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 >

现代教学理念对免疫学的应用

【提要】免疫学是现代医学中尤为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医学生必修课程之一。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往往反映免疫学的学习过程相当吃力,感觉是用一个新的概念在解释一个新的名词或者领域,而且在学习过程中研究对象大多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及相互之间的调节作用,在如此繁琐、抽象、无味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逐渐失去兴趣,不愿继续深究,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免疫学的学习,增强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教育,医学;教学方法;学生,医科;变态反应和免疫学

doi:10.3969/j.issn.1009-5519.2016.05.0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519(2016)05-0772-03

随着现代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技术方法的不断拓展,在医学教育教学中已经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式。本文就现代教学理念中针对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教学特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提升学生对免疫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免疫学教学中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也是现阶段新形势下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1]。

1改良医学免疫学教学模式

作为医学科目中重要的一员,免疫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前沿学科,由于其发展迅速,初学者往往难以适应。免疫学具有极高程度的专业性,涉及领域极为广泛,抽象性强,学生普遍反映都是以新的概念在解释新的事物,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显得吃力。同时,由于免疫学的学习前后章节关联紧密,如前面的章节未深刻理解,后面章节的学习难免受到影响,进而降低教学质量。比如,在进行“淋巴细胞”章节讲解时,如果学生在未曾理解“抗原”及“抗原提呈途径”等概念时,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就会觉得费劲。所以,作者认为,在讲授每一个章节时,可以略微提及后续将要涉及的知识点,让学生对其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这样在后面提及时,才会主动关联,这样的教学模式更类似于“环路教学”,即先在教学讲授过程中设立一个知识点,而后针对此知识点略微发散,并再次回到知识点,这便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环路”,使其不仅对于后续的学习内容有所了解,也更进一步理解之前所学内容。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采取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形象的肢体语言和幽默的描述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免疫学[2]。比如“文献激发”法的运用就相对有效。首先,教师可根据课程设置认真选取相关国外经典文献供学生阅读,根据文献结合所需讲授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后,就问题提出各自观点,教师再根据各组观点提炼出知识点,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就会事半功倍,但鉴于授课对象是医学专业的学生,教师在选取文献时一定要偏向临床实际问题,可以选择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患者作为参照,就病理特征结合免疫学概念进行讲解。比如,在进行“淋巴细胞”章节讲授时,可以选取肿瘤、感染相关的文献,并可涉猎当今国际医疗卫生的热点,结合临床实际告诉学生淋巴细胞在机体中抗击感染,杀伤肿瘤的过程及效应。在此教学模式的辅助下,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性,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其形成系统、缜密的科学思维[3]。为进一步改善免疫学教学模式,还应适当改变、改善考试形式。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同时也能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传统的考试方法大都采取试卷的方式进行笔试,这样的方式无疑能让学生更多地学到知识,但从能力上却难以得到提高,导致学生更多的只是在对知识进行强化记忆,没有深刻理解知识,甚至有的学生仅仅只需在考前将上课时做的笔记或多媒体中的知识点进行记忆便能轻易地通过考试,这样的情况最终只会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低,学完一门课程便忘记一门课。因此,改善考试形式对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那么,采用何种考试形式能够合理妥善地提高教学质量呢?作者认为,可以采取“笔试加口试”的方法。对免疫学而言,知识点的记忆固然重要,所以,在“笔试”阶段着重衡量的是学生记忆知识点的效果,但在试卷中也应适度涉猎免疫实验课的相关内容及课后要求学生阅读文献中的相关知识点,使学生全面理解免疫学。此外,“口试”可以就某一特定条件下的临床问题,让学生从免疫学的角度进行分析,阐述其发病机制,这就需要学生将所学的内容进行整合及理解,最终形成方案进行讲述。比如,可以就临床中某种疾病的病因作为对象,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中的每位学生就这一特定问题运用免疫学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通过每位学生的回答评判其学习效果。

2优化医学免疫学教学方法

目前,研究医学免疫学教学方法的文献较多,同时对此问题进行深入解析的也有大量报道,普遍认为“PBL”、“TBL”、“POPS”等教学方法相对有效。但作者认为教学方法的优化必须依赖课堂和课后两部分开展[4-5]。课堂上进行免疫学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抽象难懂的问题,比如,在介绍“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这一章节时,学生大多对此概念陌生,从未接触。如在授课过程中紧靠教师口头讲解,学生的接受程度肯定不高,若在此时引入图片和肢体语言进行诱导,学生接受起来便相对容易。所以“图片式”教学方式或许更能让学生易于接受新的概念。另一方面,鉴于医学的特殊性,尤其是基础医学的专业性,在讲解过程中最好结合临床作用进行。比如,在介绍“补体”章节时,除了使学生明确补体是协助抗体完成效应的分子外,还应适当结合临床,从其产生、分布到临床作用进行梳理和讲解,使学生明白“补体”的功能和作用究竟是什么,在临床的应用是什么,能否制备成特效药物并解决临床中患者的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让学生从分子层面了解其来源、分布,还能从宏观层面上让学生更加明确该分子的临床作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再者,在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免疫学作为基础医学专业,就专业本身而言,学生学习过程相对枯燥、乏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若不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所以,提高学生积极性和课堂参与程度在教学过程尤为重要,也是值得每一个免疫学教师探讨的问题[5-7]。作者认为,第一,要重视绪论的讲解。绪论是每堂课开始的章节,也是对于本门课程的归纳和总结,对学生而言也是培养兴趣的开始。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当结合历史起源、概况及免疫学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对免疫学的兴趣。第二,要展开讨论式教学,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适当的时候可进行分组教学,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而后总结概括,这种多样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还能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第三,注重语言的简练和精准,免疫学授课中对于概念性的解释一定要做到精炼恰当,避免出现“似乎”、“差不多”等类似的不准确词语,有时甚至些许的口误都会造成学生理解的偏差,毕竟学生更希望接受的是准确简短的知识点。课后学习对学生了解免疫学知识也尤为重要,也是教学方法优化中至关重要的成分。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解传授知识让学生从感性层面理解免疫学中相关概念和内容,但如要将这些概念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并储备起来,关键还要靠课后的学习和深究。因此对免疫学而言,课后应如何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习效果?作者认为,首先应反复揣摩教师上课过程中提及的知识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会对重点部分进行着重讲授并提点,那么学生应在课后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必要时结合相关文献阅读进一步明确授课内容的精髓所在[8]。其次,学生应注重课后与教师及时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教师在课堂上短短的几十分钟内会将大量需要学生记忆和理解的内容进行压缩、凝练,所以在课后学生应将教师在课堂上压缩凝练的内容进行二次伸展,全面理解教师需要传递的信息和内容。比如,在学习“补体”章节时,补体的激活需要3条途径予以完成,那么,这3条途径是否有共同和异同点,这就需要学生课后对知识点进行伸展,必要时可以通过列表和画图的方式进行理解,方便记忆。

3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免疫学的理论知识在解释临床某些疾病现象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阐述疾病发病机制的过程中也相对重要,但免疫实验在临床中的应用更为广泛。比如,临床中白血病分型、乙型肝炎发病等检测时,均需要用到免疫学方法。所以,免疫学实验内容的学习尤为重要,免疫学实验不仅可以通过实验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严谨的科学态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医学免疫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免疫学教学过程中大多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验教学,学生普遍重视理论学习而轻视动手实际操作,觉得实验课可有可无,最终导致学生运用和理解免疫学的过程不够充分彻底[9-10]。究其原因,作者认为主要有3点。一是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在对待实验课的时候大多抱以应付的态度,觉得实验课在考试中所占比例小,课程内容相对简单,不需要过多理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进而影响学习效果;二是学校课程设置上的原因,由于结合学校排课的原因,在排课的过程中往往将实验课程的比例压缩,就免疫学而言一学期也就2次免疫学实验课程,并且每年的实验课程均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和“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选方法”,在较为单一且有限的实验课程中,教师很难将免疫学的相关技术及运用传授给学生,顶多也只能让学生稍微了解一下免疫学实验相关的背景知识,因此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真正掌握免疫学相关技术;第三,学校提供给学生运用的公共实验室平台建设相对落后和陈旧,在免疫学实验课中,学生普遍反映仪器设备使用不方便,甚至有的设备根本不能正常运转,某些实验学生只能从教师所讲的内容中感性的接受,不能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实验结果便不会理想,也达不到预期授课效果,同时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学生学习免疫学的兴趣和效果势必受到直接影响[10]。如果要解决这些矛盾,除了更新设备设施,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安排外,还当注重理论与实践课程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很大层面上得以提高,毕竟在免疫学理论课的授课过程中往往需要辅以实验课的某些实例才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内容、概念,而实验课又需要理论课的相关知识作为支撑,使学生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更好地做好实验,进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4小结

免疫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学科,有助于在临床中更深入地了解疾病的发生及进展,同时也能在临床监测疾病进程中起重要作用。作为医学生而言,全面系统地掌握免疫学知识十分必要,这就需要在教学模式、方法、理念上进行改革和优化,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免疫学的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只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能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冯彬.医学免疫学教育教学思想与教育教学模式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7):897-899.

[2]王俊平,王刚.提高医学免疫学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实践和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7,2(12):123.

[3]冯龙,郭文涛,张妍,等.启发式教学在医学免疫学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5):685-686.

[4]张艳平,丁矢,杨杰,等.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在免疫学教学中的实践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7):2590-2591.

[5]栾希英,杨玉涛,张晓姝,等.医学免疫学教学中问题讨论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110-112.

[6]孙书明,孙爱平,宋向凤.成人教育医学免疫学教学方法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3,27(10):13-14.

[7]钱丽丽,吴丽娜,吴艳敏,等.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9):1463-1464.

[8]张明顺,王迎伟.留学生医学免疫学教学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7):680-681.

[9]熊洁,刘胜武,孙平,等.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工程管理论文12,20(2):340-342.

[10]韩超峰,李天亮,陆元修,等.融入式医学免疫学教学模式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4):324-326.

作者:陈戬 杨霞 吴玉章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全军免疫学研究所


    更多世界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现代教学理念对免疫学的应用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sjjj/194213.html

    相关专题:铀矿 天津市滨海新区教育局


    上一篇:房地产发展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素质教育下班级自主管理模式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