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 >

谈文学课程中生命意识教育

1、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中生命意识教育的内容

1.1认识生命,珍视生命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所以它显得弥足珍贵。但是对无比珍贵的生命,我们必须正确看待才能,才能彰显生命的意义。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尤其要对生死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正常的生老病死不畏惧、对人生的逆境不逃避,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曾在被认为是写给他自己的散文诗《野草》中对死亡有一段极端的体验描写,死亡并非苦难的结束,而是苦难的延续,死其实并不是黄金世界和精神避难所。不向困难和痛苦低头,是思想家们留给我们的人生经验。教师在解读此类文本的时候,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丰富与可贵,引导学生学会接受生活给予的阴霾,帮助学生运用积极的方法去面对痛苦与失落。

1.2尊重生命,善待他人

中国现代文化精神之一就是人道主义,对任何和个体和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中国现代文学家都或多或少受到人道主义——这一外来的思想的影响。在二十年代,周作人在文学改革的理论文章《人的文学》中就曾经谈到人道主义的重要性,它是人的文学区别于非人的文学的核心。在后来作家的创作中,都自觉或不自觉的践行着这一理论主张。在巴金先生的《家》中,鸣凤、瑞珏、梅三个受封建礼教迫害而死的女性向读者昭示着旧社会、旧制度对人、对人性的摧残,她们遭受着的都是非人的待遇:鸣凤是丫头,所以她只是主人手中的礼物,可以随便送给谁;芮珏是媳妇,所以她没有死去的高老太爷重要,所以她即使生产,也要避免冲撞了高老太爷的灵魂而迁出城外去生产,最终难产而死;梅虽是小姐,可自身的婚姻大事须得上辈同意,上辈闹矛盾,断送的是下辈的幸福。在这血淋淋的现实中,我们看不到主人对下人的尊重、父辈和祖辈对子孙的尊重,更谈不上对生命的真诚。《家》是巴金先生早期的作品,是青春型的创作,他无法克制的发出自己的呼喊,废除这吃人的封建礼教。教师教育学生懂得尊重生命,其实也包括尊重别人的思想,尊重别人的主张,无论富贵贫穷、健康残疾、高低贵贱,用宽容、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体。帮助学生理清社会正义的内涵,进而发挥人道精神,建设和谐社会。

1.3欣赏生命,实现价值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所以不管我们面对的命运是好是坏,我们都要尽最大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探索人生真谛,使生命焕发出夺目光彩。鲁迅先生本来家境尚佳,但祖父因考场作弊案锒铛入狱,周家不但散尽家财,鲁迅的父亲也在打击中撒手人寰,鲁迅先生十几岁的年纪,就经历了家庭的巨变,每天奔跑于药铺与当铺间,体察了世态炎凉,人间冷暖。这些经历的体会鲁迅都写在了后来自己的作品中,所以祥林嫂的周围有那么一群最初想听她讲故事后来又厌弃她的人,孔乙己不断的被别人嘲笑,甚至连小伙计“我”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对中国的现实鲁迅先生有些绝望,但是他又在反抗者绝望。在《过客》中,鲁迅塑造了一个明知道前方是坟,但是又偏向前进的过客形象,其实就是他自身的写照,不管我正在经历着什么,将要经历什么,都不能阻挡前进的步伐。这就是生命的力量,这就是人类应有的前进的步伐与舞姿,这就是人类生命的呼吸与歌唱,于不屈中获得尊严,于苦难中品味幸福,于虚无中成就价值,完成自我的“超越”。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追求人生价值,让每一个生命都明白自己生命的独特性和独特的价值,建立自尊与自信。生命意识教育的首要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欣赏生命,珍惜生命。哪怕是一棵小树,一朵小花,在广阔的大地上,也都是最美丽的绽放,也能让我们感受到“这一个”的独一无二和与众不同。

2、在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途径

2.1教师起到榜样作用

关注生命状态,培养生命意识,是文学教育的功能之一,也是“以人为本”教育方针的体现。作为教育者,应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润物细无声”地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要想培养身心健康、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生命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做到心理健康、生命观正确。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生命情感对于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不能单纯关照学生的状况,要师生全景关照。教师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播,还要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打造,一方面将自己对生命的正确理解以互动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在自身的实践中,让学生感知如何正确对待个体生命、对待社会万物。在教师的教育和示范中,学生能够了解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情感世界得以丰富,人文素养得以提高。

2.2在阅读中感悟生命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一门以阅读大量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为基础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在阅读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促使生命意识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作家风格不同,审美不同,但教师应重点推荐以人为本,重视生命的文本,凸显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重视阅读,不但是课程本身的需要,更是健全人格培养的需要。阅读的终极目的在于探究人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点亮生命。阅读,可以使学生从别人的失败中总结教训,从他人的成功中得到经验,探究人生的意义、价值,与前人坐而论道,和后人促膝谈心,情感世界得以丰富,人文素养得以提高,进而更加的热爱生命、珍视生命。

2.3在学术写作中思考生命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安排一定学时的学术文章的写作训练,一方面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理论功底;另一方面,也可加强学生对于文学的深层理解。为了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把文学与生活相联系,通过对文学的评论表达自己的生命情感,生命意志,释放生命张力。为了达到教育诉求,教师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要评论对象选择具有较深社会思想和意义的文章,如老舍的《骆驼祥子》,对祥子前后人生的比较,怎样的人生能够彰显生命价值,此类文章不仅能够让学生关注自身的生命意义,还能够关心他人和社会,对生命主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二是评论角度的选择要靠近人文精神,如评论对象同是萧红,可以从艺术特色上来评论,也可以从悲剧意识的角度来评论,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后者来引导学生表现对生命、人生的深入而理性的思考。

作者:董敏 单位:唐山学院


    更多世界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谈文学课程中生命意识教育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sjjj/104469.html

    相关专题:池州学院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上一篇: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应用
    下一篇:首饰连接结构设计理念探微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