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eminar和案例教学法简介
Seminar起源于德国,是一种“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讨论式教学方法,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课题结成小组,进行团队式地调查研究并和教师进行自由的学术讨论。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Seminar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满堂灌”的培养模式,采用了双向的交流方式,学生和教师都可以自由地提问或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它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安排教学内容,侧重在让学生通过主动的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来发现问题,进而讨论并解决问题,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知识形态向深层次的飞跃。另外,它很好地实现了教学和科研的和谐统一,充分地发掘了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学理潜能,促使他们对教学内容进行学理探究,使“教”和“研”这两方面找到最佳的契合点,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受益。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由于案例都来源于生活操作实践,远远比单纯的理论知识贴近实际,因此该教学方法避免了传统的空洞的说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两种教学法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2.1Seminar教学法
程序设计类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相当紧密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为教师上课讲知识点、布置作业,学生上机比葫芦画瓢地按照老师提示的思路练习,整个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而Seminar教学法的特点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点,它强化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讲授基本知识点只是一个引导入门的过程,教学过程的重点在于之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思考问题,由此可以弱化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和服从心理,使得学生可以发现学习过程中自己不理解难掌握的部分,并在之后的讨论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的提出问题,与老师探讨交流,这样解决问题的效率会大大提高。所以,加入Seminar这种教学形式就很好地避免了程序设计教学中常出现的“学生能听懂看懂程序但是不会自己动手编写程序”的主要弊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2案例教学法
对于程序设计这类课程而言,传统的教学内容设计方式为“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例题讲解-习题”。虽然整个教学过程为由易到难,但是由于知识点比较细碎、分布较散,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并且很难把前后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逻辑性的程序设计思想。而案例教学法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缺点:一来通过设计和学习案例,可以把复杂的知识点嵌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在由易到难的分析过程中逐步把新知识融入原来的知识体系中构建出新的知识体系;二来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高级编程语言的知识,锻炼学生逻辑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就在于通过整体案例的完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来大学生是一个具有丰富想象力、创造力的群体,关键在于如何激发他们的潜能。案例教学法的特点符合学生认识发展的一般过程,以理论知识为基础,通过在实际情境中问题的分析和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必然需要独立地查找资料,获取新的信息,自己试着动手编写算法程序,排除解决问题,从而极大地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很好地激发了他们编程的兴趣,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过程。
3两种方法综合运用的模式构建
3.1案例的选择
高质量的案例选择对教学效果至关重要,选取案例要注意一要紧扣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对基本理论知识点有针对性;二要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接触到的情境出发设计案例,由此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在纵向上要有可扩展性,可以从最基本的结构逐渐扩充加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层次性地进步。比如在C程序设计课程中有一个比较经典的项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首先它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其次该案例涵盖了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如程序结构、数据类型、操作符、数组、字符串、函数等,每个知识点可对应一个子案例。当学生和教师一起完成了所有的案例之后,所有的知识点就被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学生从微观到宏观都掌握了教学内容。
3.2通过案例讲解知识点
在教学初级阶段,可以首先由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最基本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演示、讲授和分析,将案例与所讲授的课程知识点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地课程内容体系。之后,教师再选择其他的相似案例作为Seminar课题布置给学生,如“图书馆书籍管理系统”、“公司人事管理系统”等。5-8个学生作为一个小组解决一个题目,根据分组情况,教师对要讨论的主题进行介绍,并提出相关要求。
3.3学生自主学习过程
学生根据分配的课题进行组内分工,收集相关资料,通过课堂知识点的复习巩固及查阅资料,设计编写程序来理解掌握对应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要及时总结记录出现的问题,撰写发言报告,制作ppt,为下一环节的课堂讨论交流做充分地准备。
3.4课堂报告及讨论
在接下来的课堂环节,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对本组的工作做报告,包括任务分配、查阅的资料、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采用的测试数据、程序运行情况及得到的结论。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报告反映的情况,引导性的提出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和其他学生都可以自由提问或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是否可以采用其他的数据结构或算法,会对程序执行效率有何影响等。问答双方甚至可以以辩论的形式进行,不同的思想火花尽情地碰撞,每个人的思维都受到了极大地启发,很好地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及开拓了发散思维。讨论结束后由教师作总结。教师对报告作出点评,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对此进行进一步相关研究。
4教学效果
将“案例结合Seminar教学模式”综合运用于程序设计类课程中在我系尚处于试验教学阶段,但是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学生也普遍反映,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降低了知识的理解难度,更符合自身的认知规律。因此,继续使用推广“案例结合Seminar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对我系甚至全校的教学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程文静 陈偲勤 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