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南省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省为国家粮食战略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种植面积“稳中有扩”,粮食产量“稳中有增”,高产农作物种植比例较大,但在粮食安全视角下,河南省还存在耕地面积有限、产量增长乏力、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基于此,提出深化强农惠农政策,恪守耕地红线,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生产
河南省2004-2014年,我国粮食总产实现“十一连增”,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快速推进,粮食生产趋近产量极限,粮食消费需求刚性增强。此外,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灾害性极端天气频发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不断突显,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小嘘。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大省和粮食生产大省,以占全国6%的耕地养活了占全国8%的人口,连续15年粮食总产量全国第一,为国家粮食战略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科学分析河南省粮食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寻粮食安全对策对全省乃至全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一、河南省粮食生产现状
(一)种植面积“稳中有扩”
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2009年实现粮食直接补贴,以及2010年以来的良种、农机具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等惠农政策不断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河南省农作物播种总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适当扩张。2013年河南省农作物播种总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分别达到14323.54千公顷和10081.81千公顷,比2006年分别增加了328.15千公顷和626.01千公顷。其中,夏粮面积由5242.71千公顷增至5393.33千公顷,增加150.62千公顷,增长2.87%;秋粮面积由4213.09千公顷增至4688.48千公顷,增加475.39千公顷,增长11.28%。
(二)粮食产量“稳中有增”
随着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河南省粮食总产和单产水平都呈现出稳定增长。河南省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2003年至今,夏粮总产量实现“十二连增”。2014年夏粮总产量达3338.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近1/4,比2013年增产103.6万吨,增幅3.1%,占全国总增产量的1/5强,总产量和增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是全国夏粮超过3000万吨的唯一省份。2014年夏粮单产6144.9千克/公顷,比2013年提高146.5千克/公顷,增幅2.38%。特别是修武县的“周麦27号”高产示范田创造了12325.5千克/公顷的全国冬小麦高产纪录。
(三)高产农作物种植比例较大
河南省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充沛,适宜多种植物生长,粮食作物基本为一年两熟。夏粮主要种植小麦,秋粮品种相对较多,如谷物类的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豆类的大豆、绿豆等,油料类的花生、油菜籽、芝麻等,此外还有棉花、烟叶、中草药材、瓜果等。近年来,随着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所占比例较大。2013年,在河南省10081.81千公顷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中,大豆、稻谷、玉米和小麦等播种面积分别占4.41%、6.36%、31.77%和53.23%。对比近10年的相关数据,大豆和稻谷的播种面积占比变化维持在1.5%以内,玉米和小麦的播种面积占比变化维持在5%以内。
二、河南省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
(一)耕地面积拓展空间有限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耕地面积变化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1978-1997年,逐步下降阶段,该阶段累计减少耕地面积384千公顷;1998-2002年,快速恢复阶段,该阶段总计增加耕地面积490千公顷;2003-2008年,波动起伏阶段,该阶段耕地面积有小幅的增加或减少,但波动幅度不大,围绕着7200千公顷上下小幅浮动;2009-2012年,快速增长后的平稳阶段,该阶段的耕地面积在2009年达到8192千公顷之后维持相对稳定,并逼近全省耕地面积红线8000千公顷。同时,由于河南省人口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如中原经济区建设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河南省土地资源极其稀缺。因此,河南省进一步拓展耕地面积的空间非常有限。
(二)粮食产量增长空间有限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在耕地面积维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粮食增产主要依赖现代农业科技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2003年以来,河南省粮食总产和单产逐年提高,与农机化生产、农药化肥大量施用、农膜技术的广泛推广等密切相关。在现代农业推动河南省粮食生产的背后却是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经济粗放式发展模式明显,各种与农业生态环境相关指标,如化肥利用率、农药利用率、地膜回收率、畜禽粪污有效处理率、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等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达不到国际公认的安全限。此外,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可持续性,导致了粮食总产量、夏粮产量和秋粮产量同比增长率明显下降(图1),粮食增产乏力。
(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生产是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特征,既要按照自然规律因时而异、因地制宜地开展,又要通过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科学的改造改进,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河南省自然灾害频发,2012年全省农业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别达到1388.8千公顷和325.9千公顷(图2)。虽然多年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但总体上还相对落后,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都有待提高。截至2013年,河南省40%以的农用机电井为上世纪80年代以前所建,70%以上的小型水库为上世纪70年代所建,大中型灌区基础设施完好率不足40%,有5千余万亩中低产田和近2千万亩低洼易涝耕地急需治理。
(四)粮食生产产业化程度不高
河南省粮食产量和粮食产品加工量都居全国第一,但粮食生产及产品加工在一些高科技、高附加值领域明显不足,粮食生产的粗放式和粮食产品加工的非规模化导致粮食产业缺乏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粮食生产和加工链条短、总体水平不高、附加值低等都严重制约了粮食产品市场的良性发展,特别是加工转化的农产品出口更与农业大省地位不相称。粮食生产产业化程度不高的关键在于土地流转总量问题。现代农业以规模化为基础、以集约化为特征,但是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量还不能满足农业规模经营的需求,农业生产方式主要还是以小农户生产经营为主,尚未形成规模经济,从而限制了粮食生产规模和产业化水平。这里既有干部群众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传统恋土观念等对土地流转还保持犹豫的心态,也有城镇化过程中对农民承包地征用政策的反向激励作用和对承包经营风险的不可预知等因素。此外,河南省粮食生产还存在种粮成本上升,“谷贱伤农”、“高产穷县”等问题,农民种粮积极性难以持续调动;河南省约1000多万农村有知识、技术的青壮年进城务工,“老、弱、病、残、妇”构成了农业生产的主力,他们耕作简单、经营粗放,致使单产降低、效益低下;农业生态环境的“白色污染”(化肥、农药、农膜)和“黑色污染”(水、环境)导致了耕地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地板结,地力下降;城乡差别的进一步拉大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
三、河南省粮食生产对策建议
(一)深化强农惠农政策,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粮食生产不同于普通商品生产,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解决粮食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政府深化强农惠农政策,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在粮食生产环节上,微观层面要持续加大对农民种粮补贴,适时动态调整农资综合补贴,进一步将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经费统一纳入国家、省财政预算,减轻基层政府和农民的经济负担;宏观层面要完善粮食生产的利益补偿机制,虽然中央与地方的粮食风险基金分担比例已由4:6调整到6:4,但“产粮多-财政重”的现实矛盾依然未能有效解决,因此,应适度增加粮食风险基金规模,继续减少地方配套部分或直接由中央预算全额拨付。在粮食流通环节,要进一步完善价格机制,保证粮食价格处于合理水平,确保农民种粮收入稳定增长,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健全粮食市场流通体系和粮食期货市场,通过加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和期货市场的网络化建设,实现产销顺畅衔接,减小市场营销风险,保障农民利益。
(二)恪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
《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到2020年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300亿斤,较目前生产能力的增产量占全国的1/7以上。《规划》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要高度重视耕地问题。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前提,新增粮食产能归根结底也是耕地问题,因此确保耕地数量和质量,恪守耕地红线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首先,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切实做到“占补平衡”,保护基本农田不受侵占。河南省已连续1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在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下,今后不但要守住耕地红线,还要不断提高耕地质量。第二,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机制,从制度层面上探索和推进农地依法承包和合理流转,有效调控耕地变化,防止土地撂荒,促进土地集约、高效、科学利用。第三,在依法治理的前提下,改革农地征用制度,完善土地征用标准和补偿标准,合理利用政府和市场等手段保护耕地,积极解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与耕地面积之间的矛盾,确保和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三)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由1978-2012年河南省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图5),可以预见未来河南省耕地面积将长期保持稳定。按照《规划》目标,2020年河南省粮食总产比2010年增加100亿公斤。这主要是通过提高单产来实现,而单产的大幅提高依靠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2013年,河南省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54%左右,与农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75~85%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是现实条件下的必然选择。首先,要在《规划》确定的粮食生产总量和现实耕地面积的基础上,加快调整农业结构,改变以粗放式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手段支撑粮食生产,切实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第二,根据现代农业特点和农村变化的新情况,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以农业技术、农业信息、农业植保、粮食购销、农村金融等方面为重点,为发展粮食生产提供科技推广应用服务。第三,政府要继续加大农业科技投资力度,积极搭建农业科研平台,促进学科齐全、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结构优化的农业科研体系建设,支持和鼓励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努力培育优良农作物新品种,在粮食高产创建技术上不断实现新突破。
(四)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粮食增产
农业基础设施可以有效抵御自然灾害,是保障现代农业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促进粮食增产的基本要素。首先,要建立以服务粮食生产为基本导向,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手段、生产者为主体的政府、市场和生产者相结合的投融资机制,增强粮食生产融资灵活性,扩大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来源。第二,针对河南省粮食生产现状,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突出对洪、涝、旱灾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应对,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为重点,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加强农业水源建设、中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在国家层面,要建立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加大农业气象服务投入,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评估体系的建设,提高粮食生产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慧.影响河南粮食产量的因子分析与发展对策[J].农业经济,2008(8)
[2]朱怀安等.“十二五”期间产粮大省供求如何——来自河南的一份粮工商管理论文食产需平衡分析预测[N].中国信息报,2012-3-10.
[3]荆建军.河南省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2006(9)
[4]丁文恩.农业大省农民收入结构变迁与增收路径研究——基于河南省数据的分析[J].农业经济,2015(3)
作者:陈锋正 刘新平 刘向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