40位提升到2009年的32位,跨入了A类学校行列。 
  为提高培养质量,积极开展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重庆大学创建了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在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基地以学科交叉为前提,举办一系列赛事、学术年会、论坛等激发人文社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为其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并利用创新实验室资源和已有经验积极拓展到举办相关系列的学术活动,如“科慧杯”创新方案实践大事及“名家会客厅”、“创新影院”等学术活动品牌。学校这种以创新实践基地为依托,以点带面,全面促进了人文社科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对于相似院校也是具有参考意义的。 
  3.促进专业体制创新,培养研究人才素养 
  重庆大学对人文社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大致分为四点:第一,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及敏感性;第二,具有快速获取信息及加工信息的能力;第三,具有对本行价值的高度认同感;第四,较强的个人能力,如对于创新而言具有敢为人先的品种或是对于实践而言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根据这些要求,学校的课程体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例如2001年重庆大学成立的美视电影学院,弥补了其长期没有自己培养电影事业人才的缺口。目前,其美视电影学院已在该领域的排名已经提高至全国第七名,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可。2002年该校建立了3个教学与公共服务体系:教学实验中心、校园计算机网络中心、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系统为校园教学及公共服务提供了更方便的平台。 
  重庆大学的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的创新之处还在于很好的利用了其工科优势,发展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社科——及应用型人文社科。例如,学校成立了一系列人文社科研究机构: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城镇化研究中心、西部开发研究院及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 
  四、结论 
  当前,随着全国范围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逐步深入,我国研究生教育系统要坚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制订,进一步提高对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认识,继续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构建既反映发达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经验,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提升我国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使我国早日从一个研究生教育大国转变为研究生教育强国,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陈新忠,李忠云,胡瑞.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 
  [2]栾述文,王晓军.论提高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方略[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3]孙泽平,漆新贵.论地方本科院校校长办学理念的锤炼[J].中国高教研究,2009,(7). 
  [4]重庆大学年鉴,2009. 
  [5]石中英.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造就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3).


    更多世界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之路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sjjj/4780.html

    相关专题:课程体系建设 太阳神


    上一篇:如何控制水利工程造价
    下一篇: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央行加息政策的效应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