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河县农机维修市场现状
1.1维修网点及从业人员情况
目前,我县各类农机维修网点共有102家,其中在我局登记并持有有效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和工商营业执照的网点有8家。大多数农机维修网点的固定资产在1—6万元之间,经营规模较小。全县农机维修网点从业人员总数为182人,其中持有农机修理工职业资格证书的有10人,仅占维修人员总数的5%,其余都在无证的情况下进行作业。大部分维修点的从业人员仅有1-2人,少数规模较大的达到3-4人。
1.2维修网点业务等级及维修能力情况
在我县全部102家维修网点中,二级维修网点有8家,占维修网点总数的7.8%;三级维修网点共有88家,占维修网点总数的86.3%;另有油泵调修专项维修点6家,占维修网点总数的5.9%。可见,我县现有的维修网点基本上属于三级维修点,从业人员大都仅有初级维修水平。对一些小型的农机具进行简单的检修,“小打小闹”还可以,在大中型及新式农机具面前,这些维修网点既无维修条件,也无维修技术。
1.3维修网点经营收入情况全县农机维修市场总的来说效益较低,大多数网点的年维修收入维持在1.8至2.5万元之间,个别网点的年修理收入达到5万元左右。
2唐河县农机维修市场存在的问题
2.1农机维修点规模较小、等级较低,维修设备简单、条件简陋我县的农机维修点大多是三级维修网点,经营场所狭窄简陋,大多露天维修,维修技术水平低、不规范、质量难以保证。维修设备不健全且大多为小型老旧维修设备,如电焊机、砂轮机、气泵、台钻,有的网点仅有扳手、锉刀之类。缺乏各种检测设备和先进精确的新式维修设备。
2.2农机维修人员文化水平低、维修能力低
目前唐河县各类农机维修从业人员中,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人员占80%左右。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取得国家农机修理工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仅有10人。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低,文化素质差,缺乏农机修理工所必需的常用农业机械的构造、工作原理知识以及必要的检测、保养知识,基本上根据感觉和经验对设备进行维修,难以保证维修质量。
2.3对农机维修市场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局领导的主要精力放在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合作社建设以及招商引资等工作上,对农机维修市场管理工作无暇顾及,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县农机局内设市场监督股,有工唐河县农机维修市场建设工作探析胡选明(河南省唐河县农机局,河南南阳473400)摘要:随着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各类高新农业机械得到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农机维修行业发展滞后,难以承担大作人员2人,作为我县农机维修市场管理工作的职能股室。但与之相应的办公设施不到位,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及工作经费,难以对维修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机维修工作的开展。
2.4依法管理不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的颁布实施,为农机维修管理工作提供了执法依据,但由于相应的配套措施跟不上,这些法律法规并没有得到充分运用。此外,农机维修行业的从业人员主要是农民,他们的经济收入低,法制意识淡薄,不服从农机部门的监督管理,拒绝办理“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农机维修网点主要分布在乡村,点多、线长、面广,这些都为农机部门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3加强农机维修市场建设的思路及建议
3.1加大对农机维修市场建设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力度
一是把农机维修市场建设工作列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范围;二是依据现有的购置补贴政策对维修设备和仪器的购置进行补贴;三是把农机维修市场建设工作与其它农机工作同等对待,并在工作经费分配上给予倾斜;四是积极争取财政部门逐年列出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农机维修市场建设。
3.2依法规范管理农机维修市场
大力宣传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提高农机维修户的法律意识和主动办证、持证经营的意识。集中力量对全县农机维修市场进行全面普查,并建立详细档案。农机部门要主动联系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建立对农机维修市场的长效监管机制,确保维修市场监管无疏漏。把农机维修市场管理纳入到整个农机打假行动中,把农机维修打假与贯彻落实《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结合起来,对无证经营、无证从业和超范围经营等行为,依法予以取缔。对农机维修从业人员,一律实行就业准入制度。严格按照《农业机械维修开业技术条件》的标准,核发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发证,确保农机维修市场健康有序。
3.3加强农机维修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
要把农机维修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培训目标任务。定期举办农机维修从业人员培训班,邀请生产企业中既有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师讲授农机修理工基础知识、中级修理工实践技能、农业机械常见故障判断和排除等方面内容。在培训中,可针对参训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的现状,采取现场讲解、提问交流、多媒体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等多种手段,让农民兄弟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学得扎实,使学员通过培训懂得农业机械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农业机械维修的基本技能,达到中级农机修理工水平,成为新时代的新型职业农民。
3.4大力推进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
建设农机管理部门要积极转变监管模式,树立服务理念,推进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建设。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在全县遴选3到5家维修技术过硬、辐射区域较广、交通便利的维修网点,从技术、信息、培训、政策等各方面给予重点扶持,通过硬件设施和软环境的改善、提高,维修设备的增加,促进其提质量、上规模、上档次,做大做强,使其逐步成为高新农机具维修和售后服务中心。在维修中心的建设上要坚持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特别要引导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等共同投资建设,形成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长效发展机制。通过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建设,加大先进适用农机维修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力度,促进农机维修服务业技术进步,推动农机维修服务业向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3.5积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县农机管理部门要在落实好各项农机维修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学习活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一是向农机维修人员提供信息服务,推广先进实用的农机维修新技术,提高农机维修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帮助农机维修点完善工作制度,加强规范化建设指导,确保农机维修网点证照齐全,制度完备。三是推广科学合理的农机维修制度,引导农机手及时参加季节性检修制度,对投入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的机具提前进行检修,提前排除农机故障。四是支持和鼓励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开展农机维修业务。五是引导和支持农村农机维修点开阔思路,密切注意市场动态,积极主动开拓市场。加强新技术学习,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作者:胡选明 单位:河南省唐河县农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