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存在的就业价值观偏差,是形成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化解大学生“毕业难”问题,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引导,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进一步加强就业和职业价值观教育。本文从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的含义入手,较为深入地梳理了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所具有的时代特点、问题及困惑,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与困惑的一些原因,并就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了积极探索,提供了三方面的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价值观教育;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生就业政策逐步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组织分配就业变为自主就业。同时,由于大学扩招等原因,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普及化,大学毕业生数量连续多年出现持续增长,使得一些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形成了较为突出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其中大学毕业生自身存在的就业价值观偏差,是形成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化解大学生“毕业难”问题,需要各高校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引导,需要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进一步加强就业和职业价值观教育。
1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看法、观点,是社会存在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属于一种具有主观性、能动性的社会意识。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的一种类型,是人的价值观在就业、择业等职业问题中的具体体现,它既是人们在大脑中对社会上各种职业进行重要性和优劣评价的标准和尺度,又表现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待职业的信念、态度、价值取向等。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是某一时代的大学生群体在该时代进行职业评价、选择等的总体观点和看法,它反映了大学生群体的择业偏好、取向和标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毕业时的职业选择和未来职业生涯中的职业态度、工作积极性、个人发展都具有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2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所具有的时代特点、问题及困惑
2.1逐步由消极依赖型转变为积极进取型
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对大学生都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使得大学生对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缺乏竞争意识,表现为很强的依赖性。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逐步演变为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的模式,大学生的择业意识、竞争意识逐步增强,现在已能够将择业、就业与自身未来的生存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自主择业和就业来实现自我价值。
2.2对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非常重要
随着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便捷化,大学生接受的价值观也更加多元化。在市场经济和竞争意识的推动下,大学生在进行职业期望或选择时,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利益的满足。例如,当前的大学生在进行工作、岗位和职业选择时,一是主要看工作的发展前景,二是主要看岗位对才华的施展机会,三是主要看岗位的薪酬福利,而对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价值考虑得比较少。
2.3就业价值取向日益复杂化和矛盾化
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可以发现,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价值方面普遍存在一些相互矛盾的复杂心理和困惑。例如,一些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期望与现实社会是脱节的,常常处于“求变不敢,求稳不甘”的状态,内心感到茫然、纠结和困惑;一些学生的自身职业价值与实际工作、职业之间的落差较大,想主动谋取好的职位和职业,但缺乏吃苦精神,竞争勇气不足;有的学生既渴望工作稳定、待遇丰厚,又希望自由轻松,还不愿意到基层和条件艰苦的地方锻炼;有的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对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强。
2.4职业选择更加多样化和功利化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市场日益成熟和完善,大学生获得职业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自主创业、弹性就业、自由职业等新兴大学生就业形态不断出现,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更加多样化。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和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不可避免地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产生影响,使得一些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观上表现出明显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倾向。
2.5大学生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模糊化特征
由于中小学阶段受到较长时间的应试教育影响,当前的一些大学生缺乏较为清晰的自我认知,就业价值观比较模糊,对自己需要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缺乏必要的思考,从而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意识,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要么因沉迷于网络游戏、“二人世界”(谈恋爱)等而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要么整天“盲”得不亦乐乎,盲目跟风参加各种活动、考试等,做了许多没必要、不需要的工作,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没有对职业选择和未来发展起到较好的促进和帮助作用。
3出现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偏差的原因分析
3.1社会经济体制的巨大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竞争性特点和利益驱动原则,使得一些大学生过分追逐个人利益尤其是个人经济利益,甚至产生了“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倾向,国家意识、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有所淡化。
3.2就业价值观的落后
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就业价值观片面强调奉献和道德,深受这种一元性的职业价值观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在平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自我实现与积极奉献方面出现偏差,从而导致了就业价值观的错误。此外,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只重视对就业、择业的方法技巧的指导,或者只注重对国家就业政策的宣传讲解和就业信息的简单传达、传输,忽略了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造成了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短板”现象。
3.3家庭教育的缺乏
一些家庭对现代教育认识存在偏差,父母自身没有形成科学的就业价值观,因而没有意识和能力对子女进行职业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使得一些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观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的弱点和缺陷。此外,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重视智力、轻视素质,期望太高、功利性太强,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不良影响。
4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4.1在教学时间选择上要尽早
近年来虽然几乎所有的高等院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但是许多高校的此类课程主要针对高年级甚至临近毕业的学生开设,一方面会使得一些刚进入大学、容易在宽松氛围中失去方向的学生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和帮助,从而浪费宝贵的大学时光;另一方面,由于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把主要时间、心思和精力都集中于实习、应聘、兼职以及准备公务员、研究生、司法考试等各种考试,就业指导课程的到课率很低,学生不能静心、深入地学习,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价值观教育应坚持前瞻性、超前性的原则,在教学时间上尽早安排,确保大学生刚入校不久就能够接受到职业指导和职业价值观教育,并将就业指导和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从而使大家更有目标、更有方向地学习和积累,积极为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4.2在教学内容上强化价值观教育内容
要积极健全就业指导工作师资队伍,整合优势的专业指导力量,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和研究,不断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含金量”和吸引力,防止就业指导课程沦为形式和摆设。既要注重职业理论教学,又要注重实践教学,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积极将教学内容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强化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塑造大学生的职业精神和服务奉献观念,努力培养健康、合格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4.3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学方式方法
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和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不断融入最高理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注重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逐步帮助大学生在塑造职业价值观方面实现自主构建与价值引导的统一,逐步实现从知道向内化于心、再从内化于心向深切体会的转变。在就业指导和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方面,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能动性。例如,可以积极尝试不同的体验式教学法,采用情境体验法,科学创设职业情境和工作氛围,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职业认知和理论认知;采用实践体验法,通过职业考察、岗前实习、专业访谈等方式,让大学生身临其境地到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去实践和体验,从而加深他们对就业形势、工作环境、社会需求等的认识;采用交流体验法,采用举办职业辩论赛、职场技能大赛、社会成功专业人士就业指导讲座等方式,加强大学生对社会和职场人员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从而引导学生认清当前社会发展和需求形势,把握职场工作状态,不断修正自身职业价值观。
5结语
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指导过程中的价值观教育,是化解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抓手,是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只有让大学生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切实树立全新的就业价值观,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务实精神、积极干劲,才能让大学生在推动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苏凤兰,王晓云,许嫒.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分析和途径探析[J].科技广场,2013(4):193-195.
[2]何婷婷,潘莉莉“.大学生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课程中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3(4):125-127.
[3]张武.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思考[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2):40-44.
[4]毛锐.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功能分析[J].亚太教育,2015(31):239.
[5]钟铁铮.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教育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19):355.
作者:马春来 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相关专题:微生物学杂志影响因子 坚守个人干净这条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