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 >

高中校本课程研发教学价值与实践

1普通高中校本课程研发教学的使命担当

校本课程建设的使命担当就是要通过对校本课程的深入研究为教育者提供教学的实践载体,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与技能培养的素材依据与“诠释范本”,形成支撑师生共同学习进步的实践样态,通过理论学习、价值阐述和技能锻炼等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与学生的成长成才。

1.1新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的推动因素与实际载体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与基本前提,通过课程改革来推动整个教育教学的改革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般选择。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素质教育成为核心理念深入人心,然而在既有的大环境与体制下,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却是曲折不断,尚在摸索的过程中。校本课程的实践本身就是新改革理念与实践的具体载体,是新改革在教学实践中的贯彻与尝试。从我国校本课程的本身历史来看,大规模的推广并强调校本课程研发教学的历史并不长,长期以来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并没有给校本课程留下多少空间,校本课程也一直在部分学校尝试着进行。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校本课程获得了发展的大好机遇,各个学校相继开设了形式各样的校本选修课程,从知识拓展到技能培养,广泛契合了学生的爱好需求。与此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从体制保障上予以支持,很多地方甚至明确规定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开设相关校本课程,学生每40人配备一门校本选修课程,且将教师校本课程的研发教学与教师的职称晋级相挂钩,作为必要条件予以强调。当前,校本课程的研发教学理所当然应该成为新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的推动因素与践行载体,为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为新课改的推进做出贡献。一方面,要着眼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实际发展需求,以校本课程研发的自主性、灵活性来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多样化与社会多元化的需求,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探究科学与人文的交叉融合,开发研究人文与科学并重的综合课程,传播科学知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塑造精神价值,潜移默化、和风细雨式的影响学生。以校本课程为试点,通过对校本课程研发教学的具体实践经验总结概括,形成一般认识,总结规律,为进一步推动新课改提供有力促动。

1.2学生理论学习与价值认同的“诠释范本”与媒介引导

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传统应试课程作为高考的考察内容,其知识内容已经相当丰富,但仍然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整体需求。此外,应试课程设置更多强调的是政府国家的总体规划与要求,突出宏观价值取向,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实际需求。校本课程以学校为本位,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特性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学校、地方的文化差异性。作为面向学生、面向实践的课程设置,校本课程的选择性较强,将课程设置的选择权和决定权交给了学校、交给了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老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来开设相关课程,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这一点来看,校本课程不仅可以巩固传统应试课程的知识传播效果,也可以弥补其不足,满足学生对知识拓展的个性需求,成为知识解读与传播的另一种“诠释范本”。此外,校本课程的研发教学作为新改革的内在要求,本身有着体制内的保障和硬性要求,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随意课程,其课程的研发与教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校本课程的研发教学,一方面要保证满足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必须充当价值导向的“媒介”,通过校本课程的教育引导学生的价值追求,增强学生对主体社会价值观乃至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与接受。校本课程注重差异性、强调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发展,并不意味着校本课程忽视共性和社会主体价值取向。相反,校本课程的研发教学必须契合社会主体价值取向,反对“标新立异”地传播与社会主体价值、甚至是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价值理念。校本课程的研发教学必须注重课程设置本身的科学性以及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整体性,防止由于过于关注学生个性而导致的对学生整体特性的割裂,积极引导学生的整体价值取向,使学生成为一个能够明辨是非、维护社会良知、守护社会精神价值的合格“公民”。

1.3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要素与有力促动

众所周知,大凡名校,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校园文化氛围,不管是北大、清华这样的百年高等学府,还是黄冈、北京四中这样的普通高中名校,都有着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有着自己精神、文化传承的独特气质。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的历史传统、心理氛围、群体观念、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在推进校园历史文化传承、强化群体身份认同、活跃校园文化学术氛围,进而影响学校教学实践的实际效果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维系一个学校传承发展的精神纽带。校本课程的自主性与灵活性恰恰成为不同学校精神气质与文化氛围彰显表达的一个契机。不同文化氛围下所形成的教师的独特个性以及学生的整体精神价值取向都可以通过校本课程的开设教学反映出来,校本课程开设的质量与水平也直接和校园文化的氛围息息相关。校本课程的研发教学理所当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要素,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校本课程的研发教学既能发挥学校教师的专业特长,增强教师的实际研发能力,又能加强教师的团体合作,促进智慧经验的共享。在很多学校,校本课程的研发教学往往是以团队作为单位,甚至是跨学科之间的合作研发教学,这不仅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也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传播科学且人文的知识目标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校本课程的研发开设往往经过初期的筛选变得相对稳定,课程开设的基本价值取向逐渐明显,或凸显科学技能培养,强调学校“理科优势”与重视技能实践的历史传统,或注重经典国学知识的传播,彰显学校的国学底蕴,这些都构成了每个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并在具体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了校园的文化内涵,成为学校自身发展过程之中新的“印记”。

2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教学的路径选择

2.1用体制来规范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学,为保障

校本课程研发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提供体制前提与传统的应试课程不同,校本课程的主体是学校,学校拥有课程设置教学的自主权,充分体现了校本课程的灵活性与自主性。但是必须清楚的看到,与校本课程自主性、灵活性相伴随的则是校本课程实践之中的自发性、随意性和盲目性,通过体制来规范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为此,必须用体制来规范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学,为保障校本课程开发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提供体制前提,通过完善规章制度,构建长效机制,从领导、组织、实施、评价、激励等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出发,从而确保校本课程开展实施的有序进行、科学展开与效果明显。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必须首先在校本课程的组织和领导上予以保障,作为常态化的课程教学,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校本课程研发的支持力度,从物质条件上予以保证,与学校合作建立与完善相应的组织领导体制,在学校设立对应的负责部门,明确分工,从时间保障、物质支撑、价值宣传上给予校本课程实践的必要准备。其次学校应该建立与完善相应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相应的评价规则,进行定期、规范化的评价活动,对校本课程的具体实践进行相应的考核评价,同时还必须完善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优秀精品课程的开发者与实施者进行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行之有效的方法经验进行积极推广,做到经验的共享互用。最后,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发展工作,针对校本课程开设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增强教师课程研发的本领,促进教师专业学习与科研能力的提高,为校本课程的实践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2.2用学术来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学,为保障

校本课程研发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提供理性支撑校本课程研发教学科学性、有效性的实现离不开学术化的理论研究,对校本课程的研发必须基于一定的学术研究。深入开展对校本课程的学术研究,对其实践的环境要素、内在构成以及其教学对象个性的学理分析,既可以为校本课程的实践提供理性逻辑支撑,增强校本课程实践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又可以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学、科研的共同发展。一方面,当代高中生的理性审视凸显,对事物的认知与选择更多的是基于理性与逻辑上的判断,接受知识的条件变得更加苛刻,校本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学术内涵与理性程度,增强知识内容的说理性是学生知识选择与价值认同的前提条件。因此,校本选修课的研发不仅要注重内容的实践性和趣味性,更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将价值导向和人文内涵融合其中,特别是要彰显其学术与学理内涵,增强课程研发的档次。另一方面,由于校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在实际课程教学之中容易出现主题不明、重点不清、形式散乱等诸多问题,教学过程之中的随意性较强,往往会浪费宝贵的教学资源,难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因此,校本课程的研发教学必须强化学术研究的前提准备,只有不断加强对校本课程的认知与研究,形成教学教法的规律性认识,才能更好的开展校本课程的实际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用学术来提升校本课程的研发教学,为保障校本课程研发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提供理性支撑也是对当前校本课程开设过于混乱、教学形式过于散漫的一个客观要求,是打造精品校本课程、淘汰“糟粕”的必然选择。

2.3用实践来整合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学,为保障

校本课程研发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提供检验标准理论是灰色,而实践之树长青。校本课程的研发只有在实践之中才能得到价值的彰显,也只有在实践之中才能验证其效果。当代中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接受效果是检验其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最终标准。校本课程的研发必须落实于教学实践,其科学内涵固然重要,但通过何种形式进行内容的正确阐述,使得科学内容容易被学校接受,进而“植入”学生思想深处,成为学生思想价值的内在组成部分,这才是校本课程研发的最终归宿。这就需要在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之前深入研究不同学生群体思想的特殊性,充分考虑不同对象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针对不同群体探索形式多样的表达方式与课堂形式,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都能听得懂、听进去,从而促进校本课程研发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的实现。于此同时,校本课程的研发也必须基于一定的教学实践,离开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躲近小楼,闭门研究只会让校本课程成为冰冷冷的“另类说教”,让校本课程失去应有的活力。校本课程的开设必然是在实践之中不断优化和改进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校本课程经历了自我的改进与内部淘汰选择,最终保留合理内核,成为精品课程,将校本课程打造成为学校课程教学的“浓墨重彩”。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校本实践的发展也必然由起初的注重形式范围推广到注重内涵发展的转变,并逐渐凸显校本课程研发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与规范性要求。在整合体制、学术与实践的过程之中,普通高中校本实践与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在交融互摄之中奋力前进,推动着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实施。

作者:乔丽军 霍修兰 单位:慈溪育才中学


    更多区域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高中校本课程研发教学价值与实践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qyjj/96271.html

    相关专题: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中国老区


    上一篇:山前地带煤田地震勘探研究
    下一篇:缓蚀剂对7075铝合金缓蚀性能的实验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