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铃薯淀粉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一种食品辅料,其在很多菜品制作中都有所应用,因此,对于马铃薯淀粉的市场需求也往往较大,在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很多环节都可能会产生废水,这些废水如不经有效处理而随意排放,很容易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为实现对此类污染的有效防控,加强对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与运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工艺技术
1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危害性
马铃薯淀粉废水所造成的危害性主要与废水中所含的大量有机物有关,未经处理的马铃薯淀粉废水一旦随意排放,其中所含的有机物就会成为各类好氧菌类微生物生长的主要营养来源,尤其是当废水流入周边自然水体中后,随着马铃薯淀粉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好氧微生物降解的过程,会造成自然水体中原有的溶解氧被大量消耗,大幅降低水体的含氧量,导致水体中原有动植物生存环境恶化,甚至出现大量缺氧死亡的情况。与此同时,厌氧微生物对于部分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又会一定程度上造成对水质的影响,导致水质恶化,甚至会通过多种渠道对饮用水造成污染,进而威胁人体健康。而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这种污染也会导致可利用淡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理。
2马铃薯淀粉废水的物化处理工艺技术
2.1自然沉淀法
马铃薯淀粉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可以通过静置的方式发生自然沉淀,利用这一特性,可以采取自然沉淀法,即通过将所产生的废水在统一的储浆池中进行静置,在充分自然沉淀后,排出处于上层的清液,并将底部蛋白质沉淀物回收,来实现对废水的有效处理。这一方法操作简单,但相对的也存在沉淀时间长,储浆池占地面积达、夏季废水易酸败、处理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2.2絮凝沉淀法
这一处理工艺方法主要是通过将一定量的絮凝剂加入到废水当中,促使废水当中的有机物发生凝聚,形成较大粗颗粒结构絮凝沉淀物,再通过相应的分离措施,将沉淀物与水分离开来,以降低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这一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着成本低、处理时间短、操作方便等特点,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空间。
2.3物理吸附法
该方法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等一系列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物质作为吸附剂加入到废水中,将废水中所含的有机污染物吸附分离,较为常用的吸附剂主要有活性炭、粉煤灰、活化煤矸石等,能够达到相对较好的吸附处理效果,因而广受中小型企业的青睐。但同时吸附法的实际应用效果也有一定的限制,当需要处理大批量的废水时,往往效果并不理想,加之使用活性炭成本相对较高,需要加紧开发新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物理吸附剂来加强废水处理的有效性。
2.4膜过滤法
该方法主要是利用密度可达分子级的透水超滤膜,对马铃薯淀粉废水进行纯物理的过滤,利用该技术能够实现水体与有机污染物的有效分离,实现废水的纯化,而由于不使用化学试剂,还能够有效的避免对水体的二次污染,具有着节能、环保、高效、易操作等优势,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废水物理处理工艺。该技术的应用需要重点注意膜阻塞的问题,目前主要采取膜清洗的方式予以处理,阻塞严重情况下则需要对滤膜进行更换。
3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微生物处理工艺技术
3.1厌氧微生物处理法
厌氧微生物在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中的利用不仅能有效降低处理成本,同时废水处理的效果也相对较为理想,厌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还能够产生可利用的甲烷气体,通过厌氧发酵处理能够在消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同时,减少所剩余的污泥量,经脱水浓缩后还能生产出有机肥,从而实现废水的资源化转换,目前较为常用的厌氧发酵废水处理方法有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填料床、垂直折流厌氧污泥床等,是目前广受关注的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
3.2好氧微生物处理法
该方法主要是利用好氧微生物来进行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但好氧微生物的应用效果相对于厌氧微生物而言,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目前较为主要的好氧微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接触氧化法、生物氧化塘法以及SBR法,实验证明,经过改良的加压SBR法能够发挥出相对更好的效果。
3.3厌氧、好氧微生物的结合运用
这一方法主要是通过将厌氧与好氧两种微生物结合进行利用,从而弥补单一一种微生物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局限性,通常做法是先经厌氧微生物对高浓度淀粉废水进行处理,在大幅降低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后,再通过好氧微生物进行处理,使经处理后的水体水质满足国家相关的污水排放标准要求,最终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
3.4光合细菌处理法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光和细菌来对马铃薯淀粉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处理,由于光合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能源可以通过阳光来提供,其对于废水处理的能耗能够有效的予以控制,同时光合细菌对于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能力也相对较为理想,是一种经济、清洁、高效、节能的废水处理工艺技术,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张昊,王三反,李广,周键.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4(06).
[2]黄一洲,卢嘉宝,熊皖扬,陈劲春.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新工艺的开发研究[J].食品科技.2011(10).
作者:汤超 单位: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