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职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开发
1.1专业核心课程的确立
确立了本专业的定位之后,在与行业专家座谈的基础上,我们结合高职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今后主要的就业岗位,确定了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跟单实务》、《外贸单证制作》、《进出口报关与报检实务》等在内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开设时间的安排上,除了考虑课程间内在的先修、后续的逻辑关系,还结合本专业学生的考证需要进行统筹规划。比如之前所提到的《外贸跟单实务》安排在一年级第二学期,《进出口报关与报检实务》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这样,一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岗位工作的要求、岗位证书的要求为基础,讲授的针对性大大加强;二来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也可以直接参加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
1.2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
在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专业标准与课程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课程开发,首先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对有关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在此之上得出任职于该岗位所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而以原有的学科体系知识形成有关的学习领域。最后,通过学习情境的设计使抽象的职业能力与学习领域具体化。《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应用英语、商务英语、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专业课程。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注重其基于工作过程的特点,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在课程整体设计方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以职业岗位为基础,典型工作任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与商品本身相关的模块,具体包括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包装、价格和贸易术语等内容;与物流有关的模块,具体包括货物的运输和保险;与资金流有关的模块,具体包括货款的结算工具与结算方法;与业务善后有关的模块,具体包括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条款;与合同有关的模块,具体包括合同的签订与履行等。为了减缓理论知识的抽象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国际贸易中的典型产品,以其为例,结合理论知识的讲授,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具体选择什么样的产品,可以结合当地的经济特色来确定,也可以结合与学院有合作关系的外贸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对于我院来说,结合上述两方面的因素,可以将纺织品等选择为国际贸易的典型产品,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具体的某一种或某几种产品完整的进出口过程。在学习情境的设计方面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映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需要。比如,选择纺织品为典型产品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学习情境设计上,应该包括辅料进口、面料出口、成品出口等学习情境。二是反映学生知识、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发展的需要。比如在以上学习情境中,既包括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国际贸易知识、国际贸易惯例等,还包括市场营销的知识、商品学的知识。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业务处理能力、商务谈判能力、政策理解能力等,更要具备一定的责任感、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三是反映学生在知识迁移方面的需要。确定了典型的国际贸易产品后,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安排学习情境,使学生先接触辅料、面料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纺织成品的学习,符合一般的认知规律,从而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更多的国际贸易产品的业务工作。《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同时,可以将学生组建为各个学习团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由各个团队分别扮演进口商、出口商等不同的角色,从而使学生设身处地地了解某一种典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交易环节,以及每个环节的工作要点。我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已经建成两个国际贸易实训室,其中都包括了业务洽谈、单据处理等相对独立的功能区域。这些可以满足学生在学习合同起草、单证缮制、进出口报关报检等知识的需要。同时,实训室也安装了相关的国际贸易实训软件,力求做到每一个模拟的环节与外贸公司的真实操作基本相同,让学生在校内实训期间对国际贸易业务就能有总体的把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围绕典型产品的国际贸易业务进行课程评价,采用阶段性的考核方式。按每个学习情境的阶段考核,占最终成绩的60%;平时的作业成绩占最终成绩的20%;学习态度、出勤率等占最终成绩的20%。
2高职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课程体系
我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有公共基础学习领域(公共课)、职业能力学习领域(专业课)加文化素质延展课(公共选修课)组成。公共基础学习领域的课程各专业的安排相差不大,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应用数学、大学英语、军事理论课等。职业能力学习领域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主要包括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电子商务应用基础、国际贸易实、外贸跟单实务、国际结算实务、外贸单证制作、外贸货物运输与保险、报关与报检实务等课程。
3高职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标准在实施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业标准的实施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属与企业间的合作。虽然我们与当地一些外贸企业建立了一定的联系,但是通常,企业出于商业秘密的考虑,往往不愿意将他们的真实交易资料与学院分享,而企业人员也往往由于时间或报酬问题,不愿意到学院兼职。这样,教师单方面设计的教学项目就可能偏离真正的业务实际。所以,在专业标准的实施中,密切与企业的联系,或者以某一种机制激励教师驻企实践,从而开发出真正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学习项目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李洁 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