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安装过程
(1)工艺流程的确定。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是建筑工程中最基础的工程之一,要想准确完成成孔的施工工序,首先需要对桩位进行复查,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各桩位的标识位置是否准确[2]。检查无误后将桩机就位,再对其进行校准。使桩位的标识钢筋点与锤头的中心点重合,经项目技术部人员进行核查,核查无误后进行下锤。下锤深度达到一定值后,进行井口护圈以及胶泥护壁的设置,以保障施工的安全进行。在成孔施工的过程中确保数据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严格记录每小时的下降深度。当孔深达到设计标准后,对底部的沉渣进行清理,确保沉渣量≦8mm,清理的过程中要及时注水,利用排污泵将污浆及时排出[3]。(2)钢筋笼的安装。制作钢筋笼时首先要根据本次多层车库工程施工图纸的设计标准严格控制笼体钢筋的规格、数量、间距等参数,完成放样下料[4]。制作顶笼时使用电弧焊接工艺和机械断面。当总桩长度确定后可制作底笼,底笼的制作工艺及质量与顶笼相同。(3)混凝土浇筑施工。①混凝土搅拌。本次工程采用C35强度等级、P8抗渗等级的混凝土材料,通过自动配料机进行自动配料,并使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机械搅拌。②混凝土运输。在完成混凝土的配置后,需将其运输到浇筑施工场地,在运输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装车过满,以免在剧烈震动时造成污染、浪费或引发离析或泌水现象。③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需保证一定的温度及速度,确保浇筑的连续性,以免出现断桩的现象。浇筑完成后将桩位的偏差控制在50mm以内[5]。
2主要施工技术
(1)孔径控制技术。该工程大约50m的钻探深度内可分为7层土层结构,为人工填土层、全新统中组海相沉积层、全新统下组沼泽相沉积层等。根据该工程的实际地理环境选择适合土质的钻机设备,通过对土质进行测试和分析,预防钻孔过程中发生沉陷或位移等现象。钻孔的过程中在一定的温度下首先将重量适当加大,随后经过不同的土层时依据土质的特性控制钻孔的速度,例如在硬土质层时适当加快钻孔速度,在软土质层时适当降低钻孔速度。(2)孔内沉渣控制技术。孔内的沉渣对桩基的承载力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成孔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将孔内的成渣清理干净,可对渣样抽样调查来判断其清理程度,也可通过钻孔过程中的阻碍力度来进行判定。沉渣的检查需经过两次清孔,第一次为成孔之后,第二次为混凝土灌注时。(3)灌注桩断桩问题。该工程的混凝土灌注措施主要是通过孔口进行倒灌,这种施工技术容易出现蜂窝状孔洞。在实际灌注过程中由于灌注速度的控制不当,可能引发新灌注的混凝土将下部混凝土冲翻,使其停留在顶部。而当混凝土凝结后,部分桩基位置因内部密实度不够,而容易引起断桩的现象。(4)钻孔桩身偏差、桩位偏差问题。该工程所使用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在我国还未达到先进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过程并未形成标准化规范。同时由于施工技术团队的专业水平有限,导致施工与管理存在脱节的问题,大多技术参数的误差均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控制,才能减少钻孔桩身偏差以及桩位偏差的问题。
3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3.1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桩底地基承载力不足。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主要的安全稳定性可能是由桩底地基的承载力不足造成。该工程土质结构较为复杂,可按力学性质分为18个亚层,每层所含的碎石、淤泥、灰渣、混凝土、粘土等物质均有所差异,部分土层分布均匀,部分土层分布不均匀,从而造成了地基结构的不稳定性。(2)缩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也可能因塑性土膨胀而发生缩径的现象。为了对其进行良好的控制,可在成孔的过程中,提高成孔速度,加大泵量,当成孔后孔壁因形成一层泥皮而提高其抗渗水性能,同时不会产生膨胀现象,也就避免的缩径的形成。也可通过反复扫孔的方法来避免孔径的缩小。
3.2质量控制处理措施
(1)严格进行材料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提高对材料检查与抽查的重视,可通过取芯抽样法进行检测,制定完善的监察制度。加强对安全检查人员的管理,通过三级安检的组织形式将标准化的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并建立考核奖惩制度,以此来激励员工负责任的完成各项工作。一旦发现误差问题,要进行严格的复查;同时对施工材料的规格和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将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建筑施工。(2)加强混凝土的科学配比。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通常利用导管实现浇筑,但这种技术依然不能避免离析现象的出现,只有加强混凝土本身的科学配比,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在对混凝土进行配比时,首先要了解所使用的基础材料的规格、含水量等基本参数,该工程采用低收缩、低水化热水泥,因此要根据其参数调节适当的湿度以及温度,并完成取样测试,详细记录配比信息。(3)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时间以及坍落度的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以及坍落度对灌注桩的堵管、断桩、夹泥等现象有一定的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受其搅拌时间影响,合理控制搅拌时间能加强混凝土的强度。坍落度的控制主要可通过在施工中对混凝土面的标高以及导管的埋入深度进行控制,保持18cm~22cm的坍落度,并使导管保持在混凝土面2m~6m的置入深度最佳,避免将其提出混凝土面。当灌注至距标高8m~10m时,坍落度调整至15cm~18cm最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业的发展离不开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技术是建筑业最主要的技术之一。本文对某多层汽车库的案例进行分析,该工程共有5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并具有865根钻孔灌注桩桩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孔径控制技术、孔内沉渣控制技术、灌注桩断桩问题的处理以及钻孔桩身偏差、桩位偏差等问题的处理等。通过对施工环境以及施工中的主要影国际管理论文响因素进行分析,才能不断完善和改进施工技术,使建筑工程达到更高的稳定性。
作者:郑和平 单位: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