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稻作为我国种植时间最悠久、范围最广泛、产量最大的农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生产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其产量和品质更关乎到我国民生大计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本文主要结合资中县水稻生产实践,就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进行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对生产应用有一定助益。
[关键词]资中县;水稻栽培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5-0188-02
历年来,资中县高度重视水稻产业发展,积极开展高产高效创建,切实提升规范化种植水平,优良品种得以全面推广,旱育秧、集中育秧、强化栽培、机插机收、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得以普遍应用,特别是全县水稻育秧基本都采用旱育秧技术,促进了全县水稻生产优质高产高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现作如下探讨。
1品种选择是基础
水稻品种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水稻的品质与产量。品种选择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环境等各方面实际,在多年、多次、多组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筛选出适宜的高产优质品种。资中县根据多年生产实践,选择了川优6203、宜香优2115、德香4103、F优498、内5优39、内7优39、宜香4245等作为主栽品种,为确保全县水稻优质高产奠定了基础。
2培育壮秧是重点
2.1育秧方式结合资中县实际,主要介绍“旱育保姆”拌种旱育秧技术。水稻旱育秧技术具有省水、省工、省时、省种、增产的效果,并且秧苗健壮、根系发达,返青期短。但在应用实践中,对恶苗病和青、立枯病应特别加强防治。资中县对水稻旱育秧技术已经进行了25年的应用研究与推广,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应用经验。近年来,重点推广了“旱育保姆”拌种旱育秧技术。其主要要点为:2.1.1床地培肥。选择水源方便的菜园地或炕土做苗床,按每亩稻田(有水源保证的原水田)0.06亩(5尺开厢、每厢长8米,共3厢)的比例准备好苗床地,两季田按0.06—0,08亩准备。播种前7—10天翻挖,施清淡的三合原粪水3—5担。播种前1天或当天将床地整细、整平,取适量表土过粗筛后备用。同时每厢苗床地撒施尿素、磷铵各0.25公斤,均匀耨入土壤作底肥。2.1.2施透底水。每平方米施足底水50—60公斤(淋施、切忌泼施,否则易板结而施不透),使10厘米以上的表土层充分湿透,再用秧板轻压厢面,取备好的细土填平厢面。2.1.3包衣播种。将稻种晾晒后用清水浸泡半小时至24小时,滤去多余水分,适当吹晾(以种子不沾手为宜),倒入容器中;按旱育保姆:种子=1:3的比例倒入旱育保姆(现开、现拌、现播),边摇边筛,使药剂均匀地裹于稻种表面。筛去多余药剂,立即播种,以防粘结。然后用细土盖种0.5厘米厚(以不见种子为度)。最后搭拱盖膜保温。2.1.4加强管理。出苗前以保温为主,但应防高温烧苗。揭膜前一般不浇水。3叶1心时根据天气揭膜炼苗,同时用清水(弱苗加适量清粪水兑0.4%尿素)提苗2—3次(间隔3—5天)。2.2育秧时间。按照“三秧配三田”的原则,适时早播。能保证早栽的原水田,3月5—15日,旱育中苗;有水源保证的两季田和囤水田,3月15—25日,旱育大苗秧;等水栽秧的望天田,3月25日至4月5日,旱育大苗秧。
3科学栽插是关键
3.1壮苗抢栽。4—5叶时可根据稻田水源情况抢水栽秧,原水田必须在5叶期前栽完。实行抛秧的应在栽前1天泼透苗床,取秧时单株分开,以实现带球抛栽。两季田后期可用清粪水加0.5%的尿素提苗,培育多蘖壮秧。3.2科学栽插。结合资中县实际,主要介绍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较大增产潜力,可增产30—50%。3.2.1品种选择与育秧方式同前述。可于3月上旬播种,4月上中旬抢水栽秧,有利于秧苗早生快发,增加低蘖位分蘖,形成大穗。3.2.2田块尽量选择水源有保证、能排能灌、肥力上等、无荫蔽的一季冬水田或前作蔬菜的两季田。3.2.3“大三围”强化栽培。栽插时按2米开厢(含厢沟),厢面要基本平整。移栽规格:采用牵绳移栽,窝行距50×40厘米,每隔40厘米打1个结,移栽时按行距50厘米,以绳结为中心每窝栽3苗成间距10厘米的等边三角形。亩栽0.33万窝,1万苗。这种呈等边三角形的“大三围”强化栽培方式,当秧苗封垄之后,不会影响田间正常的通风换气,有利于水稻中后期营养物质的积累,从而能够显著提升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秧苗长大后也更容易成束,能够方便成熟后的收获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同时,秧苗移栽后,应隔天观察秧苗成活情况,及时发现死苗和烂苗植株,并及时做好补种工作。4田间管理是保证4.1科学施肥。视各地土壤肥力等情况而定。资中县在生产实际中,底肥亩施碳铵30公斤,复合肥(N-P2O5-K2O=15-15-15)15公斤做底肥;栽后10—15天亩施追肥尿素4.5公斤,复合肥(同上)10公斤;6月上旬亩施穗肥尿素2.5公斤,复合肥(同上)5公斤;7月中旬亩施粒肥3公斤尿素。全生育期折合亩施化学纯N14.5公斤,P2O54.5公斤,K2O4.5公斤。4.2控制灌溉。移栽时田面基本无水层。浅水(2厘米左右)栽秧和返青;分蘖前期实行湿润灌溉或干湿交替灌溉,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分蘖后期当每亩苗数达到8—10万时开始晒田,第一次晒至田边开小裂口,脚踩不下陷,复浅水让其自然落干,搁田2—3天再灌浅水。如此反复2—3次,达到白根外露,禾色褪淡,根粗杆壮;幼穗分化至抽穗扬花期实行浅水(2厘米左右)灌溉促大穗;灌浆期采用干干湿湿交替灌溉,养根保叶促灌浆,成熟前一周左右断水。4.3中耕除草。移栽后10—15天进行1次中耕、追肥、除草,以后根据实际情况每隔20天左右进行1次中耕除草,改善根部通透性,一般进行2—3次。4.4防治病虫。从资中的水稻种植史看,主要的病虫害有稻瘟病、纹枯病和螟虫、稻飞虱等,尤以稻瘟病、螟虫发生普遍、危害最大。应按照综合防治的原则,重点进行防治。4.4.1稻瘟病防治。一要切实做好稻田选择、轮作等农业防治措施;二要严格育秧操作,重点搞好拌种、消毒;三要结合田间发病情况,抓住关键防治时期,搞好化学防治。破口期或当田间发病基数达到药物防治标准之后,可以选择使用20%三环唑(克瘟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40%稻瘟灵(富士一号)乳油1000倍液、50%多菌灵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稻瘟肽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克瘟散乳剂1000倍液、50%异稻瘟净乳剂500—8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兑水40-50公斤进行田间喷雾,连续使用2—3次,防治效果显著。4.4.2螟虫防治。5月中旬、7月中旬各防治1次,重点防治二代螟虫。每亩可用15%雷钻乳油90ml,或13.5%钻心炮乳油90ml,或13.5%伐克乳油90ml,或13.5%决斗乳油50ml,或10%金佛乳油40ml,或20%毒死蜱,或辛硫磷乳油90ml兑水60公斤喷雾进行田间喷雾,连续使用1—2次,防治效果较好。4.4.3纹枯病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主要搞好清除菌核、浅水灌溉、适时晒田及合理施肥等,以改善水稻的生长环境条件,减轻或防止病害发生。对历年发病严重的田块要及早用药进行保护。当水稻丛发病率达20%时,应进行药剂防治。施药时期以抽穗前后为宜,高肥田块应在封行前开始用药,以后视病情发展情况每隔10—15天再防治1—2次。可选用15、25%井冈霉素25—40克/亩,或25%丙环唑乳油15—300克兑水60—100公斤/亩喷雾。施药时一定要保证用药量,药液要喷在植株中、下部,并在早晨有露水时施药,以提高防治效果。4.4.4稻飞虱防治。7月中下旬防治。可选用70%必喜3号水份散粒剂、25%铁拳可湿性粉剂、25%欣惠康可湿性粉剂,或者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或者40%新农宝乳油、80%敌敌畏乳油,或世界经济期刊者异丙威、仲丁威、速灭威等药剂,对防治稻飞虱有着显著的效果。
作者:江海辉 单位:四川省资中县农林局
相关专题:医学核心期刊发表 career object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