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重视,走活培训“一盘棋”
大家身体力行投入校本研究,邓虎城校长挤时间也要参加省、市培训,以身作则召唤广大教师真心实意地搞校本研究,亲自进行《中学化学教学与美育》和《课堂教学效率三题》的专题讲座,撰写了多篇教研论文。还带领班子成员,做课改的排头兵,从问题研究到听课、评课、总结、评价的全过程中,以身垂范,从而激励教师全员参与课程改革,全身心投入校本研究。副校长陈隆清,长期担任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在培训工作中,他两面出击,双管齐下,在学好数学新课标的同时,目光转向艺术学科美术课的教学与研究,几年下来成内行,又兼任起小学美术课的教学工作。德育副校长朱兹文,主动担任学校问题突出班级的班主任,重心下移,深入班级,带领教师研究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学校领导成员、体育教师吴英善,在培训工作中,立志一专多能,在系统学习体育课程的同时,又潜心参加了语文学科的培训。2012年秋,体育、语文教学双肩挑,担任了四年级的语文和体育教学工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全体教师对培训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他们说:知识是财富,培训是增值,培训是学校给我们的最高待遇。
二、以校为本,备足教师“一桶水”
在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中,我们形成了“一主、两翼、三向”的格局。即:以校本培训为主体,以外出培训和个人自学为两翼,以教育思想、教学策略、教学基本功为三向。扎实开展了师资培训工作,做到了四个结合。
1.全员参训与分层要求结合。我们坚持用每周三个晚上的时间要求老师进行校本培训,做到参学率100%。在全员参与的情况下,我们以人为本,因人制宜,分层提出培训要求,形成了“三格”的培训模式。特岗教师“入格”培养,做合格教师;中青年教师“升格”培养,做骨干教师;骨干教师“风格”培养,做魅力教师。为了适应新的教学形势,学校尤其注重对老师的网络知识培训与提高,要求人人必须学会使用电子白板。于是,将老师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即:全员在2011年底达到初级以上水平,45岁以下的中年教师在2012年12月要达到中级水平,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于2013年6月底达到计算机高级水平。现在老师们的学习已经形成了浓厚的氛围,抢着学、争着学,不懂就问,不耻下问,拜能者为师。可以说不论年龄老幼,都能熟练操作电脑、进行电子备课、运用电子白板、选用“人人通•云教学”资源,提高教学基本功。
2.自主学习与专家辅导结合。在培训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本校的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坚持自主学习。同时,我们也同省教培院、市教研室建立了长效机制,定期请专家来校讲学上课,辅导教师学习。每学期三大轮从未间断。期初,专家来校听课,案例引路,举案说法,以研促学。期中,专家来校讲学,专题辅导,重点突破,以辅促学。期末,专家进校测评,释疑解惑,反思感悟,以评促学。我们曾多次聘请山东省昌乐二中专家到校指导“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训练”的课堂改革模式,并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我们还聘请了全国著名语文教学专家、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为全市中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了“阅读教学艺术”讲座,并针对老师们教学最为棘手的“诗歌、文言文”现场作课,老师们对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从理念、策略、模式、方法、操作等方面有了一个全新的、整体的、可感的认识。
3.现代技术与基本技能结合。我校从电化教育迈上了远程教育的台阶,现已成为“海南省首批学校现代化装备改革试点单位”。在教师人人会计算机操作的基础上,培训工作的重心转向了网络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上。充分利用“国培”机会,同专家在网上约会,和名师面对面交流,成为我校师资培训的重点形式之一。坚持中小学部每周各20节课的远程教育教学,让教师感受到信息化教学的优势,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教学的快乐。在钟情于现代技术的同时,我们没有冷落教师基本功的培训。“说好一口话,练好一手字,写好一篇稿”是我们永恒的课题。每逢重大节日,学校都要组织教师进行演讲比赛、书法竞赛、朗诵比赛、征文比赛等。
4.专题研修与课堂教学结合。在培训工作中,我们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分学科、分年级确定了不同的研修专题,收到了教与学的双丰收。2012年秋语文、思品培训组确定的研修专题是:课堂教学如何创设情境,走进学生的生活。通过集体研修,教师们都形成了自己的思路,专家来校进行讲座,从理论上更加充实了教师的头脑。各学科围绕专题进行教学,在实践中运用、探索、提高,收到明显效果。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一课,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在课堂上再现了1998年惊涛拍岸的洪峰;2003年人类同非典疫情狭路相逢的情境;2008年汶川地区天塌地陷的险象……在这揪人心肺的时刻,镜头切换,海外华人纷纷走向捐款箱,伸出援助的手。这节课穿越时空十载,横跨地域万里,牵动人心亿万。“海外华人的爱国心”这一教材的核心,在学生心灵上找到了沉甸甸的落点。
三、多种形式,造就名师“一批人”
1.外出培训,培养骨干。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学校实行“一费制”,学校公用经费十分紧缺。但是我们采取公用经费挤、上级组织拨、勤工俭学补、爱心人士捐、教师自己筹的办法,每学期都要拿出10多万元的经费,安排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参加国家、省、市各种培训学习,并分批次派遣干部教师到上海等发达地区跟班学习,与海口名校置换学习。为确保培训效果,我们凭“四个一”报销培训经费﹙一篇汇报材料、一篇学习心得、一本学习笔记、一堂汇报课﹚。始终让骨干教师站在培训的高位,走在教师前列,带动全员培训。
2.拜师学艺,帮助新手。在全校教师中,我们广泛开展拜师学艺活动。骨干教师和新进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学校为其签订目标协议书,制定结队帮扶方案,建立考核奖励制度,助推青年教师成长速度。通过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叶海方等老师虽然年纪不大,但早已成为万宁思源学校的教学中坚力量。他们与外聘学科带头人一道同青年教师结帮成对面授教艺,让刚刚参加工作的特岗教师一个个成为内行。李建利等3位特岗教师在市级以上课堂教学和论文评选中多次获奖,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后通过层层选拔荣获“全省教坛新秀”称号,成为教学中的骨干。
3.课堂练兵,提高整体。教学过程是一个培训提高教师的过程。我们常年抓课堂练兵,广泛开展“五课”活动。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比武课、全体教师研究课、新进教师见面课、片区协作交流课,已成为我校课堂练兵的新常态。在教学中磨炼,在培训中提高。近三年来,詹剑清等4位特岗老师相继参加了全省、全国课堂教学竞赛,分获一、二、三等奖,显现出了较好的学科教学艺术,颇受专家好评。
4.“整统”反思,集智研究。为使新课程理念融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要求教师对课程、课标、教材、网络资源、学生基础、教学活动等因素,进行“整统性反思”。学校制订了《教学反思制度》,采取“日反思,周交流,月总结,期末展示评比”的办法,引导教师对每一节课认真进行课前、课中和课后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学校成立以各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主的智囊团,充分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全方位、全过程地指导教研。研究学生,反思自己,促进教师最大限度调整好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四、辐射全市,创新教育“一片天”通过师资培训,促进了我校师资水平的整体提高,使我校真正成为全市的教学研究基地和师资培训基地。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我们每学期都要送教下乡,特别是要到生态核心保护区和边远山区教学点。组织精干队伍辅导乡镇中学、村级小学进行校本培训,开展教研活动。每学期,我们都开展了“教学开放周活动”,邀请乡村中小学教师来校听专题讲座,听各学科观摩课,并分学区、分学校征求书面反馈意见。以此集中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智慧和力量,立足本土,研究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我们以校本教研组为主体,协助全市成立校际教研组、区域协助教研组,在做好本校教研、教学工作的同时,帮助我市分散在边远山区的、生态核心保护区的村级小学教学点,扎实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仅2013年,我校为万宁市提供研究课13节,为我市教育扶贫地区提供示范课、观摩课26节,真正做到了城乡结合、资源共享、均衡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区域教育的发展。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给我校带来了勃勃生机,创新型的教师团队,已经产生良好的办学效益。近三年来,各种殊誉纷至沓来,频频创造学校“历史第一”。初中部学生参加全国学科奥赛,第一次荣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学校组队参加市乒乓球赛,第一次获得团体总分前三强;学校参加市计算机操作竞赛,第一次黎家女娃也捧回了奖杯;学生参加全国主题征文大赛第一次荣获一、二、三等奖;学校第一次有了自己培养的省级骨干教师;九年级中考第一次勇摘市状元桂冠;学校第一次被评为“省规范化学校”……目前,我校各项工作跳动着均衡发展的音符,唱响了“人才兴教”的主旋律。我们必将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新辉煌!
作者:胡成龙 单位:海南万宁思源实验学校
相关专题:缺陷食品召回制度 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