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评测结果
激活“一般”云对象的程度大于“好”云对象,它的表述为“介于一般和好之间,倾向于一般”,即“再利用”的指标评价显示为一般,最终评判值为0.4890。重复以上步骤可求得二级指标其他指标的加权偏离度及输入评测云发生器,评测结果可作为一级指标评判的依据,即其评测值可作为更上一级指标评价的期望值。
2一级指标低碳业绩评价
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到其他二级指标“技术创新”、“减量化”、“资源化”、“安全生产”和“利益相关者”的加权偏离度值,如表7所示。根据求得的“低碳业绩”各个二级指标的加权偏离度值,可以求得“低碳业绩”指标期望值:Ex=∑6i=1(ωiθi),ωi为“低碳业绩”各个二级指标的权重;由判断矩阵R-P,如表8所示,可求得“低碳业绩”各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即:ω=(ω1,ω2,ω3,ω4,ω5,ω6)=(0.3509,0.2050,0.1333,0.2050,0.0652,0.0405),求得Ex=0.3889。由于云模型表示的每个评语的加权偏离度即为每个评语云模型计算求得的期望值,所以“低碳业绩”指标的加权偏离度值θ=Ex=0.3889,将加权偏离度值输入评测云发生器之后,将激活“差”和“一般”两个对象,激活“差”云对象的程度大于“一般”云对象,它的表述为“介于差和一般之间,倾向于差”,即“低碳业绩”指标最终评价显示为差,最终评判值为0.3889。
3黑龙江省煤炭产业低碳业绩云模型评价结果分析
1)煤炭资源开采利用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根据“再利用”指标下的三级指标“煤炭回采率”的评判值为0.4525,显示结果为“一般”,“减量化”指标的评判值为0.4074,显示结果为“一般”,可以看出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黑龙江省各大煤田的可采煤层厚薄不一,厚的可达十几米甚至几十米,薄的则仅在1m左右。当然,由于成煤时间的不同,各煤层的煤质也有好有劣。很多国有企业为了完成指标任务,追求短期效益,宁愿采肥弃瘦、采厚丢薄,优质煤层的开采越来越多,而劣质煤和薄煤层则很少开发,部分国有乡镇煤矿考虑到薄煤层开采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低等因素,对厚度在1m以下的薄煤层直接弃采,部分矿井因设备与煤层厚度不匹配,煤层开采损失达1m以上,特别是开天窗采煤法对资源的浪费惊人,丢煤情况严重。同时优质煤利用更让人痛心,黑龙江省炼焦用煤探明储量达907亿t,占全国炼焦用煤储量的23.7%,但黑龙江省很多煤矿采用土法炼焦的生产方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一般不采用配煤炼焦,回收率不足25%,采1t丢3t,炼1t焦炭要耗费10t以上的优质炼焦煤,造成优质煤的浪费严重。由于这种粗放的生产方式,全省炼焦每年会浪费优质煤高达500万t。
2)产品结构单一,煤炭转化水平和综合利用率过低。根据“减量化”指标的评判值为0.4074,显示结果为“一般”,“再利用”指标的评判值为0.4890,显示结果为“一般”,究其原因,黑龙江省煤炭产业产品结构单一,煤炭转化水平和综合利用率过低。黑龙江省煤炭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由于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开发,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少,经济效益差。在黑龙江省外输的煤炭产品中,原煤高达74.4%,原煤入洗率徘徊在16%,比全国平均原煤入洗率低2%,煤加工仅有28%,技术含量高的深加工更少。另外,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伴随着较大的资源浪费,黑龙江省每开采1t煤,会损耗与煤炭资源伴生的铝矾土、硫铁矿、高岭土等资源高达11t,而且煤炭产品的单一也主导了省内低品种能源消费模式,2011年省内低品种煤炭消费高达76.4%,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8%。煤炭综合利用技术极端落后,以传统的筛选、洗选、炼焦、发电为主,而科技含量高的清洁高端产品,诸如工业型煤、水煤浆、煤层气开发等尚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对废渣、废水、废气的回收利用率也很低,大量煤矸石和焦化副产品等可循环利用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其中煤利用率不足36%,粉煤灰利用率为50%,而上海市粉煤灰利用率达90%以上。
3)采矿设备不先进,机械化程度过低。根据“技术创新”指标的评判值为0.3036,显示结果为“差”,究其原因,黑龙江省煤炭企业采矿设备不先进,机械化程度过低。黑龙江省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煤炭产业布局的不均衡性,使得煤炭产业集约化生产度过低。尤其小煤矿企业,融资困难,先进技术的产权购买、先进开采设备的购买能力有限,因此其生产模式仍采用最原始的人工作业生产,生产技术水平过于低下,没有配套的大型设备,机械化程度不高。而且鉴于黑龙江省煤质的条件特殊性,煤炭开采装备适应性太差,机械化程度远远低于国内平均水平。
4)煤炭资源开发、综合利用技术落后,影响后续发展。根据“技术创新”指标的评判值为0.3036,显示结果为“差”,究其原因,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开发、综合利用技术落后。黑龙江省煤炭开采技术落后以及开采设备的适应性低下,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会引起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化境恶化。在黑龙江省煤炭加工中,筛选、洗选、炼焦、发电在整体数量上占绝大比重,深加工产品所占比重极低。一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清洁煤产品如工业型煤、水煤桨、煤层气开发等处于初级开发阶段,而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烟气除尘脱硫净化等高新技术的推广还处于空白状态。同时,煤炭开发综合利用技术落后,导致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伴随着较大的资源浪费,黑龙江省每开采1t煤,会损耗与煤炭资源伴生的铝矾土、硫铁矿、高岭土等资源高达11t,大量煤矸石和焦化副产品等可循环利用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黑龙江省的煤炭综合利用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比发达国家低30%~35%,在国内排名靠后。据有关部门调查,黑龙江省开采约1亿t煤炭,会造成土地塌陷面积为0.87m2。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黑龙江省煤矿采空区面积达3700km2,引起严重地质灾害的区域达1280km2。近些年来黑龙江省致力于矿区环境的综合治理,收到了显著成效,但由于治理技术的不先进和前期煤炭资源的过度开发,土地塌陷造成的地质灾害依然频发,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落后已经成为制约黑龙江省煤炭产业发展的障碍。
5)安全生产技术水平低下。黑龙江省煤炭企业对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共伴中国矿业杂志简介详见
6)低碳经济发展资金投入困难。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从设备改造到低碳技术创新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企业资金有限,尤其小的煤矿企业,再加上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疲软,所以黑龙江省煤炭企业进行开发引进低碳技术、设备改造更新、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低碳培训的投入特别少,严重影响了黑龙江省煤炭产业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
作者:赵淑英 何丽霞 刘利 单位: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黑龙江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黑龙江科技大学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