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学生党员理论素养现状
高校学生党员理论素养提升,是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关键所在。面对当前复杂纷繁的国内外形势,以及各种思想文化对青年学生的深刻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深化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和党性观念。高校学生党员理论素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上呈现出的突出特点是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忽视政治理论学习,能够关注时事政策的变化但缺乏对党的基本理论的系统把握。其主要表现为:1.入党动机趋于世俗化转型期的社会对学生党员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动机趋向世俗化。目前很多高校学生党员入党的动机只是为了自身能够更好地在高校以及今后的社会中发展,只是为了自己以后所谓的“仕途”能够更加通畅。现如今,很多党员入党的动机不再是为了祖国的更好发展,不再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2.组织观念不够强烈,模范带头作用不够部分学生党员组织观念不够强烈,对党员身份和主体地位认识不够,一些党员在学生中的模范带动作用不够。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为高校学生党建进一步明确了工作重心,有关学生党员的理论素养的一系列因素是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点。3.学习缺乏主动性,共产主义信念不坚定一些学生党员学习缺乏主动性,对理论学习是被动接受,不够关注时事;在面对当今社会热点问题时,缺乏理性的观念、正确的认识、政治的立场,容易感性判断,导致共产主义信念不坚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牢固。对于高校学生党员来说,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要学会主动学习国家时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学生党员的现状却是缺乏学习主动性,对社会热点问题漠不关心,做事只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缺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二、高校学生党员理论素养现状的成因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的长效机制,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3]每年高校发展的大学生党员人数超过全国发展的三分之一,但是学生党员理论素养偏低,这一问题应该受到高校党建工作者及高校所有党员的高度重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如下:1.入党动机不纯,政治思想不成熟,党性观念薄弱现在有许多大学生入党的动机不纯,抱着入了党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有更好的发展的想法才去入党。入党带有功利性、投机性,入党之后,即使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仍然没有完全入党。由于入党动机不端正,导致自己的党员先锋作用不强,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不坚定,没有强烈的组织纪律性,从而学习上不思进取,对党组织造成不良影响。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员的义务和宗旨,甚至有些党员只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对社会问题和国内、国际大事一概不理,认为那都是与自己无关的。2.学习态度松懈,理论水平不高,自身认识不清楚部分学生党员在入党之后学习态度松懈,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不够,以及对自身党性思想的要求不高,只注重于学习专业知识。即使他们在入党前对党的理论知识有了初步学习,但在入党后就放松了自己,未能继续深入系统地学习,导致其政治素质、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始终停留在较低水平,对党的宗旨、理想也仅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进而使这部分学生党员缺乏对其他同学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党员的先进性在他们身上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对党的信念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也不够坚定,因此不能时刻提醒自己应在同学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更不能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4]3.社会不良风气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社会风气即社会群体的风尚习气,是指人们集体惯有的偏好和行事习惯,涉及到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伦理和审美等多方面,是社会群体意识的外化和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大学生党员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高校是大学生党员乃至所有大学生步入社会的阶梯,也是高校学生价值观、事业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时高校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以及党性思想没有稳定的基础,很容易受到外界社会的干扰,意识形态被扭曲。4.基层党组织教育力度不够,管理制度不健全一名党员,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的党组织,通过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来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但是很多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理论素养教育不够,也不够重视,更没有建立完善的系统和教育机制。这对于刚刚入党的新党员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这些学生党员本身应有的理论素养就不高,对自己的要求无法做到高标准,就会偏离一名真正优秀党员应有的轨道。随着学生党员的不断扩大,党支部对于党员的再教育日益松散,无严格规定的理论学习制度,学生党员既不清楚理论学习的要求,也没有参加理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导致理论学习流于形式或处于停滞状态。[5]所以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以有利于对党员进行管理、有利于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为目标,科学合理设立基层党组织,配备齐整负责人员。[6]
三、结束语
通过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员理论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学习需要形成分层次、分阶段的体系,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党的理论知识以及国外先进理论也需要以不同的载体和丰富的教育形式向学生展现,通过学习促进理论素养提升,建立学生党员考评和监督机制,及时检验和监督党员教育培养效果,使理论素养提升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构建并拓展学生党员素质提升实践平台,在实践中砥砺党性,以实践育人的视角促进党员理论素养提升,进而全面提高和强化学生的理论素养,建立全新的体系,适应新社会新时代的要求,完成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培养出能够承担建设社工程管理论文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使命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张亚男 张慧慧 项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