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以教师为主导,所以提高教师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素质的优化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第二方面是教材的优化,由于现有的《机械制图》教材是劳动部培训同组织编写的全国机械类通用教材,其内容必经过调整,才能适合中等职业学校使用;第三,教学手段的优化,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挂图、挂表、实物模具等带动学生画图,通过规范作图技能,使学生达到一定的标准要求;第四,教学方法的优化,借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励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成功教学法,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探索出一个活动发展教学模式,利于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第五,教学时间的优化:①整个《机械制图》总课时166节,讲课56节,习题课84节,检测课26节;②课堂45分钟时间分配:复习旧知5分钟,引入新课2分钟,授新课(含提问)25分钟,练习10分钟,反馈、小结3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第六,引导教学的主体———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况(通过教与学的手段、方法、调查数据、趣味活动等);最后通过多种渠道达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目的。以具体的若干节实际课例展示《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成果,通过学生参加《机械制图》竞赛,钳工、电工等级考证以及在工作岗位上对《机械制图》知识的运用验证本课题的推广性。本课题重点研究优化《机械制图》课堂教学对提高本学科及相关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帮助。研究的难点是:1.教学手段的优化(如自制教具);2.教与学的双向优化。国内外、区内外对职业教育中专业课的研究一直在行进之中,《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整体优化在区内、市内是第一次。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在于将我校《机械制图》教研组的教师的丰富经验,从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上,建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模式。本课题的实践意义在于:由于《机械制图》是众多(三十多种)理工科专业的基础科目,该课题的研究对象对提高《机械制图》及相关专业课教学质量有一定指导意义和示范性,有很好的推广价值。是能力本位的好的范例!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如下:
1以“教是为了不教”为指导成立科研课题组,齐头并进开展研究工作
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现今的社会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教育必须走在时代的最前列,要发展教育事业,要深化素质教育,科研是先行军。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为了提高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的教学,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必须要进行改革。通过多次反复讨论最后决定用“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整体优化探索”为课题。
2大刀阔斧进行教材的整编与试用
教学与教材是密不可分的,一本好的教材必须要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好教材必须注意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相统一。进行教学改革,很大程度上要进行教材的改革,我们进行了如下的整编:
2.1知识面的调整:我们使用时发现绘图工具及其使用具体编排在第二章几何作图中,学生在第一章中就学到了绘图,由于没有学会绘图工具使用,学生在第一章的学习中往往造成不懂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形成不良习惯,所以我们将绘图工具的使用内容调到第一章,先让学生掌握绘图的正确方法,为学生规范作图打下基础。又如,图样的初步知识,除了介绍国家标准外还介绍了三视图的画法与识读,主要介绍投影知识、投影理论(即立体———平面的转换),并用投影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平面———立体的转换)。学生没有学过几何作图,二维平面就进入投影作图的三维立体,这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对客观事物系统、规律性的认识,因此学习起来相当难。故而我们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以便符合学生实际。
2.2知识点的调整:现用教材某些知识点在选材上不便于顺利传授知识,也不便于课前学生预习,如斜度的画法,介绍斜度画法所举的例子出现两个知识点,一个是斜度的画法,二是圆弧连接的画法,而圆弧连接的内容还没有在这里出现,这样就不利于知识点的学习掌握,故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改编、加进了圆弧连接的简单介绍,使知识点更加易学,但又不会影响后面圆弧连接的学习。
2.3配套练习:结合教材,在配套练习中也进行相对应的删除或增加。难度太大,超纲部分坚决去除,部分题目进行修改后使用,增加一些实物,加强学生的实际训练,强化学生动手画图、设计等实际操作。教材整编后,试用效果良好,配合录像示范、电脑软件实放,具体、直观、生动。但仍存在一些小问题,我们在试用过程中将进_步完善。
3“教”“学”活动发展———教学模式的初步形成
《机械制图》课要学好,理论知识掌握是一方面,动手能力更为重要。我们课题组经过研究推出了一个教学模式———活动发展教学模式。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涌现出了不少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模式,其中重要的影响大的教育模式有:愉快教育———激发兴趣愉快学习情知教育———情知结合优化教学情境教育一情境陶冶形象地学美乐教育———审美立美乐教乐学成功教育———鼓励评价成功中学教学教育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多因素的,随机性大,难以寻找“最优”,只存在“优化”。我们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出了一个教育教学模式———“活动发展教学模式”,突出老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共同合作,形成乐教乐学的环境,使学生学得主动、生动、活泼。通过师生的各项活动,激起教与学的兴趣。通过实践应用,取得成绩,获取成功,有了成就感,更加积极地教,达到创新、发展的目的。“教”“学”活动发展———教学模式。基本教育过程:活动→乐学→应用→成功→发展以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为基础。
4总结与思考
这项科研成果较系统,切合学生实际,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教”“学”活动发展、教学模式、益于乐教乐学,“好、中、差”三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对医学期刊在线学生能形成一个良性乐学循环,但由于宣传不足、硬件配备不足,限制了推广的广度。
作者:丁雪红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