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导体验与讨论的艺术
历史上很多著名的事件或人物都有说不完的故事与争论,只要提出比较容易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讨论总会比较热烈的。如“鸦片战争是因为鸦片而引起的战争么?”、“李鸿章是19世纪中国近代化舞台上的代表人物,可同时又是多项卖国条约的谈判者与签字者,你该如何评价他呢?”、“有一些史学家认为,二次大战不仅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生,而且,又一次推进了全球化的进程。这样说,是不是应该感谢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呢?”等等。不过,有时在讨论中还是需要学生的深刻体验的,比如对战争危害的理解,可以在《第一次大战》最后一节课设计这样一种情境:(1)选一组男生扮演士兵,事先交待好角色的要求;(2)设置三个场景。第一,大家欢送这七位学生去当兵,鼓励他们多立战功;第二,战争在持续,请一位女生朗读远方的同学寄回的书信,信中讲述战争的艰难与伤痛,并委托同学们代替自己看望家中的父母;第三,战争结束,七位学生回来四位,两位受伤,另三位阵亡,戴着奖章的士兵一脸木然的表情;(3)阅读一次大战时一位士兵留给小女儿的信件,结合前面的活动,分组讨论各自的感受,并交流对战争的认识。
二、评价的准确与宽容
在教学评价中,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与个体的体验,还需要采用典型性评价、档案夹评价与自我评价等三种方式。典型性评价是对学生在一学期中最出色的表现(如某一次角色扮演)或探究性作业(如某一项研究报告)进行评价;档案夹评价是对一学期中,学生自己对学习过程记录的档案进行评价(如书面作业、收集的资料、曾经参与的活动、讨论的记录、提出的有趣问题等等);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判,特别注重学生学习的自我感受。以往认为这种评价的主观性太强而几乎被废止,在当今注重个性化与人本化的教育潮流中,从新得到人们的认可。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强调:第一,尊重每个人的真情实感,第二,尊重每个人的思考错误。这在前面的事例中已经有所体现,这里就不再展开。总之,历史智慧的传承,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能够发挥自身潜力的教学环境,使其自我建构起独立的精神与观念,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全新的创造要求。
三、如何设计课堂教学
1、课程标准,处理好教材。按照新课程理念,只要符合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可以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大胆地整合教学内容,甚至可以采用学校编制教材。“模拟旅行”是《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后的一堂综合探究课。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我国自然环境的总体特点,区域间的差异和原因。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仅靠几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祖国全貌非常困难,安排综合探究课,给学生一个“模拟旅行”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深入了解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本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能根据相关资料了解本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及理解我国区域间的差异,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我在讲这一课的时候,选择了让学生从家乡出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选旅游考察地,自己当游客,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2、设合理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探究。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所以,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培养其好奇心、求知欲,就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去。为此,我在“模拟旅行”这堂课中设置了这样四大情境:“导游”→“旅行”→“找差异”→“小游戏”。这些情境既同“模拟旅行”这一探究课题紧密联系,又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并且能顺利地实现课程目标。3、处理好师生关系。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特别是综合探究课更需要教师做好师生“学习共同体”中学生探究的引导者,并且教师的引导应贯彻课堂的始终,做到精导妙引,否则学生的探究活动会显得漫无目的,最终使课程目标难于实现。为此,我在设计“模拟旅行”的课堂教学过程时,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贯彻始终。如在“旅游”这一情境中,教师扮演新疆游客来诸暨旅行,引导学生做导游,这样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又能使教师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最终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
作者:李东旺 单位:甘肃平凉 静宁县威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