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老星当道、新人断层”的讨论,这几年一直没有停止过,每到电影大奖发布时更会激起波澜。
“十年前就在说香港电影青黄不接,好的电影人不是突然就飙出来的。”香港导演杜琪峰说,“香港电影自有优势,但要时间,创意工业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上世纪60至90年代,香港被誉为“亚洲电影王国”、“东方好莱坞”,曾创下年产逾300部影片,以及港产片票房年收入逾15亿港元的纪录。但2012年公映的港产片仅53部,票房收入仅为2.51亿港元。两相对照,令人有不堪回首之叹。导致港产片衰落的原因,包括人才不继、影业因循苟且,以及源自内地和好莱坞等地电影竞争日益加剧等原因。
香港《文汇报》发表社评说,香港电影要扭转1990年代以来由盛转衰的趋势,不仅要珍惜原有的优势,还必须实行有利创意产业的政策。
辉煌不再?
1997年回归前的“末日情绪”,让一些香港电影人陷入自暴自弃的境地,尽管有以周星驰为代表的“尽皆癫狂、尽皆过火”的美学风格出现,但香港电影还是不可遏制地滑入低谷。当然,香港电影界也不断有人翻盘,《无间道》就曾把香港电影短暂地带出过低迷——以至于事隔10年,《无间道》还是能让人津津乐道。
警匪片被认为是香港电影目前仅存的优势。电影爱好者、曾经出版《香港电影史记》的魏君子认为,个中缘由在于警匪片的投资规模和行政限制。“警匪片投资规模中等,而且这是唯一香港能拍、内地不能拍的题材。”这个说法得到了香港主流片商、寰宇国际执行董事林小明的认可。“内地黄赌毒和恐怖片是不批的,香港拍警匪片的可塑性和可观性,要比内地大很多。”
在这些年中,诸如《桃姐》这样的香港电影时有面世。但那些温情而文艺的电影并不足以唤起整个市场的热情,反倒是《无间道》被誉为“救世之作”——只有这个级别的影片,才能证明香港电影的复兴。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投入过少及文化差异,都是香港电影趋于没落的原因。但就电影工业体系而言,即便在香港电影最鼎盛的1980年代,香港电影的整个生产模式也与好莱坞相去甚远。导演在拍摄期间随意更改剧本,一部戏常常只拍十几天……为了赶时间只凭剧本大纲就开拍,这种“自由”与“即兴”,成为香港电影一大特色,限制了整个市场的规模和影片质量。
另一方面,则是香港电影制作高企的人力成本和编剧、导演资源的匮乏。林小明把这个归结为电影产业没落的恶性循环效应,“这种局面,单凭我们一家公司哪里能改变?”
多年来,各界对香港与内地合拍片褒贬不一。很多人认为合拍一方面让香港电影的类型越走越宽,一方面又有着很多局限性。叶泽恩表示,这些年内地最卖座的华语电影,前20部有超过一半是和香港合拍的电影。合拍片基本成为票房的保证。
期待“另一个高峰”
曾志伟曾调侃,“看金像奖提名名单,与1990年代有什么分别?”2013年的国际电影节中,古天乐七部电影参展、郭富城六部、张家辉五部,被指“新人身影难觅”。
但实际上,为培养新人,香港电影人早已出发。“八年了,虽然我知道八年未必能培养出新一代的优秀导演、电影人,但还是要坚持。”杜琪峰说。
作为香港艺术发展局电影及媒体艺术组主席,杜琪峰2005年发起“鲜浪潮短片竞赛”,希望能发掘具潜质的年轻电影创作人。2010年,“鲜浪潮”又增设了国际短片环节,邀请国际导演访港交流。“鲜浪潮”在香港新电影人尤其是电影专业学生中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报名人数连年递增,更有作品得到海外影展高度评价。
“现在香港不断有新导演出来,但我不会期望一下子出现很成功的新电影人。”杜琪峰说:“创作人需要经过很多阶段、完成不同的转变,这需要时间。”
香港电影发展局主席马逢国表示,香港电影进入低潮,培育一批新的电影人迫在眉睫。“内地电影事业在过去10年发展非常快,大批香港电影人进入内地发展,两地也开职称论文http://www.400qikan.com展了许多合作。但也出现了一个问题,香港电影届精英的流失,导致纯粹港味影片越来越少。”
马逢国称,现在香港电影发展局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培育一批新的电影工作者,为他们创造机会创作拍摄一些反映香港人生活、具有香港味道的电影,使“香港电影”发扬光大。
“香港电影现在最大的问题,是700万人养不起一部电影,所以很多时候要依赖内地市场。”杜琪峰把这种“依赖”看作“优势”:“内地市场有很好的空间给香港电影人发展,所以香港电影其实没有‘亏’,因为我们多了一种选择。”
杜琪峰说,相信未来几年是香港电影、华语电影转变的关键时间,“无论是形式、还是电影技术,但未来电影怎么都不会属于我们这些做电影30几年的人,未来的香港电影如何,要新一代自己去面对。”
带着“鲜浪潮”走到第八年的杜琪峰说,自己现在最大的理想,是为年轻人筹到更多的资金拍戏,同时为香港电影找到更多有潜力的接班人。杜琪峰说,希望一两年之后,“鲜浪潮”从一个比赛变成一个工业,迎来香港电影的“另一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