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结合学校教学实际,从“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的共生运用,分类培养与大赛引领的相互配合,对微电影创作实践课教学策略(PK)进行设计;以题材选择、叙事方式为重点,对微电影创作实践课教学内容(CK)进行设计;开展实验手册指导下的模板训练和剧本创作的集体训练,对微电影创作实践课教学环境(TK)进行设计。并通过对实施效果分析发现,整合技术的微电影创作实践课教学设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剧本创作能力,并能有效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关键词:TPACK;微电影创作;实践教学设计;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915(2015)06-0092-05 DOI:10.16387/j.cnki.42-1867/c.2015.06.015
作为新媒体时代出现的艺术形式,微电影以鲜明的特色成为当下流行的文化现象。微电影创作也成为高校影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成为提升这类专业实践化教学水平的新机遇。在影视专业学生的知识构架中,传统的影视艺术理论课程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微电影创作实践的重要基础,但是微电影毕竟有其自身独特的、不同于传统电影的艺术特征。如何吸取传统影视艺术课程的养分,调整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构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系,探索出适合微电影人才成长的路径,是当前微电影创作实验课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echnologicalPedagogicalandContentKnowledge,简称TPACK)模式出发,根据微电影实践课教学的特点,对微电影实践课整合技术学科教学进行了设计及应用探索。
一、TPACK与微电影实践课教学设计
对于大部分专业院校来说,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实践环境等的影响,微电影教学存在实践与理论脱节,剧本创作训练与摄影摄像的经验积累对接不够,教师实践项目的设计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默契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结底在于微电影教学是一门兼具理论与技术的特殊学科,需要教师具备整合技术的专业能力,不断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深化。TPACK模式于2005年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科勒(koehler)和老什拉(mishra)正式提出。他们认为TPACK是一种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是“学科内容(ContentKnowledge,简称CK)、教学法(PedagogicalKnowledge,简称PK)和技术(TechnologyKnowledge,简称TK)”这三种知识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从实质上看,TPACK框架是一种策略性的思维方式,为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以及技术知识的整合提供了新的指导方法,这与微电影教学中强调教师应具备整合技术能力的要求不谋而合。用TPACK理论指导微电影教学的培养理念和课程开发,对微电影课程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TPACK整合模式,对微电影实践课程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技术三个方面进行了设计及应用探索。
二、基于境脉,设计微电影创作实践
课教学策略(PK)MarioAntonioKelly博士指出,TPACK的境脉是指“学生和教师组成的一个具体班级中,由包括课堂的物理环境(软硬件基础设施)、学生的家庭背景、认知特点、心理素质和班级的精神面貌等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协同作用”[1]。他认为TPACK整合模式在贯彻、实施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关注境脉,要充分考虑到境脉的复杂性,将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进行有效融合。江汉大学是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以该校人文学院中文专业影视文化方向为例,学生在头两年中学习“通识课程”,即除了外语、政治、体育等公修课外,主要学习中文系学生开设的语言和文学等非专业的基础类课程。后两年才开始学习与影视有关的影视艺术概论、影视制作基础、影视剧本创作、电视摄像、电视剪辑、电视栏目策划与制作等专业基本知识技能课程。应该说“通识课程“的开设不仅仅是专业设置的需求,更是帮助学生开拓眼界,深入把握社会问题,以及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必要训练。但是通过近十年专业建设的发展却发现,这样的设计和安排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远期效果:由于在第三年才开始开设专业课程,学生呈现出两极分化,一部分不甘心呆在影视文化方向专业,把目标定位为考汉语言文学方向的研究生,对专业课学习比较敷衍;一部分对专业课有一定兴趣,但因为专业课开设时间较晚,实践训练课时不够,影视创作的系统练习不足,导致其影视创作能力很难提高,水平基本处于初级阶段。TPACK中的PK是指教学法知识。传统的影视实践教学主要采取老师讲解示范,学生根据影视剧本创作、电视摄像、电视剪辑等课程进行分门别类的训练。但将各门课程打通,让学生进行从初期策划、前期剧本创作、中期拍摄到后期制作连贯训练的机会并不多,这也是导致很多影视专业只有少量出色的学生能创作出有一定专业水准的作品,而大多数学生的专业水平都不高的重要原因。学生微电影创作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前期剧本创作困难,主题难以开拓,故事缺少看点,流于简单无趣幼稚;第二,拍摄基本功不扎实,大多数学生只能做到简单地用机器把想拍的东西拍下来,谈不上审美,拍出来的东西档次不高,比较业余;第三,后期剪辑不熟练,摸着石头过河,剪出的作品无章法无节奏感。除了少数学生本身对微电影创作兴趣浓厚,在课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实践训练,表现出一定的专业水准,大多数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对电视专题、微电影的拍摄还是有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觉得每样东西都学了一点,但每样都不精,难以拿出令人满意的作品。综上,境脉指的就是“学习环境”+“学情分析”,微电影创作实践课教学的境脉也就是教学情境,它至少应该包含教师的知识、技能和性格,学校与教师的教学期待,课程的内容性质和特征,学生的知识结构背景、学习策略和动机、学习环境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协同作用。[2]这些因素体现在不同学校的微电影创作实践课教学中显然是不同的,因此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使用也都是情境性的,不具有普遍适用性。所以微电影创作的教学应该基于脉境的多元性及其相互间的不同作用,从教学思想到方法模式,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和策略。
(一)“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的共生运用
首先,在微电影实践教学中应注重“二八定律”的运用。“二八定律”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来的,他认为在任何特定的群体中,只要控制重要的少数,就能控制全局。反映在数量比例上,大体为2:8,也就是重要的少数大概占20%的比例,次要的多数占80%,又称“二八法则”。[3]在微电影教学中,一个困境是组建的拍摄团队大多由一个班的学生构成,在学历、经历、专业、年龄上趋于统一,缺少专业能力突出的核心人物和骨干成员,导致团队缺乏凝聚力和协作精神。作为老师,要有先期统筹意识,注重应用以骨干带动群众的“二八定律”,促进团队微电影创作实践的开展。在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影视文化方向专业,近年来学生一进校,专业课老师即挑选对影视创作有明显兴趣爱好,表现活跃积极,富有艺术感觉的学生,鼓励他们在大一大二超前学习,除了提前让他们学习影视创作的基础课程,掌握电视摄像、电视剪辑的基本技能,还提供机会让他们在大一、大二就进入电视台或文化公司参与电视作品的创作,奠定其作为核心骨干人员的基础,为带动整个班级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埋下伏笔。其次,积极运用“长尾理论”完善“二八定律”。美国学者克时斯•安德森2004年10月提出了“长尾理论”。他认为“二八定律”强调的是重要的20%的部分,“长尾理论”的精髓则是要注重被其忽视的80%的“尾部”的开发。[4]鼓励一部分同学提前介入,绝不意味着对剩下80%学生的忽视和有意无意地让他们边缘化,而是要发挥少部分学生的榜样示范和辐射作用,建构“微电影创作共同体”。并在每个共同体内部,以骨干学生为核心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行创作,开展小组学习,使单个学生各自学习的状态变为一种集体的分享、交流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使一盘散沙形成沙丘,并在对这个团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中产生紧迫感,形成创作的延续性和常态化。通过这样的“首尾兼顾”,最终使整个班级的学生在微电影创作上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分类培养与大赛引领的相互配合
作为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现的新的艺术形式,微电影创作涉及到策划、剧本写作、拍摄、剪辑等一系列内容,需要实现技术、人文和艺术的融合。[5]在女生居多的影视专业中,擅长技术或对技术感兴趣的学生不多,大多数学生的视像技术水平即使经过一至两年的学习也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从剧本创作来看,由于缺乏循序渐进、持续系统的专业写作课训练,学生的剧本创作普遍存在叙事简单不合逻辑、深度挖掘不够、生活感悟不足等现象,大多数剧本为流于形式的应景之作,重复、雷同现象严重,好剧本的匮乏成为学生微电影创作最大的拦路虎。从后期剪辑艺术来看,因为实践训练的延续性和密度不够,学生对剪辑软件技术的使用很难达到熟练和自如的状态,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特技更多倚靠学生个人的进一步深造。在这种情况下,要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迅速改变现有状态,将每个人都培养成万能的多面手是不现实的。但是在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对原有常规的教学计划进行修改和重新设计,采取差异化的培养策略,如将学生划分为四大兴趣小组,包括电视节目策划小组、影视编辑文案小组、摄影摄像小组、影视剪辑及后期制作小组,在专业必修课的基础教育之上针对学生所长进行分类培养,是很现实和很有效的策略。在此基础上,以各类微电影大赛作为契机和目标带动学生参与,可以推动学生特长的进一步精进。现在学生去实习单位能恰好接触到微电影拍摄的并不多,这和目前电视台的栏目设置有关。而以大赛为目标,通过大量观摩、分析微电影作品,从中找出规律寻求灵感,是一种很现实的方式。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微电影大赛的时间和规律进行专业课程群的设置,即打通一些专业技能课,使其更为紧凑合理,更有针对性地配合、服务于微电影大赛。或者专门将一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为微电影创作,让学生针对比赛主题量身定做微电影,以比赛带动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统筹学生在创意、文笔、拍摄、剪辑及艺术性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异质分组,构建由技术指导者、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研究团队,鼓励学生反复请教、讨论、思考和修改,开展原创影像的创作。
三、基于创作规律,设计微电影创作
实践课教学内容(CK)TPACK中CK是指学科内容知识。传统的影视艺术理论课程主要包括史论课、作品分析课及对电视专题片、电视栏目等制作过程的初步了解、学习和实践。建构微电影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则需要将教学内容以影视节目制作的一般流程为主线进行扩充,使之更具应用性;增加高水平的微电影作品在影视精品解读课中的比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设计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对微电影创作的题材选择和叙事方式进行专门训练,让学生通过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创作提升实践技能。
(一)题材选择
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微电影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短小精悍的剧情、明快的节奏是吸引受众的重要因素。在题材的选择上,除了校园往事,还可以向社会现实拓展,生活中的人情冷暖、家乡的世事变迁都可以成为创作的母题。当然这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学会从生活中、从自身的个人经历和体验中挖掘创作素材。以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学生参加第二届西部大学生电影节获奖作品《看见》为例:这部作品讲述的是主人公在去医院探望病人的路上,看见一个在天桥上摆求助摊点的女孩,主人公不以为然认为她是骗人的,之后到医院后又偶遇女孩,才发现女孩求助一事是真实的。这个故事来源于创作者去医院探望生病家人时的亲身经历和反复思考。正是把眼光投向了身边人、身边事,投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而不是局限在一方校园,学生的创作才拥有了丰富的源头活水和广阔的天地。微电影的题材选择也要注重从当下的社会热点、突发事件、流行元素等中去搜集素材,吸取灵感,展现幽默戏谑的时事话题、时尚潮流的资讯动态、风云变幻的职场情感,以及各种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包袱桥段,让微电影创作“与时俱进”,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当然微电影也可以将镜头对准反常人的日常生存状态,从反常态入手,更深刻地折射现实生活的真相,唤起观众的理性思考。
(二)叙事方式
由于微电影出现时间还不长,其剧本创作的理论架构尚不成熟,因此,目前大多数学生的微电影创作往往以电影理论为指导,用影像镜头和动作来推动剧情和塑造人物形象,这和靠对话、情景等完成同样功能的电视剧是两种不同的影像表达和思维范式。因此当下大学生的微电影创作应该更多地学会运用镜头语言去建构自己的微电影文本。当然微电影创作也和传统电影有一定的差异:在主题创作上,传统电影剧作通过逐层叙事完成主题的传达,微电影则更为轻松直接;在人物刻画上,传统电影以错综复杂的“蜂巢结构”人物关系刻画丰满的人物形象,微电影人物关系则相对简单,人物塑造也大多流于概念型;在叙事结构上,传统电影是“凤头、猪肚、豹尾”,以环环相扣的情节布局、完整圆满的故事结局见长,微电影则是“略两头、重高潮”,以出人意料的情节设计、高度浓缩的悬念张力取胜。[6]在校大学生的微电影创作重在“微言大义”,适合用“一叶知秋”的故事、“瘦而不柴”的情节、个性化的戏剧动作和细节表情达意,展现冲突。为此需要探索出合适这一特点的叙事方式并进行训练。对已经有一定社会评判的事件不能简单地再现事实,必须辅以多元化处理,要经过艺术的加工、提炼和发展。比如将娱乐元素与严肃题材大胆混搭,合理“穿越”;以经典历史题材与时下热门事件为轴心,用解嘲和自嘲,对现实问题进行解构式的艺术加工;紧贴网络文化,嫁接网络流行语或者各种段子,使微电影展现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增强受众亲近感,培养受众忠诚度。
四、建立网络展示平台,设计微电影创作实践课教学环境(TK)
TPACK中的TK是指技术知识,是现代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体现在教学中,与课程教学进行的深层次整合。比如建立网络媒体展示平台,这个平台既有一个个讲解知识点的慕课课程内容,也有在线作业、在线答疑的版块设置,构建形式多样的学习环境,拓展传统课堂容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这个平台上还可以开发实验手册,对学生进行模板训练;以观摩作品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剧本的集体创作训练。
(一)实验手册指导下的模板训练
大多数学生在进行微电影创作时,已经过一定的电视编导类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既包括电视解说词写作、影视剧本创作等前期内容课程,包括摄影、电视摄像等视音频资料的采集课程,也包括剪辑、后期制作等课程。但是这些课程不但由于授课老师的不同而实行不同的考核方式,也由于课程之间的间隔导致学生学到的各项知识技能无法顺利牵移,难以融会贯通。对拍摄技术的训练而言,模仿是重要途径,但这种模仿不是简单的仿拍,而是在对经典场景与段落进行细致分析与揣摩后,加以一定程度的改造与创新。这种模仿需要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在学习者身上发生深刻变化,最终产生“累积效应”。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影视文化方向专业在微电影的实践拍摄训练阶段的教学中,采用的是制定实验手册,进行模板化训练,以生动形象具体的场景拍摄取代专业技能和分散的知识点训练方法。比如以下部分模板内容:上课学习、失恋男生、情侣约会、恐怖氛围、同学聚会、情绪崩溃,这些内容都是微电影创作中可能会遇见的常见场景。学生通过仿拍不同模板中影片剧情的演绎和诠释、演员的表现、机位的景别以及道具的运用、音乐的烘托等,了解面对不同场景时有经验的拍摄者的处理方法,可以以此为基础去丰富自己微电影创作中的结构。这些模板的素材有的取自影视作品,有的来自学生的自拍作品,选取的原则是学生能够模仿,不会因为难度系数太大而太过棘手,也不会因为太过简单而达不到训练的目的。以模板《失恋男生》[7]为例,其具体内容如下:镜头1:长镜头,中景,失恋后的男主人公在操场上跑步,在画面中由右向左行进。镜头2:特写,女主人公与新男友牵手在校园。镜头3:仰拍,跟拍长镜头,男主人公继续奔跑发泄。镜头4:特写,男主人公越来越快奔跑的脚步的特写,呈斜线的运动轨迹。镜头5:远景,女主人公与新男友不再牵手,渐行渐远。镜头6:固定镜头特写,男主公向操场水洼处跑来,脚踩过水洼,溅起水花。镜头7:摇镜头,落幅到男主人公伸开双臂躺在操场跑道上,他仿佛正躺在十字架上。镜头8:特写,侧面镜头,男主人公仰面躺着,望向天空。镜头9:远景,蓝色天空中朵朵乌云,象征男主人公此刻的心情。这个《失恋男生》的模板用丰富的镜头语言展现了男主人公失恋的场景,虽然没有一句对白,但是将男主人公失恋后靠跑步发泄的情景进行了由浅及深、细致得当的展示。无论情节设置、人物运动轨迹、构图和镜头的运动与节奏,还是道具和音乐,处处显示出作者的精心设计和对视觉语言的娴熟运用,场景设置虽然单一却展现出富有层次的内心冲突和丰满的人物形象。因为大部分场景都在校园内,非常适合学生在实践课上进行仿拍练习。模板《失恋男生》的仿拍要求:要求仿拍60%,即9个镜头中大部分可以仿拍,少部分一定要有创新,这样既让学生对这类题材的拍摄创作有学习借鉴的模板,又迫使他们在已有内容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拍摄地的实地情况进行再创作。实践证明,这种“学中做”和“做中学”的训练方式起到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二)剧本创作的集体训练
原创剧本可以分为个人独立创作和多人共同创作等多种方式。在校大学生的微电影剧本创作比较适合采用导演组织、多人讨论进行集体创作的方式。这和大学生普遍欠缺社会经验有关。通过集思广益,可以拓展学生思路,避免创作的简单化和难以深入的问题。多人共同创作可以由导演先提出一个故事框架或线索,由这个故事中的一个情节作为开端,小组成员采用故事接龙法将故事讲下去,每个成员都应尽可能为故事的继续展开贡献想法;也可以列出若干问题,每个成员针对指定的问题发表意见,意见不能重复,这样循环进行两到三轮。这些方法形成的思路都还是初浅的,还需要再经集体讨论,对意见进行归类、分析和整合。当然选定的导演本身要对微电影剧本创作规律有清晰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这样才能在讨论的过程中引导讨论向预想的方向进行,而不是任由讨论自由发展。[8]这样的多人共同创作类似于头脑风暴,在创作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原则:人物关系要简单,重点要突出,在集体创作时导演要进行取舍与整合,切忌太过复杂;故事要合理,要符合电影起承转合的基本规律,导演要基于此不断对故事的结构进行调整和引导,防止走得太远;要反复修改,不能简单认为在校大学生的一次两次讨论就能创作出一部优秀的微电影剧本,一定要精雕细琢、反复打磨。[9]通过这样的多人共同创作方式设定故事框架后,导演还需要对故事的枝丫进行细化和丰富,并整理编写出可供拍摄的剧本。
五、基于TPACK的微电影创作实践课教学应用效果
基于TPACK的微电影创作实践课教学设计,就是利用教师的认知灵活性处理境脉的复杂性,将微电影教学实践课中技术、教学法、学科内容三种知识进行交互与整合反思(见下图)。从2011年起,笔者及课题组成员在影视文化方向专业所教授的《影视剧本创作》《影视制作基础》《电视栏目策划与制作》等4门课程中相继设置TPACK整合模式下的微电影创作实践课程,目前已完成首轮8个班次250人次的教学。为检验该课程教学设计工作的实际效果,课题组成员持续对授课学生进行了相应的访谈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96%认同TPACK整合模式下的微电影创作实践课程设计,94%更认同老师推荐的微电影作品作为解读材料,88%认为网络媒体展示平台对实践能力的整体提升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98%认为实验手册指导下的模板训练对微电影拍摄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大作用,92%认为集体训练对于微电影的剧本创作有很大帮助,86%对于分类培养模式持赞成意见,100%认可根据微电影大赛的时间和规律进行专业课程群的设置。江汉大学人文学院2013年参加第二届西部大学生电影节,获得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和三个三等奖,在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等单位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中获得两个三等奖,在2014年与2015年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均有作品获得一等奖。这些成绩充分体现了微电影创作实践教学的效果,也鼓舞和带动了更多的同学参与微电影创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2012(6).
[2][美]亚瑟•科恩.美国高等教育通史[M].李子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7.
[3][英]理查德•科克.80/20法则[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4.23.
[4][美]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35.
[5]秦红雨、董小玉.挑战与应对:论媒介融合时代的视觉文化素养教育[J].现代传播,2014(3).
[6]秦勉.微电影剧作创新性探析[J].视听,2014(6).
[7]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
[8]张林.唤醒主体意识:艺术类专业互动式教学法探索[J].现代传播,2014(5).
[9]李宇宁.微电影创作实录与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48.
作者:陈小娟 单位: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