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0后红色旅游市场开发现状
(一)红色旅游针对90后消费群体营销方式落后
当前的红色旅游市场的主要营销对象是70年代以前出生的中老年人,所采用的营销方式主要是依靠报纸、电视或者是书籍等传统媒介。红色旅游针对年轻的90后进行营销也延续了上述传统媒介进行,但是充满朝气的90后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微博,QQ等。这样一来,90后无法获得红色旅游市场的宣传信息。
(二)红色旅游产品体验性和品牌效应低
当前国内的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几乎全都是静态展示,在展厅设计和装饰、展示的方式几乎一成不变,缺乏体验性、参与性和娱乐等方面的设计。即使某些景区开展了“穿红军服”、“唱红军歌”等参与性活动,但也仅仅是停留在拍照、节目观赏等浅层次上,很难对“90后”产生强烈吸引力。90后成长的年代大环境决定了90后天生喜欢体验和参与,他们渴望在体验中寻找乐趣。红色旅游目前多是说教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因为红色旅游的事迹距离90后生活的年代太久远了,90后认为红色文化已经落伍了,不太喜欢红色旅游景点。
二、开发90后红色旅游市场的对策
(一)采用针对“90后”的营销方式
要解决行销对“90后”市场开发造成的问题,就要从突出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创造亮点,整合资源,打响红色旅游品牌。首先一支素质过硬的营销队伍是开拓90后红色旅游市场的主力军,是塑造景区品牌,创新营销方式的主要来源。营销人员可通过为“90后”量身定制产品和线路,对旅游资源和产品系统化、科学化和个性化营销。例如井冈山景区可以设置专门的营销机构,通过制度和激励,促进他们取得良好的营销成绩。第二,营销人员要转变营销观念。这主要是要认识到90后旅游者与其他年龄段的游客需求是很大不同,他们的需求是独特的,是个性的。旅游市场开发者要针对90后旅游者开设一些定制化的旅游项目。如武乡县打造中国唯一的“体验式”红色旅游主题公园——八路军文化园和游击战体验园,这对“90后”是倍感新鲜和吸引力的。第三,改善营销手段。充分利用“90后”喜欢上网的特点,借助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的平台,通过微博、QQ认证空间等实时发布最新的旅游信息和优惠措施。发挥90后本身的宣传作用,通过与高校学生联合会社团组织合作,寻找高校学生代理营销,培养一流的高校学生服务和营销团队。90后还有很多是学生,他们的收入不高,红色旅游景区要利用价格机制,吸引90后旅游者。
(二)设计适合90后的红色旅游产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承红色文化,必须与能够跟上当今时代的步伐,要有所创新,赋予红色旅游文化新的时代气息,通过具有时代特色的表达方式与找90后的实际需求相结合。红歌,图书,红色电影,革命年代的戏剧和红色文艺作品等等都是红色精神的真实反映,在群众中扎根很深,是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手段。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更是要创作出富有当今时代气息的红色作品,以吸引更多的“90后”关注,让红色文化真正能够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传承下去。要对现有的红色旅游资源和其它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整合,统筹管理,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的体验性内容。不能采取简单、粗放的发展模式,要打破“红色”镣铐,开发复合型旅游资源,不要拘泥于纯粹的“红色”旅游,一方面,即将红色旅游资源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紧密结合起来开发特色鲜明的旅游项目,如将我省井冈山景区将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相结合,同时开展一些红色的体验性的项目,改变展览形式,使表现手段更加科学化、现代化;另一方面,利用多样化的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的活动内容,红色旅游要主动与度假休闲、保健养生、会议会展相结合形成当地旅游产业链,增加红色旅游产品的趣味性、参与性和生动性,开设一些体验式、参与式、模拟式的旅游项目,把红色旅游做“活”、做“新”、做“特”,才能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让旅游者尤其是“90后”能积极参与其中,迎合“90后”的爱好需求。
作者:张晓琴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一、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1.近25年来入境旅游接待数据分析
根据湖北省旅游局公布的《旅游统计便览》(2008-2011年)中数据显示,湖北省接待入境旅游者从1986年的10.53万人次,增加到2011年的213.5万人次,是1986年的20.3倍;旅游外汇收入从1986年的1166万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94018万美元,是1986年的80.6倍,发展速度非常快。从图1可以看出,湖北省入境旅游接待量与旅游收入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86-1996年,这十年间,发展平稳而缓慢。第二个阶段1996-2003年,这7年间,旅游业发展有起有落,有两次小高峰期,分别是1997年和2002年,但是在1998年和2003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这分别是1998年湖北遭遇特大洪水灾害和2003年的“非典”对湖北的入境旅游造成了严重影响。第三个阶段是2004年至今,湖北的入境旅游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旅游外汇收入逐年稳步上升,入境旅游人次在2008年出现小幅下降,但随后迅速上涨,表明湖北的入境旅游受到了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影响不大,并迅速的从危机中走出,反应出湖北的入境旅游市场抗风险的能力较强。
2.湖北省入境客源地理空间结构分析
可以用地理集中指数来定量分析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分布的合理性,地理集中指数反映了旅游地客源市场来源的地理集中程度,计算公式为:G=100×ni=1ΣXiTΣΣ2姨,式中:G为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Xi为第i个客源地的游客数量;T为旅游地接待游客总量;n为客源地总数。G值在0~100之间,G值越接近100,表明游客来源越集中:G值越小,则客源越分散;只有G值适中,目的国(或地区)旅游业才能平稳发展。一般而言,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来说,客源地越分散,旅游业经营越趋趋于稳定,相反,如果游客来源太集中,目的地的旅游业发展易受客源地(国)社会、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变化的冲击,从而影响目的地旅游经营的稳定性。根据湖北省旅游局公布的国际游客客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计算出近3年湖北省入境旅游地理集中指数,2009年为30.1,2010年为29.8,2011年为31.1,可以认为湖北省近3年的入境旅游地理集中指数为30左右。对照王玎玎整理出的中部六省区的入境客源市场地理集中指数,近10年来,江西和湖南省的地理集中指数在40左右,安徽省为35左右,河南和山西省在28左右,湖北省的入境旅游市场的地理集中情况在中部六省区中相对较好,说明湖北入境旅游客源来源适中,旅游业经营、客源地较为稳定、成熟,有利于其入境旅游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开发。从具体的游客构成来看,2011年湖北省17个市州入境旅游合计2135247人次,实现外汇收入9.4亿美元。其入境旅游者构成中,外国人占74.99%,台湾占11.36%,香港占10.71%,澳门占2.94%。可见外国人占绝大多数,而港澳台同胞占到了近25%,其中澳门游客占的比例最少,但与2010年相比较,其发展的势头最为强劲,年增长率达到了56.45%。近几年来,欧洲一直是湖北入境旅游的首要客源地,2011年欧洲游客占到了36.32%,其次为亚洲,占到了33.96%,这两大洲合计占到入境旅游者的70.28%,成为湖北省非常重要的客源地,欧洲国家经济发达,而亚洲国家与中国的文化距离、经济距离均较近。而在湖北入境旅游众多的客源国中,日本、美国和德国一直是贡献游客量最多的两个国家,2009年美国游客占到了湖北入境游客量的15.81%,日本游客为14.28%,德国游客为13.78%,分别占据了湖北入境旅游客源国的前三甲。2010年以后,日本来湖北省的游客量上升,取代了美国,居首位,2011年,日本来湖北省的游客占到了15.81%,美国退居其次,达到了14.28%,德国为11.44%。总体上,这三个国家为湖北省的入境旅游贡献了总游客量的40%以上,因此,湖北的入境旅游一定要十分重视这三个主要的客源国。
3.入境客流在湖北省内的流向
对2011年湖北省接待的入境旅游者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如图3,在湖北省的17个市州中,省会武汉接待的入境旅游者占到了半壁江山,达到了54.29%,其次为恩施和宜昌,这三座城市接待的入境游客占到了79.98%,余下的14座城市只占到总量的20%,尤其是孝感、荆门、黄石等十座城市各自接待的入境游客量占总量的比例都在1%以下,其接待量合计才占到5.29%。可见入境游客在省内的地域集中性很强,入境游客绝大部分只游览了武汉、宜昌和恩施。武汉是以大都市、文化及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构成了湖北省入境旅游的必游之地,且已成为湖北入境旅游的旅游中心,而宜昌以水电之都的形象在世界享有盛誉,恩施以民族风情及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以武汉市为核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8+1”城市圈中的8个地级市及省直管市,包括鄂州、黄冈、黄石、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接待的入境游客较少,其合计只占到总量的3.65%,可见,武汉城市圈的构建未对入境游客流产生明显的导向。而在图2中,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简称“鄂西圈”,包括襄阳、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和神农架等8个市州、林区)却分得了42.22%的入境客流,这8城市中只有荆门和随州的入境客流份额少于1%,可见,鄂西圈在湖北入境旅游市场中占有很高的份量,区域合作成效初见端倪。
4.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特征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具有以下特征①湖北入境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湖北省的入境旅游经过前两个阶段的积累和铺垫,已于2004年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发展势头强劲。近3年,湖北入境旅游的年增长率均在12%以上,其中2010年入境旅游的增长率达到了36%,发展的形势很喜人。②客源市场空间分布合理。尽管美、日、德三国为湖北入境旅游总量贡献了40%的客源,成为湖北重要的客源国,但湖北入境旅游的地理集中性指数不高,只有30左右,在客源的构成中,外国人占到了75%,港澳台同胞只占到25%,均反映出湖北省入境旅游客源较为多样,有利于其入境旅游的健康平稳发展。③入境游客在省内高度集中。广泛的客源源源不断的涌入湖北,彰显了湖北旅游的魅力,但也要看到,入境客流80%涌入的是湖北省内的三座城市,分别是武汉、恩施和宜昌,而其他的城市接待的入境游客只占到了20%,表现出了高度的地域集中性,形成了明显的入境旅游的热点和冷点地区。武汉作为湖北的省会城市,以其便利的交通和完善的服务设施,已成为了湖北旅游的旅游中心,成为入境客流的必游之地。④旅游目的地的特色依然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尽管构建了以武汉为中心的“8+1”城市圈,打通了快速旅游通道,距离武汉100km的8座城市,其入境旅游并未出现预期的快速上涨,究其原因仍是这些旅游目的地缺乏吸引游客的核心因素———特色。而武汉、恩施和宜昌三座城市各有自己的特色,武汉的大都市形象,宜昌的水电之都,恩施的民俗文化都深入人心,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也是它们吸引入境游客多的主要原因。随着近几年湖北省内的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各个城市的可进入性趋于相同水平或差别不大,其旅游的竞争仍然会停留在城市的特色和魅力上。如何塑造城市的特色和新的旅游形象是其他城市旅游发展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二、湖北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对策
1.抓牢重点市场,拓展市场范围
美、日、德是湖北入境旅游的三个重点客源国,其为湖北入境旅游贡献了近40%的客源,无疑,湖北应继续稳定这三个国家的客源,充分利用已构建的渠道和口碑,继续招徕客源。另外,积极拓展客源市场范围,采取多元化的市场发展策略。如积极拓展亚洲的其他国家市场,亚洲国家因其距离我国较近,加之文化相似,极具发展潜力。
2.加强对外宣传,树立旅游目的的形象
对于旅游者而言,影响其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是感知距离、人格特征、最大效益原则、生活方式与营销促动。这几个因素中,与旅游目的地宣传有直接联系的是感知距离。感知距离不等同于实际空间距离,两者的关系就像有些人经常联系,虽然空间距离远但却像是“天涯咫尺”,彼此很熟悉,而有些人虽然毗邻而居,却老死不相往来,则可谓“咫尺天涯”了。强有力的宣传可以使入境旅游者觉得湖北“我很了解”,对于湖北的大名有一种久闻之感,培养潜在旅游者的认同感对其旅游决策很重要。湖北的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但一直以来以黄鹤楼、三峡和武当山作为对外旅游宣传的重点,事实表明,宣传和旅游接待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湖北对外宣传的几大旅游景点所在的城市,其入境旅游人次和收入均居于全省的前列,如三峡的所在地宜昌、武当山的所在地十堰等。而未列入湖北省对外重点宣传的城市,其入境旅游情况明显差了很多,实际上,湖北旅游远不只“两江一山”。三国文化和荆楚文化才是湖北旅游真正的魅力所在。因此,湖北在入境旅游的宣传上应以世界级的景观为核心,打造名副其实的“灵秀湖北”旅游形象。
3.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和进行区域合作
近年来,湖北旅游进行整合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先后构建了“武汉8+1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试图以点带面,促进共同发展。但通过上面的分析也发现,如果只是简单的构建城市圈,修建了旅游公路等通道,并未出台其他的合作机制,武汉、宜昌、恩施三大城市之外的其他城市,其入境旅游并未占有太大的分量,目前湖北入境旅游仍然是一支独秀,而不是百花齐放。因此,需要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如把荆州和襄阳进行旅游资源整合,推出三国文化旅游线路,区域合作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两座城市因“三国文化”而发生的竞争造成的内耗。荆门、荆州、宜昌打造“荆荆宜”城市群,这三座城市在湖北的地图中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彼此距离只有1小时车程,良好的地理区位,可以形成以宜昌为中心,以宜昌在入境旅游市场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荆门和荆州旅游发展,荆门和荆州的旅游资源同样是非常丰富的,只是缺乏了契机。
4.深入开发旅游资源,形成特色旅游产品
入境客流在湖北省内高度集中,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旅游目的地缺乏吸引游客的因素,在国际上知名度太小或根本就没有知名度,其只被本国的居民知晓而已,如接待量不足1%的荆门、黄冈、孝感等地。影响旅游者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效益最大化,入境旅游者千里迢迢来到中国,来到湖北省,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开支预算里,他们希望获得最大的收益,于是,自然会选择知名度、富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开展旅游活动而完全忽视了没有特色或特色一般的城市,因此,一地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是其独特性。目前,省内的一些城市出现了旅游项目“洋化”的势头,投入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资金打造的现代化的人造景区,却吸引不了入境游客,收益也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在挖掘特色问题上,“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所以应从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等角度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加工,而不是一味的追求“世界化”,如孝感的“孝文化”、黄冈的红色旅游等都是非常有特色、富有吸引力的。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并加大宣传,拉近与客源地潜在游客之间的感知距离,提高城市的旅游形象,才能促进该城市入境旅游的发展。湖北入境旅游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发展势头强劲,其客源地分布广泛,抗风险能力较强,但是入境游客在省内流向高度集中,主要聚集在省会武汉,及鄂西文化旅游圈内的6大城市。其区域特色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武汉城市圈仍然是武汉一支独秀,在入境旅游方面武汉的区域带动性未显现出来,而鄂西圈的区域旅游成效显著。
作者:卢小琴 单位: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讲师
一、市场前景与消费特点
(一)市场前景
1、大学生旅游动机强烈
依大学生对旅游兴趣的相关调查表明,有浓厚兴趣者占80.8%,兴趣一般占14.2%,而反对者仅占5%,因其较高的学历、知识及素质,较强的好奇心与旅游动机,所以,旅游便成为大学生们最愿意选择的休闲形式。
2、大学生闲暇时间较多
作为国内的大学生来说,大概拥有占据全年时间47%的休假日,即约172天,包含寒暑假及国家规定的节日假;与此同时,国家教育部还提供给大学生较多的自习及社会实践的时间。所以,他们具有较充沛的旅游时间,且能自由地选择旅游时间。
(二)消费特点
如今在校的大学生们,其经济来源还仅靠父母支援,而大部分的大学生未能经济独立,旅游费用还仅凭自身的经济能力,由此在行动上有了较大的局限性。进而价格就成为大学生们外出旅游首要考虑的条件,吃、住、行是基本的消费项目。最不愿意接受的便是进店购物,这同旅游公司以购物来填补团费的运营模型有了较大的矛盾。虽大学生也有旅游购物花费,可一般金额较少,而有着较大的吸引性则是富有当地特色的纪念物或特产。一般不考虑娱乐项目。
二、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实施方法
(一)旅游企业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做好校园营销
1、将校园营销与大学生课堂相结合
同高校教学部协作,把授课内容同旅游结合一起,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并能为旅游公司带来生意。例如思想政治课里,便结合进红色旅游项目,召集大学生旅游参观革命景区;可将乡村旅游项目推荐给专业是农林动的大学生,促使他们能径直地感受农村生活,并有较强烈的兴趣。
2、加大旅游企业在高校的宣传力度
如今大学生获得旅游资料,一般都通过互联网或是亲朋好友。可大学生作为其旅游公司的市场,还未从本质里受到关注,所以一般没在广告或宣传方面进行投入。旅游公司应扩大对大学生的宣传度,经不同的渠道,如校园里分发宣传海报、旅游单及支持学生活动项目等,能增强旅游公司在大学生里的知晓度。
(二)做好市场调查工作,设计适合大学生的特色线路
1、树立“薄利多销”的营销理念
旅游公司需从本质里关注大学生,建立起“薄利多销”的销售观。纵使市场利润不是很大,但此市场潜在的规模较大,所以公司需有专门人员进行负责,经不同方式的调查,如访谈、问卷等,凭大学生对旅游意向来安排具体线路。
2、与高校学生社团合作
同高校社团进行协作,让大学生一同进行线路的开发。旅游公司不仅需做好市场调研,还需举办各项活动,让大学生真正地加入开发旅游项目中。譬如开展校园设计旅游路线比赛,依据大学生的情况来安排具体线路,且评选出“最高人气路线”奖,而受大学生欢迎的路线需增强宣传力度,由此使参与旅游的大学生人数增加。
(三)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大学生作为观念活跃、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团体,所以旅游公司更应提供给他们充足的有着丰富经验的导游团队,经旅游过程提供的高品质服务来博得他们的信赖。与此同时,还需研究出相关纪念意义的旅游产品,虽大学生不会花费过多的旅游开销,可习惯为亲朋好友带回纪念品,所以导游需在恰当时间,引领他们进到相关商店进行采购,特别是有品质保证、价格低且迎合大学生审美观的旅游纪念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尽管大学生消费受制于自身经济能力的限制,但从旅游动机和闲暇时间上来看,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前景较为乐观。在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方面,旅游企业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做好校园营销;做好市场调查工作,设计适合大学生的特色线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进行旅游消费,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旅游市场的开发,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使大学生缓解学习、就业及生活的压力,娱乐身心,领略大自然的瑰丽与神奇,增长见闻,磨砺心志,做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作者:雷燕燕 单位:丽水学院
一、大学生换寝旅游发展
(一)大学生换寝旅游产生的背景
1、集中且丰富的闲暇时间
相对而言,大学生的闲暇时间较多,除了国家法定的节假日以外,还有暑假、寒假、双休日以及课余时间。对众多大学生而言,更愿意选择暑假、“五一”长假、“十一”长假出游。而“五一”长假、“十一”长假都处于学期中,学校宿舍都处于学生可使用状态,部分学生利用假期出游,使学校寝室出现空置,这就为换寝旅游提供了条件。
2、大学生旅游信息的来源
随着电脑及网络的普及,旅游信息来源再也不只限于从亲朋好友那里获得,大部分大学生喜欢利用网络搜索相应的旅游信息。换寝旅游以新的旅游方式出现在网络中,很快就引起了大学生的关注和追捧。
(二)换寝旅游的产生及发展
1、换寝旅游的产生
“五一假期有想尝试一下换寝旅行的吗?”在2013年“五一”假期前,武昌理工学院物流1202班的张文川向该班学生询问,原来他有个外地的同学想来武汉旅游,想通过换寝旅游节省一些开支。没想到,这个想法一出现,在网络上便得到了很多高校学生的认同和追捧。而江西科技学院的学生谈林锋还专门开设了一个“换寝旅游”的网站——碎碎网,为各高校大学生进行换寝旅游提供了一个换寝旅游信息交流平台。在碎碎网上,大学生们不仅可以发布自己换寝旅游的信息,还可以分享自己的换寝旅游的过程和经验。在“五一”假期期间,通过碎碎网完成换寝旅游的人数有十二对左右,向网站反馈的旅游感受也非常良好。
2、什么是换寝旅游
换寝旅游指通过朋友、同寝室、同班同学互相牵线搭桥,在到达旅游目的地后,找到在旅游目的地上学的同学,在其宿舍寻个落脚地。在某种程度上讲,换寝旅游更像是一种“大学生”式的换房旅游和沙发客。它和换房旅游及沙发客的区别在于,换寝旅游利用的是学校公共资源,对学校管理以及寝室内部管理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3、换寝旅游发展
换寝旅游目前发展规模较小,虽然在网络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但是绝大部分网友都处于观望状态,实际参与人数较少。具碎碎网相关人士得知,在“五一”假期内,真正实现了换寝旅游的只有十几对,大部分都是网站开设者学校所处的周边地区。而在天津某高校,已经通过让学生填写《临时住宿申请表》,初步实行了换寝旅游。
(三)换寝旅游的意义
1、换寝旅游对大学生的意义
换寝旅游一方面不仅满足了大学生经济型旅游的需求,还符合了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的旅游需要。另一方面,换寝旅游更促进了各地高校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换寝旅游期间,如何处理好与陌生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对大学生自身人际交往能力的一种培养与提高。
2、换寝旅游对社会的意义
大学生旅游市场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消费水平和追求个性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生旅游的发展。换寝旅游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推动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在换寝旅游期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信任,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象征与体现。
二、换寝旅游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换寝旅游的优势
1、节省旅游费用
丰富的闲暇时间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产生了旅游需求,大学生旅游市场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多数大学生由于无法承受过高的旅游费用,只好通过缩短旅游时间和节约开支来满足自己的旅游需求,这样很大程度的抑制了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发展。换寝旅游的出现,提供了免费的住宿条件,使得旅游开销得到了很大的缩减,很好地解决了多数大学生的经济顾虑,可以说为更多大学生旅游的机会。
2、便于沟通与交流
就旅游偏好而言,大学生表现为对城市旅游和民族风情区最感兴趣。我国高校多数处于一二线城市,换寝旅游能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城市旅游的需求。就旅游目的而言,大学生更多地倾向于猎奇和享受生活为目的的旅游。而入住当地高校宿舍,是一种很好体验当地同龄人生活的方式。换寝旅游可以更好的实现大学生旅游的目的及需求,同时大学生可以更好的感受异地文化,实现人与人之间更好的沟通与交流。
3、住宿安全的保证
在大学生外出旅游的过程中,安全一直是首要关注的问题。学校的住宿环境相对于一般旅店、酒店住宿环境要简单、安全一些,周围的人都是同龄人群,学校管理也相对比较完善。换寝旅游过程中,在确定好学校的真实性的前提下,对大学生旅游住宿的安全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
4、体验新颖的旅游方式
与传统的旅游方式相比而言,换寝旅游更好的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猎奇、享受、个性化旅游的需求。不依照旅行社提供的固定化路线旅游,大学生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更好的加入自身的想法。亲自投入到旅游路线的设计和时间的规划中,不仅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展现自己个性,还能获得别样的乐趣。
(二)换寝旅游存在的问题
1、换寝旅游规范信息平台欠缺
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学生选择换寝旅游都是在网络上发布个人信息,作为各方沟通交流的平台。而便捷的网络信息渠道,也为不法分子带来了丰富的“机会”。个人信息的外泄对大多数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而言具有很大的潜在危害。同时,大学生在换寝旅游过程中,个人的人身安全也缺乏有力的保障。现阶段,还没有一个完善、安全的换寝旅游信息发布与获取的平台,大学生在换寝旅游期间的个人信息与人身安全得不到有力的保障。
2、学校管理以及寝室财务安全问题
在我国,各高校有自身的管理方式。多数高校出于对学生安全与正常学生生活的考虑,并不允许外来学生入住本校学生寝室。当陌生人入住学校寝室,给寝室原有同学的人身及财务安全也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如何管理外来学生,是各高校换寝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
3、公众知晓度、参与度低
换寝旅游是2013年五月份最新出现的旅游方式,有限的发展时间和薄弱的宣传力度,使绝大部分大学生并不知道什么是换寝旅游,怎么进行换寝旅游。同时,虽然在网上引起了很多高校学生的追捧,但从碎碎网管理人员处了解到,其中大多数学生都抱以关注和观望的态度,而在“五一”假期中真正实现换寝旅游的只有十几对。其原因在于,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和信任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
4、寝室室友相处问题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及鲜明的个性也给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带来一部分问题。对于陌生人入住自己的寝室,并不是所有大学生都能接受的。矛盾在所难免,这对旅游体验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促进换寝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完善信息中介服务平台
以网络信息中介服务为例,首要必须确定换寝信息的真实性。在网络平台中,可以实施注册会员制,每一个注册会员都必须填写完善的个人信息,例如:身份证号码、身份证与本人的对比照、所在学校院系等,只有注册会员才能查看或发布换寝旅游信息。同时,在确定换寝旅游旅游之前,也需要填写相应的信息核对表与申请表,以确定双方在换寝旅游期间的安全。当然,网站的会员信息也应得到相应的保密性,确保会员信息不外露,使换寝旅游能在一个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二)寝室临时住宿管理制度
各高校对于外来学生的管理,可以专门针对外来学生统一拟定与实行“寝室临时住宿管理制度”。可以通过确认外来学生学生证件、填写“临时入住申请表”、保留身份证复印件等方式,明确规范外来学生入住本校的条件。制度中也可说明,当外来学生违犯本校校规时,将得到的惩罚,例如:在其所在学校得到相应处分;限制其今后进行换寝旅游活动等。各高校可以利用便捷的网络条件,达到学生信息与管理制度的共享,更好的推动换寝旅游的发展。
(三)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要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换寝旅游,需要更有力的宣传。除了利用校园广播、旅游海报等宣传手法以外,还应该针对现在大学生对网络的高关注度,在网络上各大大学生经常浏览网站进行相应的宣传。
(四)更多的交流与彼此的尊重
在确认将要进行换寝旅游之后,换寝旅游的双方应该多进行沟通与交流。不仅仅限制于参与换寝旅游的两个或几个人之间的交流,更要注意与换寝旅游过程中将要接触的人的交流,了解双方的生活环境、规律等方面问题。同时,在换寝旅游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一些必要的礼节,做到对对方以及其室友的尊重与信任。所谓“礼多人不怪”,如果可以给对方室友带去一些本地特产作为小礼物,也是一种赢得良好第一印象的好方法,有利于接下来的交流与沟通,能更好的完成换寝旅游。
作者:黄丹妍 单位:渤海大学旅游学院
一、贵州省旅游市场现状
(一)爽爽的气候条件
适宜的气候也是一种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尤其是吸引度假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吸引物。贵州省属于多阴雨的高原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因此,贵州省几乎可以常年开展旅游活动,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二)丰沛的水资源
贵州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纵横,瀑布众多。黄果树瀑布世界知名。众多的河流造就了大量的漂流资源。而以赤水河水酿造的茅台酒,被称为“国酒”,更是誉满全球。
二、高职院校涉外旅游专业存在的问题
贵州省旅游发展形势大好,越来越多的国外旅游者被这里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和保护完好的少数民族风情所吸引,但是贵州省的涉外导游并不多,这个问题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更加凸显出来。近年来,高职院校也在为培养涉外旅游人才做努力,但成效并不大,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涉外旅游专业师资不足
从贵州省的各大高职院校看来,能够独立纯英文教学的教师并不多,而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教师更为稀缺。大部门涉外旅游专业的教师由学英语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组成,所以在教学上,英语专业的老师不熟悉旅游领域,而旅游管理专业的老师又不能娴熟的运用语言能力为学生答疑解惑,造成了涉外旅游专业并不“专业”的问题。
(二)涉外旅游专业课程拼接严重
课程体系建设在一个专业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个专业到底应该开设几门课程,具体开设哪几门课程,这些课程应该分别安排在哪几个学期,这些都是值得大家好好思考的问题。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涉外旅游专业课程基本上是英语专业课程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简单拼接和叠加,并没有建立起适合这个专业的独立课程。
(三)家长学生对涉外旅游专业认识过于片面
很多家长简单的认为,涉外旅游专业不过也就是培养导游而已,只是可以带国外的客人罢了。在历史文化底蕴并不是十分厚重的贵州省,很多家长都认为做导游是一个特别没有前途的职业,认为导游这种职业只是在吃“青春饭”,没有任何发展可言。家长的这种认识对学生本身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导致部分高职院校辛辛苦苦的建立起涉外旅游专业,却没有学生前来报名,即使有一定的录取率,也会因为低报到率而被取消。
三、解决高职涉外旅游专业所遇到的困难
(一)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教师进企业计划
在贵州省各大高职院校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教师进企业计划。可以引进国内外知名旅游管理学院,酒店管理学院的高级人才;外聘国际国内著名酒店管理集团管理层人员作为学校客座教授,不定期来做报告或者讲座。学校可以有计划的派送涉外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到有经验的学校进行交流和学习;可以让教师直接进入知名旅游企业进行培训和实践。
(二)建立有涉外旅游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根据高职涉外旅游专业的定位,结合贵州旅游市场的情况和用人单位用人的情况,建立具有高职涉外旅游专业教学特色、突显职业教育、多学科结合的课程体系。作为面向职业和岗位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一定要与市场紧紧相扣。构建课程体系之前必须认真分析问题,有计划的到涉外的旅游市场和企业中去进行调研,明确将要开设的课程是目前企业需要的并真正能学有所用
(三)加大宣传力度,正确认识涉外旅游专业
各高职院校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家长和学生正确认识涉外旅游专业。涉外旅游专业培养人才的主要范围包括:旅行社高级领队,涉外导游,高端酒店前厅、客房、餐饮以及销售等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事景区的外语讲解与管理工作,涉外业务的翻译工作以及旅游行业的行政工作等。事实上,涉外旅游专业的就业面是相当广阔的,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贵州省高职院校涉外旅游专业在发展上遇到了一些困难,同时也是一次机遇,这些困难相信也是全国高职院校在发展涉外旅游专业过程中曾经遇上的,我们可以借鉴好的解决方法并结合本省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变困难为机遇,为贵州省的旅游业发展添砖加瓦,为其更好更快更稳定的发展和壮大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作者:徐倩 单位: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专题:代写mba论文多少钱 一篇论文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