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 >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

[摘要]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类已步入微交往、“微文化传播”和信息微循环的新时代。“微文化传播”具有时代性、人文性、感染性、融合性、生活性的特点,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拓展了新的空间,高校只有针对学生个体成长发展的特征和需求特性,顺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需要,以“微文化传播”勃兴为契机,以“微文化传播”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原则,以引领学生微生活为主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正效性,才能有效摆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内容和现实背景相脱节的困境。因此,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价值,已成为开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业态。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674(2016)01-0114-06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行动计划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的开通,这也将启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业态。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运用由来已久,但此前仅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在“互联网+”行动计划背景下,互联网作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引擎和驱动,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将“互联网+”模式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形成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新业态。“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建设是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渗透和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具备跨界思维模式,突破原有模式和思维定式,发挥“互联网+”创新驱动作用,结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行为的新变化,在全面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基于我国互联网发展的社会要求以及高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探寻“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构建的新模式,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同时尝试为教育实践搭建理论图谱,进而打破“时空限制”,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化、无界化和即时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内涵

“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1]“互联网+”的“+”,既是技术上的“+”,也是思维、理念、模式上的“+”。但仅就当前情况来讲,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仍处于初创期,运营模式具有单一性与一般性特点,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并未产生实质的影响和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衍生于“微文化传播”,是“微文化传播”嬗变的产物,“微文化”源于上世纪90年代麦子“微文化”理念的燃传。麦子通过创立“微乐队”、出版“微”唱片、提出“微文化”概念、出版“微哲学”著作,构建了“儒释道微”圆融一体的人类文化合一体系,揭示了“万物皆微,合一无痕”的生命源相,旨在唤醒人类,向爱扬升。“微文化”作为网络衍生的流行文化,是新兴的文化形态,是文化的亚形式。“微文化传播”作为新兴的传播样态,起源于微博的风靡流行,成熟于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公益的汇聚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实践方式,是网络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结果。微载体作为网络流行“微文化”的衍生品,专指“微信、微博、微公益、微课”等一系列与微相关的网络“微文化传播”方式。随着WiFi覆盖率的提升、移动和4G技术的成熟、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微文化传播”逐渐趋于成熟。它将传统文化、精英文化转变为个性化、人性化的大众文化,“微文化传播”放大了人的认识的主体性,改变了“被文化”的状态,提升了自我存在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微文化传播”的信息功能是史无前例的,它使生产工具、信息、使用者趋于微小,促使日常生活碎片化趋势明显。“微文化传播”对人的教化和引领功能是潜移默化的,为个性化、主动化学习奠定了基础,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与自然的互动,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由于“微文化传播”的形成和传播特点,“微文化传播”也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导致学生思想行为“任性”成为新常态。网上不同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的冲突与交融,导致学生的思想“任性”,网络语言的广泛流行,引发学生的语言“任性”,网络违法和失信行为的失控,诱导学生的行为“任性”,网络现实与虚拟的游离,导致学生的心理“任性”,造成双重身份和人格,引发角色混乱与人格分裂。因此,高校只有明确学生个体成长发展的特征和文化需求的特性,顺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需要,以“微文化传播”勃兴为契机,以“微文化传播”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原则,以引领学生微生活为主线,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文化传播”载体的正效性,才能克服高校校园文化载体与时代内容和现实背景相脱节的困境,深入挖掘“微文化传播”载体价值,使“微文化传播”真正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构建就是采取跨界思维模式,打破固有封闭的内循环模式,实施跨媒体融合,采取强强联合,实现资源共享的过程。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的发展,运营模式将趋于多样化,在各种模式深度融合的同时,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力与生产力,其个性、自主化的学习模式和新颖别致的教学模式,推动了教与学的“双重革命”;其全程化、无界化和即时化的特点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时空限制”;其个性化、体验化、灵活化、生活化内容和活动,激发了学生兴趣。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主要功能

“互联网+”时代的开启,预示着人类社会进入万物互联、人与网络共存共生的融合态势。“微文化传播”是以互联网为存在载体,以大众为实践主体,是一种平民文化、草根文化,同时也是一种充满活力、多彩生动的交互媒介,因此,“互联网+”为“微文化传播”发展提供了阔步向前、快速发展的新动力,也将会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稳步前行。微载体可以促进教育主体个性化。今天高校学生已成为数字化时代生活的“原住民”。他们不仅是数字化产品的使用者,更是数字化便利的体验者,思想政治教育“微文化传播”载体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新平台,其无界化、即时化、个性化、生活化的特点符合大学生求新、求异、求变的特点,使高校学生能够产生极强的新奇感和投入感,通过网络人际交往、信息传递及互动交流碰撞出新的火花,激发参与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进而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微文化传播”具有“短、平、快”的鲜明特点,适应高校学生的现实生活需求,也促使高校学生“宅”现象的日益流行,“微文化传播”成为高校学生的天堂,高校学生已成为“微文化传播”的主力军,在相互推送分享中使主题鲜明,个性得到彰显。微载体可以实现教育内容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文化传播”载体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多样化提供了新平台。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微文化传播”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多元的学习选择、互动的社交渠道、快捷的娱乐消费方式、风格迥异的网络语言环境,它以无处不在、时时运用的微博、微信等形式成为高校学生群体不可或缺的亲密“伴侣”。“微文化传播”的兴起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契机,“微文化传播”用精练的内容和快捷的形式展现出丰富的人文内涵,“微文化传播”讲求自由、高效和个性符合高校学生的“口味”。高校要充分运用“微文化传播”载体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多元化内容的优势,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手段,即时展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成果[2],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搭载内容的吸引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微载体还可以促进学习方式交互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由教师主宰,学生难以摆脱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学生自己无法掌控学习内容、时间、进度和节奏。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实现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内容、时间和方式,实现“按自己的步骤学习”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既是新型传播媒介平台,又是校园师生互动的有效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研究把握信息网络时代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推动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微文化传播”生活化、大众化、个性化的特点,为师生互动提供了新渠道,改变了学生“单向性”的参与模式,促进了师生与学校的双向交流互动。“微文化传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互动的公共空间,使学生可以快捷地分享信息,发表看法,交流意见,“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互动方式,提高了学生话语权,有助于师生的沟通、互动和信息的透明,实现了学校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微文化传播”正以其“微言大义”的内涵和“无微不至”的外延,从“微不足道”的细微之处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发帖、回复、转发、点赞”等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成为大学生抒发情感、缓解压力、提高“被关注度”、满足参与需求和表达欲望、体现其自身价值和成就感的重要渠道,更成为高校渗透力最迅捷、影响力最大的教育管理服务新平台。微载体实现了教育内容传输即时化。万物互联的“互联网+”时代,学生在“互联网+”时代成长、成才业已成为新常态。“微文化传播”时效性强,信息生成、传播快,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的特性,改变了传统媒体点、线、面的传播形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即时传播提供了新途径。“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链接革命”的冲击,处于“共生共赢”的状态,面临“范式革命”洗礼,只有通过“竞合”,才能更加完善。“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实现教育内容的远程传输和资源共享,而且可以打破时空的局限,让师生间进行全方位的互动交流。教师运用互联网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落实因材施教,而且也能在虚拟学习、在线学习过程中,实现与学生全面、密切的互动和交流,进一步深入了解学生需求。高校需要加强网站的资源整合,加强校内各部门通力合作,强化学生“网络论坛、QQ群、社区”等“微阵地”建设,注重“微领袖”培养,发挥其“喉舌”和“意见领袖”作用。要加强推进与兄弟高校的合作,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传播平台,进而实现传输教育内容即时化。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建设的思考

互联网时代,内容为王;互联网时代,体验为王。如何实现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参考;如何提升学生学习体验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产品导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建设的关键问题。[3]随着“微文化传播”的发展与成熟,大学生在“微文化传播”背景下成长、成才已成为新常态,高校要顺应这种新常态,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运用的新途径。

(一)坚持融入、超越的原则,以新思维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

网络“微文化传播”模式的发展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手段、模式等进行全方位的变革。面对“微文化传播”发展的时代趋势,高校教育者对“微文化传播”的认识还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一是不愿用“微文化传播”,认为“微文化传播”是非主流文化,只是一个“赶时髦”的工具,用“微文化传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小打小闹”;二是不敢用“微文化传播”,视“微文化传播”为“洪水猛兽”,存在防、躲、堵的思想;三是不擅用“微文化传播”,对利用“微文化传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束手无策,仍旧习惯于传统“我说你听、我讲你记、我答你通”教育方式。出现“裹足不前”的根源在于思维观念的落后,只有转变观念,创新思维,才能创新工作方法。

1.注重融入,即时跟进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办学理念、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移动云教育多元、灵活、丰富的特点,与高校学生时尚随性的生活态度相契合,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拓展了他们的想像空间,调动了他们获取信息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对知识的创新性,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天候”、“全方位”目标的实现。[4]高校只有与互联网时代同行,才能真正确立“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诚然,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能不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传统的教学活动也依然如故,但互联网的强势使得高等教育必须“屈尊”并大加利用。因为网络强大的交互功能、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在线学习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等限制,为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创造了条件。联想到学生普遍存在的“课上睡觉玩手机,课余追剧打游戏”的现象,高校只有树立跟进时代发展的理念,以开放的心态审视“微文化传播”,以开明的心态看待“微文化传播”,把“微文化传播”从载体工具上升到战略举措来认识,消除对“微文化传播”的“傲慢与偏见”。注重发挥“微文化传播”的载体作用,强化对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的运用,才能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真正互动起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发挥“微文化传播”沟通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以角色换位的体验视角经常浏览学生喜爱浏览的门户网站、论坛,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热捧的时尚语言,主动抛开习惯的“官话、套话”,主动学说、运用“时尚、流行”的网络语言。高校要把握“微文化传播”生成、发展的运作模式和传播规律,运用新语态传递思想正能量,适时将真理、真相、真情的力量植入、融入视觉语言,用新语态传送好思想、传播正能量。

2.全局谋划,倡导超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就要奔着现实问题和“活思想”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关注现实问题,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与内容把思想文化阵地激活。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官方微信公共平台点击率低、关注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形式与内容缺乏人气、生机和活力。从全局谋划出发,本着不回避、不拒绝、不压制,主动接受、接纳、介入、融入的心态,成为“微文化传播”发展的跟进者和领跑者,大胆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建设的新途径,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平面、静态、单一向立体、动态、多维转变,把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打造成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的新平台、新空间和新阵地,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思想性是媒体的内核,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建设的核心。只有让“微文化传播”插上“思想”的翅膀,让“数据链”加装“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才能如虎添翼、威力无穷。高校要充分了解学生关注、热衷使用网络“微文化传播”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用学生的智慧引导“微文化传播”的发展,通过搭建各类“微文化传播”平台,引导学生摆问题、辨是非、讲道理,让学生在思想交流碰撞中辩明真理、升华认知。同时,打造教师学习微平台。为促进教师交流与学习,实现资源共享,高校要建立影响力更大的学习网络,结成校际联盟。教师可以通过这一平台,组建本专业的全国性互动交流网络,或把同一专业的不同课程用微平台连接起来,增加教师、学生间知识的互动交流,形成立体的多层次、多维度交流学习网络。

(二)坚持引领、创新原则,以新形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微文化传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互联网+”势必引发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也必然带来教育形态的跃进。因此,高校要以新形态拓展并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

1.明确导向,凝聚引领

“教育者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志趣,支持、鼓励学生把创意转变为创造,才能让教育变得更具活力”[5]。高校要在充分运用好“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公益、微视频”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微文化传播”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开辟和占领“微文化传播”阵地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指导思想,强化校园“微文化传播”的建设与引导,牢牢把握校园“微文化传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做到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不失语、重大问题上不缺位,让主流声音更加响亮、更能“网”住人心。坚持网上、网下协同作战,既要“面对面”,又要“键对键”,既要“线连线”,又要“心贴心”,实现网上网下优势互补、融为一体。要发挥学团组织作用,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网络论坛、网络QQ群、网络社区。要有针对性培养“微领袖”,鼓励其担任微博、论坛、虚拟社区等各类“微文化传播”的“版主”、“博主”,让其成为“微文化传播”的“喉舌”和主流文化传播的“舆论先锋”以及流言和虚假信息的“粉碎者”。要大力开展“微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微电影、微视频、微公益”等“微文化传播”活动,将“高大上”的大道理转化为学生都易于接受的“微道理”。

2.创新实践,铺路搭桥

借着“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将迎来新活力。一是构建微课程平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放、平等、协作与共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文化载体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融入教学。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围绕“教学”定制化,“学习”自主化加快课程的开发与应用。高校要突出“以学为中心”和“短小精悍”的特点,坚持以角色平视化、交流互动化、主体多元化、参与体验化、信息开放化、展示个性化为基本落脚点,强化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等多种课程形式的开发,努力提高课程的利用率和覆盖面,增强“慕课”的教育实效;其次,加快“微课”的开发与运用。“微课”主题突出、内容具体,容量微小、用时短,容易表达、转化和传播,有助于解决具体的、现实的各类问题。高校要按照立足小微、源自生活,形式多样、易于选择,关注体验、着眼内化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个体性、人本性、生活性、体验性和互动性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强化教学设计、应用模式和策略研究,创新高校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构筑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平台。二是构建“微教学”平台,拓展立德树人新途径。“慕课”、“微课”、“手机课堂”、“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使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再拘泥于传统形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微教学”平台的构建,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与同学沟通,与老师交流。教师可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微信平台,邀请大学生加入,教师随时将教学成果、课件等相关资料上传进行资源共享。教师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即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和生活指导。“微教学”平台的构建,可以强化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在“微教学”资源、“微教学”软件、“微教学”视频中探索知识,发现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促进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加快了自主学习的实现。“微教学”平台可以延伸课堂教学,完成在线讨论、收集意见、管理资源。“微教学”平台的构建,可以促进高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网评”作为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微教学”评价系统给教师的教育教学打分,教师通过“微教学”评价系统给教务部门和学校领导打分,而教务部门和学校领导也可以通过“微教学”评价系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时进行相应的评价与监控,确保学校和教师都能获得良性发展。三是构建日常微教育、管理与服务平台。“微文化传播”时代的到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育形式。“微文化传播”具有内容丰富、信息多元复杂、传播速度快的特点,高校应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微文化传播”特点,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微教育新平台。高校要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和敏感问题,强化舆论引导和思想辅助,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认识。同时要贴近大学生思想,开通时事新闻、在线教育、学校章程、留言信箱等频道,全面了解学生关注的重点,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交流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6]高校要发挥“微文化传播”,尤其是微博、微信等微载体的作用,主动占领网络教育阵地,搭建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的新平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微管理载体建设必须树立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样、从静态走向动态、从直线性走向立体性、从孤立走向协调的理念,充分运用、发挥微载体的技术优势,提高管理水平。在原有QQ群、飞信、短信、网站的基础上,分层级建立微管理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建立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突出校园“微文化传播”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校园“微文化传播”交互性强、参与人数多的优势,围绕学术、身心健康、生活、法律、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打造新平台,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解答,提高服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三)强化监督,科学把控,以新业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微文化传播”在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便利的同时,其文化的多元性、观念多样性、思想复杂性的特点使学生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价值判断趋于功利化,价值选择趋于矛盾化。高校要以新业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同样需要一套有效的制度、机制作为保障。

1.优化设计,突出效能

“高校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教育疏导平台,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虚拟环境,促进师生共同提高、和谐发展。”[7]高校要注重总体设计,优化资源配置,构建横向覆盖、纵向贯通的思想政治教育“微文化传播”教育引导体系,不断扩大网络领地,建设一批符合大学生心理和成长特点、融理论先进、资源优质、特色鲜明、技术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微文化传播”平台,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做深、做活。同时,建立“家校”、“校企”协作微平台,强化与家长、用人单位的交流与沟通,提高信息的对称性,消除因信息不对等带来的矛盾和不理解。建立交互性反馈微平台,及时发布各类信息,让师生更好地了解学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为便捷的反馈平台,让学生和教师为学校的建设和政策“献言献策”。要关注与学生的交流,保持良好的沟通,对学生的咨询和提出的问题及时做出回应。这样才能建立健全校园“微文化传播”运作机制,提升校园“微文化传播”的正面影响,促进学校各方面有序发展。

2.突出功能,科学把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微载体建设要从发挥“微文化传播”媒介积极功能入手,将互联互通、无处不在的优势转化为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属性和互联网属性,构建以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为基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监管体系,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建设工作组织机构的法律定位和业务边界,进一步提升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要遵循“互联网+”跨界融合、重塑结构、尊重人性、连接一切的特征,加快“三通两平台”建设,同时,变革传统组织形式,搭建小型化、动态化学生“微组织”。

3.夯实“法防”,提升“技防”

要以“法防”约束行为。高校要强化学生法律教育,引导学生遵守国家相关处罚和网络管理的相关规定,提高学生守法意识。要以“技防”减少“污染”。面对当前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态势,高校要构建融“检测、监测、预警”于一体的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系统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安全响应机制、应急体系,做到随需应变、主动处理。同时,高校要在完善网络信息在线监控体系、构筑信息污染“防火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微领袖”和“信息员”的作用,及时把控网络舆情,最大限度减少有害信息对大学生的腐蚀。同时,要按照体现时代性、开放性、竞争性、整体性、针对性、层次性和实践性的指导思想,既要注重导向作用和激励功能,又要体现个体差异和个性特征,还要结合学生思想、语言、行为心理“任性”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计多层次、弹性的目标体系,构建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总之,“互联网+”已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微文化传播”也将继续在高校畅行无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建设要坚持以内容与现实为导向,以兴趣和自我实现为驱动力,以提供个性化与定制化服务为基本出发点,采取终身学习跟踪、个性化推荐、实时反馈测验等方式,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九如.互联网“底盘”和大数据“轮子”[J].中国信息化,2015(3):3.

[2]刘钊.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

[3]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6(7):6.

[4]张宝君.云教育:高校德育新平台[N].中国教育报,2014-10-10(5).

[5]张宝君.创客:教育变革的新生力量[N].中国教育报,2015-07-15(5).

[6]刘正斌.积极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1(1):87.

[7]张宝君,刘小乔.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文化载体的功能[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118.

作者:张宝君 刘静涵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四平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更多区域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qyjj/95146.html

    相关专题:法学论文写作 pdf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


    上一篇:高中政治的有效教学
    下一篇:学生优化教育价值观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