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斯特美学思想在美学中的地位
音乐美学主要倾向于两个方面,一是形式美学;二是情感美学。在十九世纪中叶,已经逐渐出现了潜在的浪漫主义思想。李斯特对于这两者有着明确认识,对纯粹器乐和表现力较强的音乐做出了明显区别。形式美学的观点我们可以从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中了解,文章认为形式美学是从美的范畴中脱离出来,又十分适合音乐的特殊类型。按形式美学的观点来说,音乐技术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媒介,而是情感通过音乐表达出来,情感得到了最终唤醒,这才是音乐的本身。由此可见,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主要攻击目标是情感美学。然而,以情感美学来说,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语言是通过元音和重音来构建情感的。而诗歌又以其旋律因素,构成了和谐、理性的情感形式应该具有的因素。到了李斯特的音乐时期,这种状况得到了改变,语言失去了其原始的根基,而逐渐形成了一套公式,因此,使用语言的诗人只能基于理智完成创作,其诗歌解释和分析并不带有真实的情感。另外,使用声音的作曲者始终处于情感表达的状态。由此可见,李斯特思想观念中对于诗歌是极为重视的,尤其是可以从其音乐作品中体会到。
2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核心文化对美学理论创新的影响
2.1音乐应有“诗歌与宗教之和谐”李斯特曾经创作了同名钢琴曲先给了拉马丁,在这部钢琴作品中没有拍号和调号,由始至终都是在一条旋律上变奏。这种作曲形式简单朴实,也是李斯特晚期音乐作品的基石。例如,在六十年代初期,李斯特完成了教堂音乐创作和戏曲音乐创作,分别是《圣伊丽莎白传奇》和《基督》这两部。这两部音乐作品的表现形式是李斯特反对教会音乐中太过多愁善感的音乐风格,主张在音乐形式上追求简单化和朴实化,从而表达对宗教信仰的虔诚与专注。这种音乐创作形式也成为了李斯特对音乐存在的时间。而且,李斯特的交响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没有固定的模式,而音乐的创作是随着诗歌需要表达的内容完成的,由此一来,音乐作品就充满了浓浓的诗意。2.2音乐中“形式是盛满感情内容的容器”在音乐美学思想中,李斯特将“形式与内容”概括为“形式是盛满感情内容的容器”,李斯特认为,只有当“容器”中充满了情感时,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才是最有意义的。李斯特认为,形式的缺点就好像晶莹剔透的容器上蒙上了一层浑浊的蒸汽,妨碍美学思想的发光,由此,对于形式和音乐专业技巧的掌握是极其重要的,否则不可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创作者。而且,李斯特不认为无穷无尽的形式重复是利于未来发展繁荣的,他非常反对过于追求形式主义,李斯特与瓦格纳一样,他们共同攻击的就是虚假的、过分多愁善感的浪漫主义,这种浪漫主义追求的就是简单重复的形式主义。伟大的艺术家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绝不会因为追求手段而是用手段,也不会因过于追求形式而注重形式。当音乐创作时艺术家的情感必须使用这些手段和形式时,艺术家可以斟酌使用这些形式和手段。2.3音乐“揭示”了人类的情感从李斯特的音乐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其独特的观点,李斯特认为听到交响曲中哈罗尔德的性格化旋律,就能过马上感受到他是个漂泊四方的流浪汉,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失望与沮丧。音乐的旋律表现了悲凉和失望,尤其是最后几个和弦的音域高达三个八度,小提琴将其完美衬托出来,点明了象征哈罗尔德的主体。只有听众对音乐作品有着正确理解,才能够深刻体会到音乐作品的美妙。因此,音乐创作者要正确把握音乐创作的手段与形式,音乐一定的发展过程、一定的和弦音节、一定的模仿形式等,都能够帮助听众理解音乐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心情感活动,或者该音乐作品到底具有哪些潜在的深刻意义。
3结论
综上所述,从李斯特大量的音乐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其内心多样的情感,包括对爱情的追求、生活的向往、变革的无奈,以及社会运动带来的无奈。李斯特将自己的情感和对美学的观点体现在音乐作品中呈现给大家,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无法抹去的一笔印记。
作者:张格溪 单位:吉林大学 艺术学院
相关专题: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官网 费雪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