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吉林省畜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科技进步为动力,高度重视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将其放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统筹考虑,全面部署。通过建立条块结合、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运转高效、协调联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生产经营秩序根本好转,畜产品生产、流通与消费形成良性循环。
1吉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为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吉林省通过实施和推广行畜牧标准化生产,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依法监管和专项整治畜产品质量来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使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不断改善,畜产品安全水平和效益明显提高。
1.1兽药监管
全省兽药生产企业100%通过兽药GMP复验收;兽药经营企业100%通过兽药GSP验收;兽药每年完成农业部下达和省级配套的650批次的监督抽检和420批次的残留监控任务,饲料每年完成2500批次监督抽检任务。力争全省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1.2饲料监管
饲料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6%以上,其中饲料产品营养性指标检测合格率达95%以上,安全性指标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
1.3畜产品监管
全面加强标准化规模养殖监管,无公害畜产品生产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肉蛋奶等主要畜禽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9%以上。
2造成畜产品安全问题的因素
2.1饲养方式不规范
目前我省部分地区还是畜牧业发展阶段,表现为千家万户小规模饲养,生产不规范、产品不标准,达不到规模化工厂生产的要求。
2.2药物残留比较突出
据我省兽药监察所通报的全省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结果显示,添加安定、盐酸克伦特罗等违禁药品的检出率居高不下,而且添加违禁药品的品种不断增多,问题较为突出。
2.3动物防疫体系落后
当前我省动物防疫技术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偏低,且出现梯队断层现象。此外,基础设施较差。表现在机构设备陈旧,技术手段落后等,这些对畜产品安全管理工作尤为不利。
2.4动物疫病形势严峻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爆发禽流感、口蹄疫、动物疫病的防治形势仍较为严峻,不仅由于动物对某些传统疫病的抗病能力增强、病原体的变异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动物疫病传播途径增多,使动物疫病发生呈现回升态势。
3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对策
3.1提高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程度
一家一户的传统饲养方式,不利于良种、技术的推广,投入物品的控制及疫病防控,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难以参与市场竞争。大力推行规模化养殖不仅有利于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且更利于畜产品安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扶持奖励政策,一方面鼓励发展企业化经营为主的规模化养殖场,另一方面选择养殖基础较好的区域,组织分散养殖户建设区域性的养殖小区,只有规范养殖场和小区建设,才能保证实现最广泛的畜产品安全。
3.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完善兽药管理制度、搞好兽药执法人员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兽药行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一是加大培训兽药执法人员力度。二是建立和完善投诉、举报,查处等制度,提高兽药执法监督效能。三是编印兽药法律法规学习宣传资料,为兽药管理人员、生产经营人员提供学习材料。四是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不断改善兽药行政执法手段和装备,提高办案工作效率。
3.3加强宣传,规范养殖行为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等大力宣传,加强兽药、饲料等畜产品安全宣传教育和使用常识普及工作,引导广大养殖户加强安全自律和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要求使用安全的饲料、兽药,规范养殖行为,减少和避免安全隐患,从源头上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4强化对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的监控
1)加强对饲料、兽药、添加剂、消毒用品等生产企业的监控要求,企业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都要符合规范,从原料开始对生产环节全程进行控制,相关标签符合要求,保证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督促畜禽养殖企业建立用药、用料记录,实行审查和认可制度。2)加强生产监控。仔畜的引进要符合相关规定,以防引进质量不佳带有疫病品种。加强对圈舍、用具、环境卫生的管理,减少畜禽发病概率,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定期对畜群做抗体监测,严格控制人员车辆进入,并按规定严格消毒,控制活动范围。3)加强加工及流通环节监控。严格执行屠宰、加工资质认证制度,认证内容包括选址、水质、人员的健康、投入品质量控制、环节保护等,逐步规范屠宰、加工企业的从业资格,推广机械化、规模化屠宰。对活禽流通要严格执行动物运输检验检疫制度,对异地销售的畜禽一定要严格检疫,对屠宰、加工后的畜产品,相关部门要严格监管,防止加工后的畜禽产品二次污染。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畜产品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相关部门必须切实履行职责,全力推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作者:王伟 单位:长春市九台区苇子沟镇畜牧兽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