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 >

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急诊急救研究进展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急诊急救;研究进展

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不仅具有很高的致残率,而且如果不及时治疗则会威胁患者的生命。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在各类疾病中的病死率居于首位[1]。因此,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关键是采取及时的急诊急救,才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院前的急诊急救指的是在心脑血管患者进入医院之前给予患者必要的医疗救治,是医院急诊医疗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工作包括院前的出诊准备、现场的紧急救护以及转运过程中的救治和监护三个内容。院前急诊急救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心脑血管疾病的特征

心脑血管疾病包含心脏血管与脑血管疾病,一般是由于血液黏稠、高脂血症、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吸烟和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等引起的心脏、大脑和全身组织出现缺血性或者出血性疾病[2]。该疾病具有高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等特点,而且复发率较高。据医学统计,在我国,每年死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就约有300万人,极大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在冬春季节交替期间,因为冷暖无常,这个时期出现冠心病、脑出血、猝死的患者人群较多。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突然,且病情发展快。一般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不宁、心率不齐、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恶心呕吐等症状,主要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且患者在夜间胸部刺痛感更甚。脑血管疾病临床症状主要是缺血性中风,表现为偏瘫、失语、交叉性瘫痪或交叉性感觉障碍、吞咽困难、肢体无力、记忆力下降、视物不清、小便失禁、恶心呕吐、眩晕、意识障碍等症状,主要包括脑血栓和脑栓塞等[3-4]。

2心血管疾病治疗研究

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力衰竭和致命心律失常。(1)急性冠脉综合征又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肌缺血而引起急性发作的综合征。院前的急救药物主要采用硝酸酯类的药物,目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常用的2种药物,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是一种可靠的用药方案,疗效显著;另外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也被用来作为救治的药物。据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夜间10时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与在日间服药相比,血小板聚集率更高,因此在使用这两种抗血小板药物时,在夜间服用效果更佳。盐酸替罗非班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能够使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小板CD40L、血清MMP-9表达减弱,对心脏缺血事件有预防的作用[5-6]。在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如果患者无禁忌证可以使用盐酸替罗非班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者溶栓治疗。在利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中,如果是冠状动脉内注射,则比单纯的静脉注射更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心肌血流灌注;而且对于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之前早期使用盐酸替罗非班与术前即刻使用效果更佳,对术前靶血管血流和术前术后的心肌灌注的改善效果更明显。(2)急性心力衰竭的初始治疗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患者机械通气或者面罩吸氧、开放静脉通道后给予利尿、给予强心剂治疗、扩张血管等。如果在初始治疗之后患者的病情仍然未得到缓解,则可采取非药物治疗方法,比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和血液净化等方式治疗。目前还有一种新的治疗心力衰竭的技术即心脏再同步治疗,分析近几年来的医学资料,与心脏再同步起搏器相比,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上效果更为显著。另外,基因及干细胞治疗目前已经投入研究,但对于其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探讨。(3)对于致命心律失常患者治疗的关键是先治疗原发病以及及时消除各种发病原因。胺碘酮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据实践表明,在常规药物治疗中加用胺碘酮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少。近年来,一种自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逐渐被引入临床治疗中,并且成为致命心律失常患者非药物治疗的首选方案,对预防心脏性猝死有着重要的意义。自动体外除颤器是医学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代表,但是在我国还未完全推广[7]。

3脑血管疾病治疗研究

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脑出血以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脑出血患者发病原因多是由于血压升高引发的脑血管破裂,当发生脑出血,脑组织中血肿分解的产物会释放出血管活性物质,使血脑屏障受到破坏,促进脑水肿的加重,引起颅内血压升高,以及使局部脑血流量发生变化等。脑出血患者一般在发病前3d左右会病情恶化,因此对于脑出血患者,早期就应该接受治疗。一般临床上会采取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疗效比内科治疗更具有优越性,但是另一方面,传统的开颅术具有很大的创伤,患者恢复较慢,而且在治疗期间,也要配合内科治疗。在医学技术不断进步下,微创技术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微创血肿清除术是近年来用于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一种可靠方法。另外还有一种微创手术即立体定向软管血肿吸引术,具有快速定位的特点,利用该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壳核出血,不仅能够降低病死率,而且并发症少,远期预后良好,住院时间也得以减少[8-9]。(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作脑梗死,是很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主要有血栓形成、脑栓塞以及腔隙性脑梗死等。据研究,大多数的脑梗死患者是因为动脉受到血栓堵塞而引起的,在脑梗死中,血栓形成大概占其半数以上。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救中,关键是可逆性缺血组织(半暗带)治疗时间窗,根据相关文献显示,将重组织型的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的静脉溶栓时间窗时间延长到4.5h,表明了溶栓治疗中最为关键的是使血流恢复,与此同时根据情况适当地将基底动脉血栓溶栓治疗时间放宽[10]。一些学者提出了个体化溶栓方案,即将部分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时间窗延长至9h,但对于该方案的可行性还需进一步研究。在改善了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之后,能够复流缺血区域,保护患者的缺血脑组织,并促进闭塞血管的再流通,从而有效预防通畅后的并发症发生。

4心脑血管疾病的院前急救措施

4.1做好院前的急诊准备

医院在接到患者的急救电话时,医师要询问患者发病时大致的症状和既往病史,根据描述判断是否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并嘱咐患者停止任何活动,简单告知家属基本的自救方法,并禁止剧烈摇晃及搬运患者。对于出现脑出血的患者会出现昏迷症状,叮嘱患者的家属需要保持冷静,让患者平卧,及时清理患者的呕吐物,如果患者不存在颈椎外伤,应将头部偏往一侧,避免出现窒息。

4.2现场的紧急救护

急救人员应在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迅速赶到患者所在现场后立刻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脉搏和心电图监测,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以及瞳孔的变化,了解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给患者摆好合适的体位,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顺畅,及时将患者鼻腔和口腔内的分泌物清除干净。对出现昏迷的患者,如果佩戴假牙的要将假牙取出。对呼吸功能异常的患者行气管插管;必要时给予患者口咽通气管进行通气;为防止浑身抽搐的患者咬伤舌头,可在患者口中置入开口器。及时给予患者吸氧,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如果发现患者神志不清、高度紫绀和痉挛时,需要即刻实施心肺复苏;密切观察患者的颈动脉搏动,如果停止搏动,按压患者的胸部,左手掌根应放于患者胸骨中下方三分之一处,右手的掌根则叠放在左手背上,将手指翘起使之与胸壁分离,伸直双肘关节,双肩位于患者胸骨正上方处,手和肩保持垂直并用力按压患者的胸部。在实施胸部按压时,部位要准确,力度保持适中,因此需要急救人员具备充足的经验,避免在急救过程中出现失误而使患者遭到危险。

4.3转运和转运途中的病情监护和救治

对于危重患者,在急救过程中,要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疏导,与其讲解疾病的知识,让患者和家属消除紧张和恐惧。因为在患者转运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家属全力配合。在转运途中,不能出现剧烈颠簸,要保证动作轻柔并且车速应保持平稳。急救人员要时刻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输液管和氧气管,待安全送到医院后迅速进行抢救。在心脑血管发作期间,很多的患者是因为未在第一时间进行自救或者是目击者未采取及时的急救,而使得患者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近年来,由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持续升高,医院的急诊部门已经对急诊工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使得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死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然而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诊急救仍然是临床一个重点研究话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尤其是对于高发的老年患者而言,该疾病的风险更高[11-12]。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急骤,而且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病,因而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疾病急救的重点就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医院必须具备一支具有较高急救意识和经验的救护队伍,才能确保在接到急救电话之后迅速赶往现场,为患者争取治疗时间。因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病情较重,如果等到送到医院再进行治疗会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危重症患者在进入医院以前就要及时地进行救治,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急救人员需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出诊准备,在3min内出车,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在现场给予患者紧急救护,如果不能确定患者的疾病,则要采取中性的治疗,如降颅压,保持患者的血压稳定[13-15]。在转运途中严密监护,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防出现不良情况。根据实践证明,在院前给予心脑血管患者积极有效的急诊急救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脑水肿、心肌缺血以及组织血流灌注等症状,及时控制组织器官进一步损伤,因此能够在患者入院前稳定病情,有利于患者入院后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参考文献

[1]魏伟,刘小华,黄兴.662例昏迷患者内科急诊抢救回顾性研究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269-270.

[2]周桂芝,张雨翠,贾秀萍.城乡医院急诊死亡病例调查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5,36(12):51-55.

[3]黄晓鸣.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J].医学信息,2014,27(39):513-514.

[4]郑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36(6):112.

[5]郭洪峰,田波.Hcy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37(4):37-38.

[6]王明飞,肖晓兰.某城区635例院前死亡病例分析和院前急救探讨[J].中国病案,2014,15(6):33-35.

[7]蒋玉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急诊救治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14,35(12):2642-2643.

[8]张峰海,武卫,郑旭东.优化院前急救网络对严重创伤患者救治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6):881-883.

[9]赵艳,胡玉丽,刘艳敏,等.2013年襄阳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14,15(11):693-694.

[10]AmbrosiP.Homocysteineandpost-angioplastyrestenosis[J].NuteMetabCariovaseDis,2003,13(6):391-397.

[11]BushnellCD,GoldsteinLB.Homocysteinetestinginpatientswitha-cuteischemicstroke[J].Neurology,2002,59(10):1541-1546.

[12]JegerRV,RadovanovuCD,HunzukerPR,etal.Theyeartrendsintheincidenceandtreatmentofcardiogcnicshock[J].AnnInternMed2008,149:618-626

.[13]呼晓雷,周继朋,陈小平.AGXT2与ADMA代谢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5,31(5):601-603.

[14]刘坤杰,赵洁,孙艳红,等.叶酸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0):2813-2814.

[15]迟晔虹,黄刚.ApoB基因多态性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2):151-152.

作者:吴修宇


    更多世界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急诊急救研究进展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sjjj/108992.html

    相关专题:人力资源规划 河池学院首页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释解
    下一篇:探微审计模式下信息利用问题及解决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