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 >

高校与企业文化创意论文

一、威胁(Threat)分析

西方国家的创意经济比中国早很多。现今发达国家为巩固既得的优势,抢占未来发展地位,获得长期的发展优势,都十分重视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如美国于2004年就启动了“国家创新启动计划”,目前已有30多所高校开办了艺术管理专业,培养本科生、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的创意型人才。目前,国内其他省份多数高校也已经开设了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专业,如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管理、国际文化贸易等。这些国内知名高校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启动创意人才培养计划;另外,从科研条件、师资水平、学生生源等方面,河北省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优势地区,如广州、深圳、厦门、湖南、西安等城市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办人民满意的大学目标,逼迫着今天的河北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锐意进取、抢抓机遇、攻坚克难。

二、依托高校加快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培养步伐的对策建议

(一)品牌建设上注重创新性,从理念上确立科技驱动

1.创新理念焕发品牌生机。文化创意品牌创新最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创新。在观念上必须实现“三破三立”。第一,破除将文化品牌创意产业仅仅作为只讲投入不讲产出的公益性意识形态属性的传统观念,树立创意的经济价值和产业属性的新认识;第二,破除将文化创意品牌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对立起来的观念,树立以充分发挥满足社会文化需求为标准的牵引作用观念;第三,破除把发展文化品牌创意产业看作只是文化系统的事的狭隘观念,树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的新认识。2.植入科技加快品牌建设。与科技融合,最重要的是要植入科技元素。科技元素融入文化创意发展中,将以独特的方式增强着文化创意品牌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要使“科技文化力”成为文化创意品牌发展新动力,加快文化创意与科技的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建设与发展必须与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结合起来,尤其是要与高校的其他专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不断为思想文化品牌传播提供新载体,催生新的文化业态。3.紧贴市场打造创意品牌。如果说解放思想是我们行动的先导,那么改革开放就是促使我们前进的动力。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如何实现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首先,要支持国有大型文化企业转企改制。其次,面向市场,营造文化创意品牌。文化创意品牌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面向市场,而市场的高风险与高利润是成正比的。

(二)培养方案上注重科学性,从意图上确立合理目标

1.定位准确。以人为本是高校办学的指导原则。各高校应该以就业为导向,紧贴文化艺术发展的趋势等定位本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从河北省目前高校现状来看,应通过建立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打破传统的单一化、统一化的教学模式。2.完善制度。鉴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性而言,首先应开设文化、文学、营销、管理等基础课程,其次要开设一些文化企业必须的技术性课程,可以与用人单位协调,共同商定需要开设的技术性课程,使订单式的学生培养更具有针对性。还要开设一些选修课程,建立多学科交叉的选修制度,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实施个性化培养。3.创新方法。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突出能力重点,以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探索以“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四方共建的新机制,实现产业与教育有机融合,形成校企合作,产、学、研、创互动,达到学校、企业、社会三者共赢的发展目标。

(三)科学研究上注重前瞻性,从成果上强调创新驱动

1.用政府的引领推进协同创新。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应主导企业将项目引进高校,构建高校与企业新型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协同关系。二是教育行政机关要加强教学、科研、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方面对高校进行全面考核,在定编定岗、职称评审、利益分配等方面制订出一系列支持协同创新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三是企业应主动接纳高校文化创意专业师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定期邀师生参与企业的产学研协同发展。四是高校要统筹教学、科研与校产资源,建立跨学科、跨院系、跨院校的内联外引、资源共享的联合机制。2.用领导的自身素质带动创新驱动。高校各级领导,尤其是党政一把手,要在提高文化创意科研素质上带好头,做好样子,切实履行好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尤其是科研育人、培养人的职责,从自身做起,刻苦学习,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全体文化创意专业教师员工,成为勤学习、善思考、肯钻研、强科研的模范。3.用考评的杠杆激励科研创造。一是建立考评机制,明确文化创意专业人员科研的量化指标,并把完成科研工作任务情况和创新成果情况纳入评定范围,将科研考评情况作为年终考核、晋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二是用考核科研比武奖惩机制激励专业人才成长成才。引进岗位“末位淘汰”机制,对工作平庸、不思进取、科研水平不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职称及时进行调整,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科研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作者:殷婕 王华彪 乔春霞 单位:河北北方学院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北方学院


    更多世界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与企业文化创意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sjjj/162783.html

    相关专题:缺陷食品召回制度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上一篇:环境岩土基础工程论文
    下一篇:基层普法与宪法意识综述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