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的教学应该致力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但是学生的思维发展仅仅靠自生长是不够的,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和激发,其中教学语言艺术功不可没,为了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我们的语言组织要注意多个方面,借此促进学生的思维变得连贯,与时俱进,同时又深刻敏捷.
关键词:思维发展;语言艺术;高中物理
教学过程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就是“语言”,好的教学语言组织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这点对于较为抽象、概括的高中物理教学而言尤为重要,本文就高中物理学科如何借助于教学语言艺术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实现物理认知的有序构建,谈几点笔者的思考,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一、语言组织注意起承转合,体现连贯性
教师在设计课堂时要注意各个环节的起承转合,注意课堂结构的完整和流畅,教师的语言组织也要充分关注到这一点,这其实就是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的问题.高中物理体系中有很多生涩难懂的内容,再加上学生对物理的陌生感,如果教师课堂语言较为琐碎,缺乏连贯性,甚至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情形,那么学生的理解将更加费力.因此,教师在组织语言时,要做到自然而流畅,起承转合之处更要精心打磨,呈现出前后呼应、浑然一体的态势,让学生能轻松自如地听课.此外教师的语言要避免出现断层,这将有助于学生保持思维的连贯性与一致性,进而系统化地构建物理认知,科学化地养成探究方法.语言组织的连贯性既是语法结构上的要求,也是语言内容的要求,教师一方面要适时地将学生的已学知识拿出来,以温故知新的方式来引入新课,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出连贯性;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选择素材,以此作为学生形成物理认识的感性材料,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强化他们的理解,让学生将物理学习和日常生活形成一个整体,让学生带着物理知识走进生活,以物理的视角来观察生活,从而加深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也提升着他们的物理能力.
二、语言组织融入时尚因素,体现时代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新鲜的词汇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网络用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此类语言形式生动风趣、标新立异,而且个性化十足,对成长于网络时代的学生而言,这些词汇对他们来讲无比亲切.善于交流的教师应该懂得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对话,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入一些网络用语.例如,进行受力分析时,用上“给力”一词;谈到弹簧的弹性限度时,用到“Hold住”一词;提问时,用上“××,这个问题你怎么看?”等等.将这些词汇引入课堂,会让学生对平淡枯燥的教学活动产生兴趣,很多生涩乏味的概念也变得生动有趣.此外,体现时代性的语言还应该包括将热门话题、流行元素引入课堂,例如,让学生以火爆的足球比赛为情境描述足球的运动;以高铁技术为背景更全面地认识“速度”这个物理量;以高压电饭煲的工作原理为载体介绍传感器和热学里面的知识.这些内容其实也是STS教育与物理教学语言的融合.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雕琢教学语言,将科学性、趣味性、连贯性和时代性有效融入其中,让我们的物理课堂更加精彩,让我们的学生更加享受学习.
三、语言组织要有较强的信息量,提高思维的深刻性与敏捷性
人们通过创造性思维能够把握住事物更加本质的内容,关键就在于这一思维过程达到了前人所未触及的深度,这在人们探寻事物规律、预测事物发展以及构建问题解决思路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而敏捷性则体现为思维过程的反应速度,一般是指人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能主动适应不同的环境,并能对问题进行周密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进而做出迅速而准确的结论,批判性、独创性、灵活性以及深刻性都是敏捷性的前提.例如中子的发现过程,德国的玻特和法国的约瑟夫•居里夫妇相继做出了对应实验,但是他们分别用γ射线和质子流对此进行解释,而查德威克获知这一信息,敏锐地将其与卢瑟福的中子假说联系起来,最终获得中子的发现权.
四、语言组织应该与情境相结合,激起学生探究欲望促进知识建构
高中物理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有效创设物理情境,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来形成认识,进而提升相关能力,因此我们的教学语言应该与情境有机结合.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平抛运动时,以飞机投弹来创设情境,让学生以飞行员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并在实践中探究认知,提升学生兴趣,强化其学习动力.在引导学生研究平抛运动的产生条件时,笔者通过粉笔头等物体的运动分析,强调忽略空气阻力的必要性,从而让学生形成理想模型的认识,加深他们对平抛条件的理解.此外,笔者在教学中不断设置疑问,充分酝酿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学生思维,提升课堂效率.整节课的教学以情境创设为载体,以问题设置为阶梯,引导学生对平抛运动展开积极而主动的研究.在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笔者又以问题为驱动,启发学生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实现认知的自主构建,学生在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探索知识的乐趣.同时有关平抛运动的探究过程又突出了以下科学方法:模型建立→科学猜想→实验验证→形成结论→深化理解,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对科学方法的领悟,实现了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提升.总之,新课程赋予了高中物理教学更为深刻的内涵,而这一点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尤为明显.而教师的语言艺术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就该话题谈了几点笔者的思考,不当之处还望各位专家、同行雅正.
作者:李晓慧 单位: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