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传统价值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对当今中国大学生而言,传统价值观是多层次,多方面体现的,如传统孝道,依从长辈;对于家庭生活感到基本满意,同时又想尽早的从父母束缚中脱离出来,其中对孝道的理解和感悟不存在城乡差异,来自县城和农村的大学生更能够体会父母的不易,对父母无较多要求,更有尽早独立,减轻家中负担,孝顺父母的思想。大学生对于民族的认同和爱国主义情绪整体水平较高,能够体会到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自豪和尊严,其中男生比女生更具爱国主义精神[3]。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大学生对学校的适应性与学业、成绩有关,成绩优异的学生一般社交能力较强,性格温和,善于与他人合作。与此相反,一些攻击性强的行为会破坏良好的学习气氛,阻碍互助学习,从而影响青少年的社交能力[4]。在对传统道德观理解方面,大学生普遍看重诚信负责,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心理成熟度增加,“宽容和助人”逐渐被大三、大四的学生看重。城市和农村的学生由于前期教育背景差异较大,在起始阶段如大一、大二时候,对学校环境的适应行差别较大,往往这时候也是同学之间矛盾最激烈的时候,传统价值观因个体差异而表现出冲突现象,此时对大学生自身原有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冲击最大,同时也影响未来传统价值观的形成。
2大学生传统价值观的认同
所谓“认同”是指青少年通过与相同或不同群体的个体进行彼此交往过程中所获取的自我社会差异的识别。它包括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两部分,前者青少年个体获取的一种内在身份感;后者指他者对青少个体或群体形成的一种外在身份感。不管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无论男女,都是生活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5],但是青少年最终传统价值观的形成却由于学校,家庭,社会群体等价值取向多元化决定。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有自我认同,个体归属感和安全感三个方面。在大学期间,自我认同感变化是:自我认同———自我怀疑———迷茫———自我肯定,经过持续性自我反思的过程,最终自我认同感得到提升。作为自我价值的承担着,对于刚入学的大学生来说,自我认同程度较高,原因可能是经历高考后,迈向人生的下一阶段,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肯定,从而获得较高的认同感。但之后随着大学生活的开始,学业的压力变大,可能会导致大学生一段时期的不适应,如情绪波动较大,常产生悲观情绪,行为偏激等,主要是由各种不适应而产生怀疑和迷茫。到了大四以后,青少年时期即将结束,经过大学的认知教育,生理和心理都日臻成熟,其传统价值观逐渐凝聚。个体归属感是指个体对事物或现象的认同程度,及相关联的密切程度。对大学生来说,个体归属感其归属即使学校,是学生对所在学校思想上、情感上和心理上的投入。学生都希望在学校环境中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接受、尊重和支持,在生活上,能够融洽和同学相处,既能有独立的空间,又能够有比较成功的社交能力。名牌大学的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要高于普通院校,大四学生对学校归属感要高于大二、大三的学生。对学校归属感较强的大学生,其在校期间幸福感也较高。安全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大学生安全感大多数并非来自身体的危害预感,而是心理风险。尤其是大学生在面临毕业、就业择业时,最容易出现安全感缺失,往往会担心“找什么样工作,是否能胜任工作,未来人际关系等问题”。此时,大学生传统价值观重心会由个体向社会偏移,可能会较多关注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大学生传统价值观认同具有从个体认同到群体社会价值认同的特点。个体在长期持续的斗争过程中,通过大学教育,环境影响逐渐适应群体社会,不断自我甄选、塑造、完善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定型。我国大学生传统价值观也经受着个体与整体文化及传统和现代价值的冲突[6]。现代大学开放程度很高,国际化,工程化等办学理念也影响着大学传统教育,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大学生在受到科学素质培养的同时,内在的传统价值观也不断的被融合,对待科学真理的态度、对知识的追求、现代意识等价值观念都在不断完善。尤其是网络多媒体工具的使用,使得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变宽,来自网络上各种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其中部分负面价值观理念,如拜金,崇尚消费等,可能会使大学生迷失方向,迷失价值。那么大学就应该担负起对大学生进行传统价值观教育的责任,使得大学生对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得到最大限度的认同。
作者:陈佳 夏福全 吴长法 于世勋 单位:蚌埠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