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看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以下简称为《博士论文》),似乎是对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分析,事实上,马克思只是迫于博士论文的写作规范凭借对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讨论以更隐晦的笔触来阐释政治哲学的关键性问题。对于年轻的马克思来说,作为一位哲学博士运用哲学语言实现由自然哲学到政治哲学的跨越,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对哲学、对政治哲学、对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秩序问题的关心。“只要哲学还有一滴血在自己那颗要征服世界的、绝对自由的心脏里跳动着,它就将永远用伊壁鸠鲁的话向它的反对者宣称:‘渎神的并不是那抛弃众人所崇拜的众神的人,而是把众人的意见强加于众神的人。
哲学并不隐瞒这一点。普罗米修斯的自白‘总而言之,我痛恨所有的神’就是哲学自己的自白,是哲学自己的格言,表示它反对不承认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马克思开篇便用“征服世界”、“绝对自由”定义哲学,已经初步体现了他以政治的哲学为出发点对如何改善人类现实世界的生活秩序问题的关心以及要求个体能够摆脱束缚充分发挥自我意识的强调。正像为人类盗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一样,马克思视“哲学”为使自我从束缚中剥离出来的“天火”,并且在文章中充分表达了要求个体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发挥自我意识的主体性的思想观点。从当时写作博士论文的背景看,马克思的确受到了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哲学的影响,但恰恰是贯穿于整个论文中的提倡“自我意识”的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的主体性内涵。
二、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通过与德谟克利特进行比照集中论述了伊壁鸠鲁的原子论自然哲学。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只有直线式下落和许多原子的互相排斥两种运动形式,伊壁鸠鲁则认为原子还存在脱离直线而偏斜的运动方式。马克思为此论述到,伊壁鸠鲁对原子运动方式的阐述是从原子本身的角度来论述原子概念。处于直线运动中的原子或者说每一个下落的物体作为点的存在形式已被扬弃,它本身已经消失在直线之中,在此过程中正在运动着的这个点只是它自身失去了独立性的某种定在,只具有某种物质性却失去了自身的形式,它必然要接受空间的整个范围的规定。在这种直线运动中,原子自身的坚实性还根本没有出现。
“首先,如果把虚空想象为空间的虚空,那么,原子就是抽象空间的直接否定,因而也就是一个空间的点。那个与空间的外在形象对立、维持自己于自身之中的坚实性即强度,只有通过这样一种原则才能达到,这种原则是否定空问的整个范围的,而这种原则在现实自然之中就是时间。”….3’在丧失了自我的直线中原子的坚实性尚未建立,原子还无法感受到自我的存在。马克思进一步逻辑地分析到:“原子概念中所包含的一个环节便是纯粹的形式,即对一切相对性的否定,对与另一定在的任何关系的否定。”¨儿”原子对自身的否定产生了某种相对的定在,这表现为直线运动;当对直线运动进一步扬弃时所产生的就应当是脱离直线的偏斜运动。
因此偶然的偏斜运动体现了原子自身脱离直线的束缚、追求独立个性的要求。脱离直线而偏斜的学说是伊壁鸠鲁自然哲学同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相区别的细微之处,然而马克思不仅发现了这个细微差别并且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对于现实的人所具有的重要性,他引用了卢克莱修的话评价到:“偏斜打破了‘命运的束缚’,并且正如他立即把这个思想运用于意识那样,关于原子也可以这样说,偏斜正是它胸中进行斗争和对抗的某种东西。”…’马克思高度评价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理论正充分显示了他本人对于主体性思维的认同。马克思认为偏斜运动不仅使原子摆脱了必然性的羁绊,同时有助于唤醒自我意识,从而使自我具有选择的能力以偏离预定轨迹。事实上,马克思在论述过程中正是用“原子偏斜”来比附现实世界中个体的人所应具有的性格,个体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体,个体的意义在于抵抗他者的强制、把握自身的方向以获得真正自由。马克思同样重视伊壁鸠鲁自然哲学中关于原子排斥运动的思想。
原子的偏斜运动体现了对其他一切相对存在的否定,然而否定本身还要以“肯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产生了排斥运动。在德谟克利特那里,排斥仅仅体现了作为个体的原子同他物的分裂关系,也即一种物质关系。与之相反,伊壁鸠鲁始终是从原子自身的运动形式来分析原子的,因而这种表现为肯定形式的排斥运动只能是在原子与自身发生关系的情况下产生。当原子同他物发生关系,而这个他物就是它本身时,原子概念才真正地在这种情况下体现了原子同自身相互关系的排斥运动中实现。原子脱离直线而发生偏斜,必将产生原子的碰撞,原子只有以自身为唯一客体,才可能真正冲破束缚,从而消除自身的单纯自然性质,最终建立起自我意识。每一个原子都具有发生这种偶然偏斜的可能性,因而排斥运动也是“众多原子”的排斥运动,所以每一个个体也都应当具有自我意识。排斥作为原子的第三种运动形式将原子的形式与物质统一起来,因而实现了原子对自身的意识,最终实现了原子概念本身。
三、不同于以往的哲学家,马克思看到了伊壁鸠鲁自然哲学中独特的一面。原子的运动过程除了直线和相互排斥运动外还具有脱离直线的偏斜运动形式。偏斜运动作为原子直线运动形式的否定形式恰恰证明了原子自身的存在,原子具有自我意识,因而得以避免在宿命式的直线运动中沉沦,转而摆脱束缚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以实现自己的个性;同时,在原子自身的运动过程中由于原子的偏斜运动,原子本身还必将走向其外在,通过排斥运动原子冲破了自然的本性得以外化而与他物发生关系,最终原子在自身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越而实现了自我的概念。伊壁鸠鲁自然哲学与德谟克利特哲学理论的细微差别就突出体现在了这种原子“偏斜”的理论之中,年青的马克思不仅注意到这一点,而且为其深深触动。然而,同样的主体性思维方式由于各自所处历史背景不同却导致了不同的理论路径和思想观念。伊壁鸠鲁以原子偏斜理论为基础最终建立起伦理哲学方向的“快乐学说”。
“善就是逃避恶,而快乐就是脱离痛苦。”儿”行为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心灵的宁静,而心灵的宁静就是要脱离痛苦和困惑。原子由于偶然的偏斜能够摆脱直线的必然性,在排斥运动中实现自身的概念,这体现了对自由精神的追求。作为个体的人也应如此,自我具有自由精神更可以反对强权摆脱控制,逃离生活世界中的各种纷繁杂扰而追求属于自我的内心宁静。伊壁鸠鲁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他面对马其顿的强权给社会带来的痛苦无能为力,因而选择了免于侵犯、摆脱痛苦、通往内心的宁静之路。伊壁鸠鲁的这种思想对西方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包括自我意识、契约在内的思想观念都融入到了西方近现代社会的历史精神中,尤其对主张追求自由、免于他者干预的西方自由主义传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赞扬伊壁鸠鲁的“自我意识”观念给希腊乃至整个西方社会所带来的启蒙之光,然而马克思也着力批判了伊壁鸠鲁主体性思维所产生的消极后果。“抽象的个别性是脱离定在的自由,而不是在定在中的自由。”
_伊壁鸠鲁虽然强调自我意识的个别性,但这种个别性还仅仅表现为抽象的可能性,当面对现实世界处于束缚之中的个体的定在形式时它依旧无能为力。因而涉及到人事时,伊壁鸠鲁只能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勉强维持自我内心的宁静。然而,年青的马克思不可能停留在消极的层面上,他要开创的是一条要求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路径。作为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早期马克思强调个体如同原子一样应当具有自我意识,抵制强权以摆脱必然性的束缚,充分发挥个体的主体性以寻求自由、实现自身的独立性。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所讲的个体的自我意识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些人的自我意识,而是每一个个体在现实生活中都应当具有的自我意识。
这样每一个个体才可能真正成为自我的承担者,从而成为整个社会的承担者,社会本身才会是真正具有能动性、充满活力的积极共同体。当代西方的许多学者,认为马克思作为与以消极自由为核心观念的自由主义相区别的积极自由的提倡者主张人们为实现自身的自由而行动,这种观点反而会导致强制的产生。事实上,他们忽视了马克思这种积极自由思想中的“主体性”。自由既是作为个体存在的人所追求的目的,又应当是蕴涵在人们行动本身之中的。因为行动与目的相互统一,行动本身就是自我意识的体现。况且,马克思强调人们为实现自身自由而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思想本身也是针对每一个具有自我意识主体性能力的真正的人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