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 >

广东知识产权服务业及管理制度研究(4篇)

第一篇

报告综合利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政策研究、比较研究和战略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紧紧围绕我省知识产权服务业,立足省情,突出广东特色,服务发展大局,首次全面调查了广东省包括政府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知识产权社会中介机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等几大类知识产权服务业的现状,形成了第一手的文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知识产权服务业框架,提出构建较为完善的广东现代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为贯彻广东省以及国家知识产权政策纲要、制定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对策建议以及引领广东知识产权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内涵及范围

报告指出,知识产权服务业是为知识产权创造、使用、传播、交易等经济活动提供全方位服务的高智力型、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产业,而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组织是介于政府与企业、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为市场主体提供信息咨询、知识保护、代理认证、评估投资、权利保护等各类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和机构。知识产权服务业并不等同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业,它包含知识产权中介服务,除此之外还包括国家政府机构对于知识产权的管理和服务,以及企业知识产权内部管理等内容。从知识产权产业化的链条来说,知识产权服务业应包含知识产权产业链前端的信息检索、获权与确权代理、技术合作服务;知识产权产业链中端知识产权认证、许可和交易转让、出资拍卖、价值评估、知识产权抵押和投融资等中介服务;以及知识产权产业链后端的知识产权咨询与维权保障和知识产权纠纷的法律服务等。

2国内外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

报告系统分析了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国内、港澳台地区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归纳总结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优势、成效及存在问题。(1)系统介绍了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在美国,对科技创新及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由来已久,被视为其立国之本之一,已建成完善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司法保护和中介服务体系。在欧洲,最具代表性的是专利代理师制度,内容涵盖专利代理人的执业资格规定、活动范围和执业模式等。在亚洲,以日本、韩国和印度为典型代表,日本具备完善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体系),包括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执法机构和行政管理、代理机构、行业协会、信息提供机构等多个主体;韩国知识产权服务主要以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研究所、发明促进协会和工业产权信息中心为重要支撑;印度则主要以国家知识产权组织、服务网站、工商会联合会、Xellect知识产权解决方案公司为服务主体。(2)分析了国内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现状。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迎来发展战略机遇期。国内知识产权服务业雏形初步形成,涵盖了知识产权获取和确权代理服务、法律服务、推广应用服务、资产评估服务、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等多个领域;政策环境逐步完善,从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部委,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以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良性发展。但是,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尚在萌芽阶段,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定位、发展目标尚不明确,行业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运行环境不够完善,相关的法制建设和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基础保障条件较为薄弱等问题急待解决。在港澳台地区,值得借鉴的是香港的知识产权专业支援服务体系、澳门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和台湾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3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广东省在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各类知识产权数量、质量多年来都位居全国前列。2009年,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125673件和83621件,总量位居全国第一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首位,占全国总量超过55%。建成42个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形成区域版权产业集群,认定软件产品达18079个,软件业务收入、软件产品收入和系统集成收入均居全国第二位。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成效显著,拥有377家知识产权服务业法人单位,占全国总量超过10%,仅次于北京市和浙江省;从业人员4573人,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大学以上学历人员比例接近50%;营业收入和利润保持在全国前列。报告从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六个细分领域分析广东的基本态势:①在信息检索服务方面,加强战略部署,建设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广东省版权保护联合会等版权信息检索服务机构,通过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与发展中心向社会提供专利检索服务。②在代理服务方面,根据市场需求,成立中华版权代理中心深圳工作站,发挥广州商标代理行业的示范作用,成立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承担全省七成以上的专利申请代理业务,服务领域包括专利撤销、专利无效、专利诉讼、专利许可贸易中介和专利文献检索等方面。③在培训服务方面,组织实施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培育工程,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学历教育,将知识产权课程列入省内高等学校公共选修课或专业必修课程,出台知识产权保护的规章制度,完善知识产学研教育的配套措施。④在交易服务方面,联合南方报业、广东省出版集团等多家单位成立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以网络和纸媒结合的交易方式,助推广东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运作。⑤在运用转化服务方面,推动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等地级以上市建设知识产权综合性交易平台,并纳入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形成广东知识产权交易网络。⑥在维权服务方面,发布维权援助办法,明确维权援助对象和内容,规范维权援助程序,建立广东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应用系统网站,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体系。此外,广东成立了首个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广东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为企业自主创新和有效运用知识产权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广东省基于良好的经济基础、优越的市场环境、雄厚的产业基地和高效的政策扶持等创新优势,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知识产权教育培训体系基本形成,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显著提高,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专利技术实施、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力度加大,基本形成集知识产权代理、检索、转让、质押、维权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链条:全省专利代理机构近百家,专利代理量占全省近六成,建立覆盖国外发达国家、重点行业领域的专利数据库,搭建“广东省产业发展专利信息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年检索量超过200万页;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全国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发挥积极作用,佛山市南海区、广州市、东莞市等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加快建设,深圳、汕头、佛山等地区性知识产权维权中心不断涌现,粤港知识产权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多个服务领域的协同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增强全省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我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仍存在如法律定位和统计分类不够明确、政策扶持不够、发展规模较小、缺乏龙头企业、发展不平衡、专业化程度不高、区域分布不够合理、高素质专业化科技服务的人才缺乏等问题。

4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战略

基于上述分析,报告提出推动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思路及发展重点。(1)指导思想。围绕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为核心,着力于知识产权服务的高端领域和薄弱环节,面向需求、注重实效、深化应用,灵活探索广东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最优路径,建立和完善我省知识产权服务业体系,加快推动我省知识产权服务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力提升我省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基本原则为坚持以统筹理念规划发展,以需求导向引领发展,以深化服务推动发展,以协同共享促进发展,以科学管理规范发展。(2)发展目标。知识产权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知识产权服务队伍规模大幅度增加,素质进一步提高,服务机构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知识产权服务业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建立健全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体系,知识产权服务行业诚信、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基本建立。(3)发展思路。制定“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推进计划”,建设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网络。整合资源,加强应用,着力发展包括知识产权代理、登记、许可、转让、管理、鉴定、评估、认证、咨询、公证、诉讼、预警、培训、法律援助、市场调查、检索分析、战略研究等内容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逐步形成覆盖面广、形式多样、政府与市场协同推进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服务业对建设创新型广东和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作用。报告提出发展路径要注重“四个结合”:①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政府对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我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也要尊重市场规律,突出市场机制在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②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既要加强政府对知识产权服务业的监管,也要进一步明确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自律职责,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诚信建设,实现行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③人才培养与机构建设相结合。既要注重知识产权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突出重点,培养出一批品行兼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识产权服务人才,也要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服务标准、不断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④规范服务与特色服务相结合。既要不断严格规范知识产权服务标准,推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按照相关规定开展服务工作,也要鼓励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与特长,因地制宜开拓特色服务。(4)战略重点。规范知识产权服务市场,建立机构从业人员考核、评级和奖惩制度,加强行业自律,依托行业协会建立信誉评价信息发布制度;深入推动中介机构与创新主体对接,深入实施“百所千企知识产权服务对接工程”;提高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局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广东),建设重大产业专利信息数据库和特色产业专利信息发布系统;加快推进知识产权转化和应用,深入推进“专利技术实施计划”,完善知识产权孵化实施机制,构建信息充分、交易活跃、秩序良好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和机制;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机制,引进风险投资基金和银行信贷资金,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鼓励有条件的地市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配套资金;逐步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和涉外应对工作,建立重点外贸出口企业联系制度。

5关于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报告从机制、标准、平台、人才等八个方面提出推进广东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1)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服务工作领导机制。强化组织协调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研究落实知识产权服务工作重大事项,协调推进代理、评估、维权、交易等各类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狠抓规划落实,加强对市、县(区)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指导,形成横向协作、上下联动的知识产权服务工作体系。(2)标准先行,明确知识产权服务业的统计标准和法律定位。统计方式以服务活动为主和以服务机构为辅相结合,明确知识产权服务业的统计范畴,包括直接面向社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的各种中介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知识产权服务;设置知识产权服务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包括规模、结构、速度、效益等方面的实物量和价值量指标;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业的统计工作体系,采取逐级负责和上报的方式,实施统计报表季报制度。(3)政策扶持,推动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加强资金扶持,通过财政补贴、拨款、贴息等财政手段,以及贷款担保、风投基金等融资手段进行支持;加强场地扶持,为入园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和被认定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提供优惠和扶持政策;加强税收扶持,加强对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营业税、增值税、关税、企业所得税等方面的减免优惠;加强人才扶持,加大对企业高层次人才的引培支持力度。(4)科学规划,优化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区域布局。突出抓好“一个基地、二个中心、三个增长极”的基本区域布局,以珠三角为核心基地,打造知识产权扩散中心;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打造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中心城市,辐射引领珠三角和全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加快发展;以粤东、粤西和粤北为增长极,加大政策倾斜,发挥土地等资源成本低廉的优势,打造成为全省的重要后援团。(5)把握重点,明确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发展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尽快出台版权代理服务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版权代理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代理人才培养,加强知识产权代理协会的管理建设;重点抓好知识产权评估服务,加强广东省知识产权评估机构人员建设,向专业化、多元化、层次化方向发展,加强监督检查,明确法律责任、收费标准和信用等级;同步推进知识产权维权服务,强化律师、政府、行业协会等多主体维权服务体系。(6)搭建平台,加强广东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出台《广东省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完善“政府启动、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实施公共知识产权服务政府采购制度,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和服务业统计测算制度;科学规划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官产学三位一体的整体推动体制,建立与广东省产业升级相适应的现代研发机构的组织制度体系,推动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发展与招商引资相融合。(7)以人为本,加强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和措施,完善知识产权人员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多层次、全方位引进国内外优秀科技服务业人才,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业人才库和项目成果库;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人员的培训体系,鼓励大型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集团建立培训中心,使知识产权人员的培训常态化;大力兴办职业技能教育,设立政府技能人才奖励基金,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市场准入制度。(8)龙头带动,加强广东骨干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发展壮大骨干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培育扶持一批为特定行业与中小民营知识产权企业提供多功能服务、突出行业特点和技术优势的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做大做强生物、能源、汽车、电子、电器、陶瓷等方面的技术(产品)检测骨干机构和科研试验平台;制定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战略和规划,强化知识产权咨询评估、检索、交易、认证、投融资等中介服务能力建设,推动知识产权中介业务向技术集成、产品设计、工艺配套等方向发展。

作者:陈宇萍 魏庆华 张滢 徐宇发 袁攀 杨越松

第二篇

报告系统分析全球、全国及广东省近年专利产出现状,基于《奥斯陆手册》,对广东省不同类型的企业开展创新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知识产权创造所涉及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激励,以及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和人才收入分配激励等情况。同时,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机制构建方面的先进经验,提出广东省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机制体系,为提升全省知识产权创造水平提供指导性参考。

1世界专利(PCT)状况和发展趋势

PCT国际专利申请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按照专利合作条约(PCT)为各成员国专利申请人提供的国际专利申请途径,目前成员国已超过110个。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PCT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国际专利申请途径。(1)从全球来看,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持续上升,围绕专利展开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专利申请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占PCT成员国八成的发展中国家PCT申请量不足总申请量的一成,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其次,东北亚地区涌现出新的创新中心,华为、LG、三星、中兴、NHN公司等企业技术能力大幅提升,推动我国和韩国PCT申请数量迅猛增长,紧追处于领先地位的日本,东北亚地区中、日、韩三国竞争将日趋激烈。从行业分布看,通信、药品、信息技术和半导体是当前技术创新最活跃、专利积累较多的领域。(2)从全国来看,我国PCT专利申请量升至世界第四,落后于美国、日本和欧洲专利局。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沿海性特征,粤、京、沪、苏、浙五省市的申请量占全国总量的八成以上。企业成为专利申请的主体,占专利总量的七成以上。得益于国内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华为、中兴、大唐、中移动等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我国PCT专利申请量大幅增长。但是,我国PCT专利申请仍存在明显不足:①申请量相对较少,全国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一,平均每1.3亿美元出口才有一件PCT申请。②优势企业数量不足,PCT全球百强申请人中,中国只有3家,远不及日本(31家)、美国(25家)和德国(14家)。③优势企业涉及的产业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通信和网络产业。在国内专利角度分析,全国专利申请总量保持稳步上升,广东、江苏、北京、浙江等省份专利产出水平相对领先,企业作为发明创造的主体地位突出,参与研发活动的企业比例明显提升。(3)从全省来看,广东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逐年上年,但专利一半以上为外观设计,发明专利比例偏低,仅占13%,专利结构仍有待优化。从各市分布看,发明专利申请最活跃的城市是深圳、广州和佛山,深圳同时也是全国申请和获得授权数量最多的城市。从创新投入产出角度看,企业的各项投入指标和科技成果指标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企业研发投入与科技成果存在相互激励效应。

2广东省企业自主研发水平实证分析

报告对广州市开发区、天河软件园、黄花岗科技园和珠海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企业概况、经济概况、技术产品创新概况、知识产权概况等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1)样本选取:调查问卷基于《奥斯陆手册》进行设计,回收问卷67份,涉及电子、信息、网络、化学、化妆品、医药、废物处理、造船、能源、光学食品、生物制药、文化传播等13个行业领域,其中以电子信息和软件类居多,占21%。(2)基本分析:①在研发投入方面,大型企业是研发投入主体,平均每家经费投入是中小型企业的5.6倍;企业创新积极性普遍较高,在近三年开展产品创新活动的企业比例达到74.6%,平均每家企业设立机构数达到0.63个;企业创新投入与成果紧密相关,60%的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其中77.5%的企业获得了创新成果;一半以上企业设置技术创新费用项目,但用于员工培训的经费支出相对较少。②在创新绩效方面,大型企业是创收主体,占样本企业销售收入总量比重超过六成,平均销售收入水平是中小型企业的10倍。(3)问卷设计:结合调查重点内容,统一按照问卷设计版块使用SPSS进行分块统计与频数分析,共设计29题,分别是企业基本信息(7题)、企业技术创新部分(17题)和企业产品创新部分(2题)。(4)调查结果:具体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①宏观层面。政府采用适当的激励机制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促进创新成果的产业转化与应用。具体手段包括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从财政、税收和金融三个方面分析企业创新活动获得政府经济辅助的情况,结果显示,仅有1/4的企业认为税收激励政策是企业创新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未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和股票融资方式筹集费用的比例不足10%,且只有不到5%的企业认为贷款融资政策是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三大政策之一,侧面反映了企业对金融激励制度的态度还不够乐观。②微观层面。创新主体主要就是指企业以及企业中的核心人才,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的企业选择以独立开发的方式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企业活动经费以内部研究与开发费用为主,占比接近四成。企业更多关注与其直接相关的资源,而忽视了其所处行业和社会环境中的客观资源,与同行企业合作研发和技术创新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3国外发达国家专利体系制度借鉴学习

报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专利体系制度。(1)宏观层面。重点体现在调控机制、组织、服务等激励手段。调控机制表现为政府为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搭建的制度平台,组织机制是指政府通过投资和计划项目,组织产学研联合研发重点产业、行业、企业发展所需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组织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服务机制是指政府转变职能,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提供各种优质、高效的服务。相对典型的案例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澳大利亚的社会环境构建。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申请专利、发明创造最多的国家之一,与其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激励有很大关系,其1997年便成立总理科学、工程与创新理事会,促进政产学研深化合作,2008年形成关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文件《国家政策白皮书》,构筑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沟通的桥梁。同时,澳大利亚十分重视对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从而激发了青少年创新创业意识。②美国的专利制度。美国宪法规定,国家有权利鼓励艺术和科学发展,保护发明专利权。美国专利法特别注重维护本国企业利益,例如其对外发布的专利授权公开制度。③美国的技术转让机制。美国将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纳入相关部门的职责中,设有专职部门,统筹、监察科技的发展和产业化的进度,并订立明确的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④日本的知识产权法。日本国内知识产权立法众多,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延伸至知识财产,知识产权关系处理途径多样化,多层次推进知识产权法律国际合作。其次,日本、美国的专利转化融资激励、专利数据检索服务、政府专利购买和税收激励等体制机制都值得参考借鉴。(2)微观层面。突出以企业为主体,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技术标准战略和分配激励机制等方面。①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美国、日本企业专设法务部等专利管理机构,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和监督,日本企业界十分注重宣传教育,通过专利知识入门教育、专利说明书写作、专利法基础课程、知识产权法律与案例解说等教育体系,培养员工专利意识;通过知识产权归属合同来约束职工的职责,防止企业专利流失,建立起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商标、专利跟踪监视网络,预防与处理专利纠纷。②技术标准战略。以美国技术标准为例,坚持以企业协会为主体,以产业界自律、自治为特征,以自愿加入、自由竞争为其运作形式。③企业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国外发达国家都把职务发明人分享知识产权报酬作为发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约定奖酬方式和数额,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法国的“雇主优先”和日本、德国的“发明人优先”两类原则。

4广东知识产权创造激励体系构建

报告从宏观和微观激励两个层面来构建知识产权创造的激励体系。在微观层面,主要包括产品平台、技术联盟、技术标准、收入分配等四个战略;在宏观层面,主要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三大手段,具体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打造支撑人才高地的社会环境。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体系;完善职务技术成果转化法,制订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的相关管理政策,合理确定技术持有单位、技术成果完成人和转化中介人之间的权益分配,提高科研单位促进职务技术成果转化的自主权;建立产学研联盟,鼓励和引导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以“紧密型”、“准紧密型”、“松散型”等方式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共同组建技术创新群体,设立“高层次专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模式。(2)完善财政激励制度。创新财政支持机制,积极创新财政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共同投入,重点支持培育有广东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加强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和发展相关财政资金的使用、监督和管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设立风险投资引导资金;充分利用各种财政手段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分阶段设立若干有具体指向的专项资金,力促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建立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以及外国产品审核制度,利用财政政策手段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创新发展,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建立政府支出的补偿机制。(3)建立健全税收激励制度。实现税收优惠的动态化,在企业进行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产业化以及后期的知识产权保护各阶段实施税收优惠,跟踪和分析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情况及应用效果;规范政府行为,建立成果认定和转让机构,改革和强化对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体系,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的绩效评价体系,实现以结果为导向的追踪问效机制;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保护技术创新者的收益。(4)完善金融激励制度。拓宽融资渠道,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尤其是中试阶段的资金投入,合理配置理论研究与开发应用阶段的资金投入比例,建立健全专利权质押融资制度,制定专利权质押贷款政策及其相关的评估、流转、担保、贴息等政策,构建相应的运作平台、操作规程和专家库,设立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金;深入发掘民间科技创新的潜能,开辟二板市场,使民间风险资本有流畅通达的进出机制,鼓励建立私人科技研发机构;建全知识产权信托机制等创新模式,完善知识产权信托风险防范体系,解除法律对受托人的限制,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信托机构,完善知识产权投资收益权证的法律效力,建立知识产权信托登记制度。(5)健全政府采购激励制度。自主创新优惠采购,对于具有自主创新及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或专利成果,政府以优惠价格进行采购;自主创新优先采购,政府优先采购自主创新含量更高的产品或服务;设置最低权值,在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或服务的采购中,设置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因子;实行唯一性采购,对于特殊产品和服务,或者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对于某个行业发展等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产权或自主创新的产品,政府必须进行唯一性选择。(6)完善贸易激励制度。推进知识产权的期权化交易,实现知识产权证券化,完善知识产权担保体系;制定知识产权质押政策,建立规范的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体系,提高知识产权的变现能力,建立全面的知识产权质押保障制度;加强知识产权质押风险防范,设定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的准入条件,引入权威的资产评估机构和律师事务所介入贷款前的评估与调查,规范评估机构及评估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健全事后风险补偿机制。(7)健全公共服务激励制度。完善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发挥广东省专利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作用,提升查新、授权等专利检索服务水平,搭建中小企业技术转移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创新驿站,加强国际技术转移合作;规范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

作者:闵惜琳 陈原 朱少强 韩小花 叶俭 黄文霞 张启人

第三篇

报告采用案例研究、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当前广东工业主体科研机构知识产权工作情况,从而找到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了构建现代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主要思路和目标,提出了“成果产权化—产权产业化———市场竞争优势化—知识产权文化”的建设路径,最后从建立专职机构、完善知识产权创造机制、建立合理的保护机制、强化运营机制和平台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强的实施建议,为广东科研机构构建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提供了参考样本。

1广东工业主体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管理状况分析

当前,推动工业主体科研机构成为广东工业领域自主创新的技术策源地和研发领头羊,发挥其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型广东建设中的“引擎”作用,是广东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知识产权作为技术创新的成果和科技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广东省工业主体科研机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以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编者注:广东省工研院已于2015年6月整合进入重新组建的广东省科学院。)为代表的广东省工业主体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较好成绩。2008年到2012年期间,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的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从年20和11件,增到53和24件,增幅超过100%;且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占授权专利总数的72.4%;同时,技术专利实施转化率也逐步提升。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广东工业主体科研机构还存在着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健全、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弱、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率低、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等问题。知识产权多头管理,专业人员缺乏,信息沟通不到位,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已成为广东省工研院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

2广东工业主体科研机构建设现代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主要思路

在考察过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我省工业主体科研机构的定位、建设目标和发展路径。(1)在指导思想上,我省工业主体科研机构应该以建设我省工业领域自主创新的技术策源地和研发领头羊、我省工业领域最具综合实力的主体科研机构为目标的工业主体科研机构为指导,以促进智力成果产权化、知识产权产业化为方向,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为核心,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势产品,为创新型广东的建设提供知识产权支撑。工业主体科研机构将沿着知识产权生态价值链的建设路径,即“成果产权化—产权产业化—市场竞争优势化—知识产权文化”来构建现代知识产权管理体系。(2)以建设我省工业领域最具综合实力的主体科研机构为目标,建立富有活力的知识产权创造体系;建立流转顺畅、运行高效的知识产权运用体系;建立层次多样,执行得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科学规范、协调有力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近五年的主要目标包括: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发明专利申请量每年增加10%以上;知识产权运能能力显著增强:知识产权资本化渠道畅通、产业化形式多样,知识产权转化比例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知识产权管理进一步加强,服务体系基本完备。(3)我省工业主体科研机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应主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完善知识产权创造的激励与服务机制,提升知识产权创造的质量和数量;推进知识产权运用,实现知识产权的资本化和产业化;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提升知识产权驾驭能力;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支持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加强培训和宣传,培养知识产权人才,营造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3广东工业主体科研机构推进知识产权管理的实施建议

(1)建立专职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配备专职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与国内外先进科研机构相比,广东省工业主体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制度仍十分不健全。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配备掌握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知识和实务技能的专职人员对知识产权进行管理,是目前我省工业主体科研机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设立专职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和资金,从整体上规划和组织知识产权的创造、申请、保护和利用的全过程,有利于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其集中精力专职服务于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该专职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贯彻执行国家及单位的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业主体科研机构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组织和跟踪专利申请、保护和转化的全过程;进行与专利相关的流程管理工作,向科研人员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建议,督促和协助科研人员申请专利;维护专利信息数据库、对专利申请和维持的过程进行跟踪和管理;积极促进科技成果的利用和转化;开展工业主体科研机构的版权、商业秘密、商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相关知识产权的登记、保护、管理和转化工作等。

(2)完善知识产权创造的体制和机制。①技术立项文献检索分析制度化。我省工业主体科研机构应将技术立项过程中文献检索分析工作予以制度化管理。不仅应明确规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专利战略的实施中承担着收集专利信息、提供专利检索等任务,同时还要规定各研发小组在进行技术研发立项时,不仅要提供相关的专利文献检索报告,而且必须对所检索到的文件进行深入的专业分析,提出书面分析报告。同时,课题申报人还应对拟立项的技术进行知识产权分析和预测。否则,不予以推荐或立项。为了保障所立项目能够取得预期的知识产权,单位可将是否能够取得专利权或者技术秘密等指标作为技术立项的评审标准之一。②技术研发过程的专利跟踪检索制度。我省工业主体科研机构应规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必须定期收集相关专利技术信息,提供给研发单位参考。技术立项的专利检索固然重要,但在技术研发过程中,科研单位仍然需要持续关注立项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竞争对手的技术研发态势。科研单位如果发现竞争者申请的专利对相关的研究项目构成妨碍,则应适时采取专利排除策略。在竞争对手的专利屏障无法排除、也无法绕开的情形下,知识产权部则应对业已启动的技术研发项目做出战略抉择:或者停止原开发计划,或者争取创造交叉许可的条件。③建立合理的知识产权利益分配机制,提高职务发明人的奖励和报酬标准。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存在冲突的情况下,建议采取以下的措施:在职务发明人报酬的比例下限方面,我省工业主体科研机构可规定对于全体职务发明人所支付报酬总额不低于技术转让净收入或科技成果作价金额50%,或者不低于实施转化年净收入的20%;在职务发明人报酬的比例上限方面:我省工业主体科研机构可规定除扣除必要的管理费用外,一切的收入均归职务发明人所有;职务发明人之间的比例报酬方面:我省工业主体科研机构可根据《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款的内容,规定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中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所得奖励份额应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0%;在自行实施转化或与他人合作实施转化的报酬方面,我省工业主体科研机构不应把支付职务发明报酬的期间限定在项目成功投产后“连续3~5年内”,而是涵盖整个项目转化实施期间;明确职务发明报酬的计算基准,在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计算基准不一致的情况下,我省工业主体科研机构可以采用“净收入”作为计算基准。

(3)建立合理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我省工业主体科研机构对技术成果的保护模式选择需要从战略角度予以考虑。即从战略的角度选择适当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有效地协调专利与技术秘密之间的冲突。同时,我省的工业主体科研机构有必要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和重大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特别审查机制,提前预防纠纷的发生,把危险降到最小。

(4)强化知识产权运营制度和平台建设。一般来说,我省工业主体科研机构可采取下列方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自行投资实施转化;向他人转让该科技成果;许可他人使用该科技成果;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出资比例。从目前来看,我省工业主体科研机构通常采用知识产权许可的方式进行成果转化。但是,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看,并不是所有的知识产权都适于许可的方式。为此,建议我省工业主体科研机构在决定知识产权许可之前,至少应考虑下列6个因素。①技术领先和基于创新的竞争优势。技术创新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如果能持续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和竞争优势,那么权利人就不愿意将知识产权许可出去。如果其他企业后申请的专利技术,超过权利人持有的专利技术,那么权利人就希望进行许可。关键是科研单位应通过持续更新知识产权和技术,来维持竞争优势。②获得和控制财产补偿的可能性以及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规定。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和侵权的赔偿额,也将影响科研单位的许可决策。③科研单位内部商业化同外部商业化相比失败的相对风险。权利人完成了技术的内部开发以后,可以自己发展并销售自己的产品,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技术交给其他单位进行商业化。将知识产权商业化需要资金、技术、管理等一系列资源的组合,也面临着高风险。如果科研单位拥有丰富的资源,而且知识产权已完成了实验中试,那么科研单位进行内部商业化的风险就少得多。④对创新商业化的可控制性。技术创新企业,从创新中获得收益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商品化了的技术产品占有市场,来取得收益;另一种是将创新技术转移给其他企业,也就是销售或许可技术来获得收益。第二种扩散导致的创新技术的老化程度,更甚于物质资本的老化。对这两种威胁的可控程度,将直接影响许可决策。⑤知识产权许可的成本与收益。技术合约的执行成本也要远远大于普通商品的执行成本。当许可交易成本过高就会造成许可的障碍,缩小可能的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差额。⑥被许可者学习的机会。技术许可给被许可方提供了一种学习的机会。被许可者对所转让技术的学习能力,包括消化吸收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以及生产和营销能力。企业的学习能力越强,许可产生的机会也就越多,被许可方也就越愿意获得许可。同时,参照国外运营比价成功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提出了以下我省工业主体科研机构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

模式一:设立技术转移中心、构建技术交易平台,进行技术转让许可交易。单位设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之后,通过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合作,通过以下程序来进行技术转移。首先,技术转移中心在知识产权其他部门的配合下,以技术转移为目标,对单位的科研成果进行发掘,以让单位更多的成果能够获得知识产权保护。其次,对于市场价值的判断,则通过与技术评价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由第三方进行技术的市场价值分析。最后,在寻找到合适的技术需求单位之后,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还要承担后面的许可协议的签订、费用的收取以及权利的维护工作。通过这一完整的流程,技术转移中心通过与知识产权部门其他机构人员的联系,可为企业提供以专利技术转移为目标的全方位的服务。

模式二:引入社会资本组建项目公司的运作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建立项目公司的一般运作程序是,单位的知识产权部门专门从事技术转移的人员通过与技术评价机构的合作,从科研单位现有的专利技术中,挑选具有较大市场价值的技术进行产业化运作。在确定带转移的技术之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该积极与政府科技和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联系,争取知识产权产业化资金的支持的同时,积极寻求社会资金。这样,通过社会资金+科研单位自身的专利产业化资金+政府资金三方面的结合,组建项目公司进行技术产业化运作。在项目运作之初,科研单位和社会投资单位应委托专业评估机构对整个技术的市场价值进行相应的评估;同时委托专门的法律服务机构对整个项目公司的运作可能涉及到的双方的权利义务关心进行相应的界定,并办理相应的公司运作法律手续。在选择成熟的项目进行产业化运作之后,单位将得到相应的收入,这些收入又可投入到相应的其他项目当中,支持其他项目公司的组建。在经历过技术简单的技术转移阶段之后,通过组建项目公司进行专利技术的转化,将是科研单位通过知识产权获得经济利益的重要途径。

作者:林映华

第四篇

报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工作。报告对国内外主要城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案例进行系统的梳理,通过分析它们成功经验,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理论基础。然后,对广东中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需求进行分析,并对制约广东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创造性地结合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存在的风险,提出了风险预警模型,其定量化的分析为广东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风险预警提供了有效的借鉴意义;结合广东实际,提出推动广东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对策建议,对促进广东省有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措施的出台,推动广东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研究背景及有关概念

(1)报告分析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所面临的困境。当前,科技与金融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双引擎”,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然而,广东科技金融发展仍有待进一步融合,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全国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与广东知识产权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不相符。(2)报告研究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报告指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相关规定,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财产移交给债权人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质押按照标的物的实物形态划分为不动产质押、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而知识产权质押是权利质押的一种,是保证债务人履行债务、债权人实现权利的一种担保制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企业以知识产权为质押标的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价值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关系型贷款理论。

2国内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成功经验

(1)报告通过分析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上的经验,提出了对我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的重要启示。在融资机构的确定上,日本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主要以日本政策投资银行为代表,单独由日本商业银行进行的融资是比较少见的。在担保机构的建立上,无论在美国还是日本,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总是政府政策性担保,如美国的中小企业局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用加强:日本的信用保证协会向融资者提供信用担保,再根据其向企业提供的担保向信用保险公库投保。在担保额度的设立上,美国中小企业局的信用担保是部分担保,最高可以达到贷款的75%;日本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额担保,但是现在其也正在向部分担保转变,日本的信用保险公库对担保机构代偿额的70%~80%进行补偿。在融资对象的选择上,美国和德国建立中小企业局对有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而日本知识产权融资主要集中在中小科技型企业。在政府扮演的角色方面,美国和德国的中小企业局只是辅助角色,并不直接参与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实际运行中。(2)报告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历程,重点研究了北京、上海、武汉、南海、江苏、成都、湘潭等地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模式,提出了这些发展模式对我省的经验启示。一是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破冰阶段(1995~2005年)、起步阶段(2006~2008年)和提速阶段(2009年至今)。二是国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主要服务对象为轻资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并总结出四种主要模式。①以湖南湘潭、江苏南京为代表的政府创造环境推动型模式:市场化运作程度最高,银行遴选企业,接受知识产权质押,并承担全部贷款风险;政府部门主要为银行推荐一些优质的科技型企业。由于缺乏政府资金的支持,银行开展该业务的积极性不高,业务规模受到限制。②以北京海淀、广东南海为代表的政府补贴融资成本型模式:以市场化运作为主,政府主要提供贷款贴息支持,一般对贴息的项目按当年所需支付利息予以一定比例补贴,同时也规定每个企业每年贴息额的上限;贷款风险则主要由商业性担保公司承担。通常情况下,担保公司承担85%左右的风险,银行承担10%左右的风险,其它中介机构承担5%左右的风险。此外,该模式中间环节过长,使得企业贷款年利率较高,成本偏高。③以上海浦东、四川成都为代表的政府出资分担风险型:以政府为背景的中介机构行使担保职能,引导银行贷款。该模式的主要问题是商业化运作程度低,业务单体规模较小,政府在运作过程中承担高比例风险。④以四川内江为代表的政府行政推动型模式:企业由政府指定,银行由政府指定,知识产权质押仅是贷款实施的“由头”,贷款行为是完全的政府指令行为,金融机构对企业知识产权的处置、贷款风险控制均无主动权。一旦发生坏账损失,银行将全权承担。这些地方模式对我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在贷款企业的选择上,应加强相应的风险和补偿机制,以降低准入门槛;在贷前审查机制的构建上,以江苏为代表的由技术交易所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值得借鉴;在贷款后的监管问题上,南海区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动态数据管理库,来对企业质押融资项目各环节进行登记的方式值得借鉴;在风险分担机制上,质押风险应由企业、银行和中介机构三方共同承担;在优惠待遇上,对于发展比较好的企业可以简化其第二次申请贷款时的手续;在补贴措施上,要避免各机构产生对政府财政的依赖。

3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需求和现状分析

(1)广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现状分析。指出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成效显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动企业专利产业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平台逐步完善。报告发现,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主要特点是“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该模式是由佛山市南海区在首先试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探索出的融资模式,并在广东省其他地市得到了大力推广。具体流程包括:政府引导,知识产权局搭建平台;政府支持,财政专项资金贴息或补贴;银行设置放贷条件,审慎控制风险。(2)广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需求分析。报告认为,在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担保质押的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规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评估流程,进一步总结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经验,进一步发展产权交易市场。

4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优化模式及风险防范

(1)提出了广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优化模式优化的总体框架。报告认为,知识产权局是这种模式运行的核心。由知识产权局指定具有知识产权贷前调查能力的资产评估机构和法律机构,以及贷后监管能力的管理咨询公司,并与这些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贷款企业分别向银行申请贷款和向知识产权局申请担保,知识产权局委托评估机构和法律机构进行贷前审查,审查费用由企业承担,经过审查中心同意进行担保后,知识产权局与企业签订担保协议,并将知识产权质押,办理质押登记,质押登记统一公布在知识产权局的质押登记网络平台。然后知识产权局将担保金存入银行,银行经资格审查认为企业符合贷款条件后,向企业发放贷款。贷后调查由管理咨询公司进行,贷后调查的费用由银行和担保机构共同负担,而管理咨询公司向贷款企业提供的管理咨询服务费用由企业承担。(2)分析了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优化模式的风险防范。报告从政府、商业银行、中介机构、知识产权局等机构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运行进行设计,并对这些机构进行风险分析,提出所需要防范措施。(3)提出了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防范模型。基于广东省的实际情况,以层次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建立了一种重在质押融资前和质押融资过程中信息收集与处理并具备分析、评价、综合评价与最优控制等多种功能的风险预警控制方法。报告认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防范模型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其中内部风险分为技术、生产、市场和管理风险,外部风险分为金融、政策法律、区域的社会风险。(4)依据模型实证研究了广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情况。以南海勤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确立研究评价体系及指标权重,确定评价因素集,采用单因素模糊评价评判,得出评价项目在技术风险、生产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金融风险、政策法律风险、科技企业所属区域的社会风险等七个方面处于优势水平,知识产权质押专利具有较小的市场风险的结论。

5推动广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的对策建议

报告认为,广东省政府应从五个方面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制度,降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1)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扶持。健全知识产权相关制度。重点是要建设有利于中小企业成长的大环境,严格知识产权评定,提高知识产权的质量,切实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简化登记手续,允许质押双方当事人在知识产权部门的地方分支机构办理质押手续。建议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部门牵头制订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信贷指引或操作规程及实施细则。(2)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中介机构。由政府部门搭建平台,实施“百所千企知识产权服务对接工程”,组织专利代理、商标代理、版权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及培育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点对点知识产权专业服务。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家数据库”,为企业能够了解注册资产评估师、相关行业的技术专家、相关法律专家等专业资源。建立“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动态管理数据库”。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制度,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机构,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开办信用保险业务。(3)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专项基金。建议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项资金,以一定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配套资金和科技企业信用互助匹配资金鼓励中小型科技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4)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金融创新。建议广东省政府继续加大与招商银行广州分行、光大银行广州分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广东发展银行和民生银行广州福建职称分行等金融机构的全面合作,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节能减排、科技信用保险等方面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手段,运用风险准备金、买方信贷、金融租赁等形式搭建银企合作平台。通过建立良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环境,促进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5)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宣传。通过举办论坛、讲座、展览展示等形式开展保护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主题活动。出版一批可读性强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优质书刊。搭建权威高效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传播平台。引导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教育,鼓励高校培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面的人才。

作者:单位:刘长虹 何慧芳 谢慧加 胡品平 张伟良 李岱素 曾铁城 苏瑞波 李剑川


    更多世界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广东知识产权服务业及管理制度研究(4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sjjj/168873.html

    相关专题:会计电算化 喀什师范学院吧


    上一篇:上溜槽装置优化设计分析
    下一篇:拟人化手法建筑设计论文(共2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