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 >

如何把民族文化资源变成“真金白银”

 在内蒙古,人民普遍感到挖煤可以致富,挖煤可以成为亿万富翁,因为内蒙古地下蕴藏大量的煤,内蒙古是全国最大的煤储量区,也是最大的煤开采区。人们往往注意到物质东西可以致富,却很少注意到,内蒙古还有另一个宝藏可以挖掘出来创造财富,带来经济效益,那就是极其丰富的草原民族文化资源。以草原文化为主导的内蒙古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内涵丰富、民族特色性强,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生产资料。如果把这份宝贵的资源发掘出来,创造财富的源泉会更久远。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以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草原文化这张响亮的品牌,把民族文化资源变成“真金白银”。 
  一、草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产业资源丰富 
  古老悠久的民族发展历史、丰富多样的民族生产生活,使内蒙古这片土地孕育了丰富独特的草原民族文化。内蒙古自治区立足于丰富的草原文化资源,大力挖掘草原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 
  蒙古族文化博大精深。内蒙古是中国古代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起,构成中华文明史,驰名中外的“河套文化”、“大窑文化”、“红山文化”、“扎赉诺尔”, 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民族文化丰富多样。内蒙古有49个民族,即使同一个民族在不同地域,民族文化风俗也各不相同,“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蒙古民族中,因地区及所属部落不同,又分为科尔沁文化、察哈尔文化、鄂尔多斯文化。此外,鄂伦春文化、达斡尔文化、鄂温克文化更具有鲜明的特色。还有在呼伦贝尔市的俄罗斯民族自治乡,是中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文化异质性特强,文化旅游发展空间极大。 
  文物古迹历史悠久。现保存有辽文化遗址、元氏文物古迹、明清时期的召庙、各种衙署。鄂尔多斯有成吉思汗陵,锡林郭勒草原有元上都,阿拉善喀拉沁有王爷府旧址,喇嘛教有五当召、大召、席勒图召、美岱召、王爱召,以及昭君坟、白塔等。 
  宗教文化历史悠久。萨满教和喇嘛教对内蒙古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保存的宁城县大明塔、呼和浩特的白塔、舍利宝塔,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极高。包头的五当召,是喇嘛教三大圣地之一。 
  民族风情浑朴浓郁。蒙古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风情表现在服饰、饮食、居住、待客、婚嫁、礼仪、节庆、竞技等方面,有很强的民族特色。 
  民族工艺琳琅满目。内蒙古北方游牧民族用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每件民族用品都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展示着民族的文化,是制造精美的工艺品,饱含着民族文化特色,比如马头琴、蒙古刀、结盟杯等。 
  民族文化资源是民族文化产业的生产资料,是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可以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文化产业成绩斐然,文化资源有待挖掘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将文化产业确立为支柱型产业。加快文化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是内蒙古着眼于新世纪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成为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远景目标。 
  节庆活动异常活跃。内蒙古分别在呼包两市举办的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呼和浩特市举办的昭君文化节、呼伦贝尔市举办的成吉思汗草原文化节、阿拉善盟举办的国际生态旅游文化节、通辽市举办的科尔沁艺术节、乌兰察布市举办的全国蒙古族服装服饰展,等等,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特色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如赤峰市和阿拉善盟的赏石业、锡林郭勒盟的民族服饰业、乌海市的书画业,等等。尤其是阿拉善盟的赏石业,已在巴彦浩特镇建起全国最大最好的奇石文化旅游城,赤峰市的巴林石受到国内外赏石界和收藏家的追捧和青眯。 
  文娱演出业精彩纷呈。内蒙古杂技团赴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演出上千场,足迹遍及13个国家400多个城市。内蒙古歌舞团赴北京、广州演出《蒙古婚礼》上百场,并应邀赴美国演出《白云飘落的故乡》等。鄂托克前旗乌兰牧骑赴北京演出《鄂尔多斯婚礼》等。 
  民族文化旅游方兴未艾。近年来,我区的旅游形象和知名度大幅度提升。草原游、冰雪游、边境游成为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成吉思汗旅游区、响沙湾旅游区等在全国享有盛名;旅游那达慕、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呼伦贝尔冰雪节、满洲里三国选美大赛等成为我区最具影响力的旅游节庆品牌。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日益显著,旅游业对第三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对第一、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日趋明显。 
  音像产业逐步做大做强。内蒙古音像产业以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作为唯一的一家内蒙古出版单位,先后出版了《内蒙古民歌精品典藏》、《草原世纪精曲》、《内蒙古长调民歌集粹》等音像制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独具草原特色和浓郁民族风格的民间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曲艺、传统文化活动在内蒙古发扬光大。其中,蒙古族长调歌曲、马头琴艺术、呼麦、好来宝、乌力格尔、蒙古族和达斡尔民族舞蹈、二人台、那达慕、祭敖包、赛马、摔跤、射箭等,在全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有的已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蒙古丰富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如绘画、书法、雕刻、民族工艺品制作等,在多年的发展中也得到了光大。 
  但是,与少数文化产业发达省份相比,该产业增加值在我区GDP中的比重,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因为,资源并不等同经济效益,只有经过对资源加工整合,形成产品,才有可能创造价值,文化资源也是如此。由于我们对文化产业认识上存在偏差、开发整合能力有限、宣传推销上欠缺,使我们拥有一流资源,却是二流开发,得到却是三流产品。需要创新发展思路,推动内蒙古文化产业大发展。 
  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弱。我区文化产业处在生产规模偏小、产业特色不鲜明、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和粗放式经营管理境地;资源优势不凸显,工艺技术滞后,产品文化内涵浅薄,欠创意;缺乏产品展示平台,宣传力度欠缺,市场狭窄,秩序紊乱;产业体系不完整,行业发展不协调,科技开发力度薄弱。


更多区域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如何把民族文化资源变成“真金白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qyjj/3897.html

相关专题: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侯氢


上一篇: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优势着力推进我区现代农牧业发展
下一篇:草原硅谷向上的力量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