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引入多媒体技术、WEB技术以及计算机软件仿真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强实验预习准备,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形式和激发教学兴趣的目的。
【关键词】电子类;实验教学;现代教育技术
电子类课程主要包括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等相关专业课程。电子类实验是根据电子专业课程而设计与之配套的相关实验。目前,电子类实验教学方式大部分实行传统的教育模式,即通过预习、实验、报告的步骤来进行实验。这种教学方法存在着很大弊端,如果实验操作量大,学生在实验之前预习不够充分,操作方法不熟练,那么实验效果就会有很大差异。中国现代教育称之为电化教育,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依托,涵盖信息技术的教育技术手段组成的系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化教育技术可以弥补这样的缺点,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将实验教学提升一个台阶。
1以多媒体教学为媒介,进一步完善实验操作
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很多种技术综合来进行,通过计算机、投影仪更形象化的将需要进行的实验项目列举,通过视觉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影视传播能让学生更容易接收知识。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现在已经在各个教学领域引用,传播信息比较直观,可以让学生放松心态,起到学习效果。在课堂中,学生可以和老师及时沟通,有问题可以直接提问,将问题扼杀在萌芽中。通过多媒体设计电子线路实验,更具有画面感与视觉冲击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对教学效果能起到很大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可以直接将教学目标、步骤、注意细节等按点列出,然后根据各个相关要点,将准备的实验器材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再按要点依次讲解时,还可以引入音乐与视频来深入阐述。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要点都可以直观明了的体现出来,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目光,让课堂更加的丰富多彩。在实验教学前,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本,自己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这样可以让学生参与的同时,更加深入了解实验目的与需求,起到预习效果。在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教学,让其余的同学找出课件制作的优点与缺点,深化他们预习认知。在实验操作时,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实验,这样可以通过多媒体随时回放知识点,大大加强实验的效果。
2有利于启发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方法
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实验中,既优化了教学管理方法,又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让开放性实验教学向现实迈进了一大步。众所周知,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现代教育教学目标之一,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实行开放式教育,在教学实验课程设计时注入新的理念与新的思想。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比较单一,在实验中,学生是以实验为主,按教学流程操作,各个模块比较孤立,学生不了解实验的存在的背景,只是未完成实验而实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现在教育模式要求从实验实用性出发,了解实验目的与实验意义,要求各个模块相关联,将研发开发实验放入首位,在实验中,学生要融入自己的思想理念,有自己自主的设计意识,选择自己实验仪器来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意见,这样利于学生在实验创新中能够发现与解决问题,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促进彼此之间的友谊。
3通过WEB技术加强实验初级阶段的预习作用
为加强学生自学能力,拓展学生学习知识面,加强实验效果,环球信息网(WorldWideWeb,简称WEB)为学生学习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其浏览器进入Internet中获取各种信息与资源。ASP作为Web服务器的一种开发环境,它内含于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中,学校通过ASP技术设计了一个电子线路通信教学网站,学生可以通过该网站主页用户登录界面进行浏览学习。学生在注册登录后,用户的相关信息将自动存入数据库。学习内容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仪器操作、实验箱介绍、实验操作。仪器操作部分详细介绍了各种仪器的操作方法。实验箱主要介绍了实验箱组成部件、架构以及使用方法。实验操作详细的描述了操作实验的每个细节与操作步骤,并注明实验所达到的目的以及遇见问题采取什么解决措施。在正式实验之前,教师要严格把关,要求学生通过浏览器进入登录页面,详细学习网站中仪器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在“预习”后还应再三叮嘱、确认。在通过前期的学习,要让学生有一个直观了解,在实际操作过程,利于提升学生实验的成功率。
4为实验教学考核提供有力数据,便于评估
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进行全程的监控与追踪,可以充分的了解实验操作情况。在实验完毕后,可以将实验生成的数据上传至计算机,便于数据保存与分析,最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在实验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进行教学评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对实验项目、实验器材、实验环境、实验教学水平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学校管理人员也可以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教育管理改善,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跟上发展的步伐。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电子类实验教学中,既利于发掘与培养创新型人才,又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更有利于推动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应志春.LIMS技术的回顾与展望[J].现代科学仪器,2012,3:4~9.
[2]何克强.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学本科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现代教育技术,2007,VOL.17,No.11:5~12.
作者:王少华 单位:三明学院机电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