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断满足大众的现实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真正成为大众哲学,必须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中,关注和回答大众的现实问题,不断满足大众的现实需要。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适应了革命战争的需要,那个时代广大群众不知道中国的革命如何,看不到未来的前途和希望,尤其是广大青年长期处于苦闷、彷徨和忧郁之中。如何驱散有志青年心中的迷雾,使他们看清祖国的前途,明确前进的方向,走向革命的道路,这是当时摆在革命理论者面前的重大现实问题。艾思奇认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就是要引导他们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哲学理论。”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尽可能用大家日常都熟悉的事例、成语、谚语等来说明问题,抓住人们群众中有益的思想,清除错误有毒的思想,“系统明确地把握符合人民大众利益的哲学思想使他们有可能较准确地认识周围事务的发展情况,更有勇气和信心为广大人民的斗争贡献自己的力量。”从上述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经验上看,他一方面用最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鲜活事例来说明深奥的道理;另一方面,通过所阐述的哲理回答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这也充分说明,“哲学从来不是超然于世界之外的玄思和遐想,而是思想中把握所把握的时代。”因此,“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迫切问题;只有准确地捕捉和深刻地回答自己时代的迫切问题的哲学,才能够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艾思奇用带着现实问题的意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完美地融入到现实社会中,创造了《大众哲学》,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发展。
2实现哲学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活力源泉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密不可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客观上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深度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封闭的思想理论体系,而是充分吸取了人类历史发展中优秀文明成果的理论体系,只有用先进的理论成果补充、充实和完善自己,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有活力。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又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与当代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明确指出:“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与现实相结合,用不断创新的理论回应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放射出真理的灿烂光芒。时代在改变,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在推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问题也会随之出现。如果不能用创新的理论来指导实践,而是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不但不能回答群众关心的问题,而且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发展。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写于70多年以前,这本书不可能容纳从那时到现在这期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所有问题研究。然而,我们可以发现该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概念的理论表述大体上是正确的。艾思奇能做到这一点,这与他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分不开的。也正如,李公仆在《哲学讲话》的序言中所说:“作者对于新哲学中的许多问题,有时解释得比其他的著作更明确,虽然是通俗化的哲学著作,但也有许多深化的地方。”艾思奇在他的《大众哲学》中所作的哲学创新主要表现在三点上:第一,在该书中已经比较完整、基本准确地把握辩证唯物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第二,《大众哲学》中包含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现实问题的研究与解答,从文章的内容上可以看出他把哲理和那个时代的革命现实问题联系起来;第三,他的表述形式和语言结构也体现时代特色,符合大众的口味,既体现时代性,又富有创新性。
3推进哲学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现实要求
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批判继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哲学遗产,总结现代中国人民奋斗的经验,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这里讲的民族化,不仅指表现形式,而且包括哲学原理、价值取向、精神风韵等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要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地上生根、开花和结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掌握,并转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就必然有一个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相融合的问题。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实质上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在中国有着现实的可能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解释某个领域、某个国家、某个时期的特殊规律,而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对于各个国家和民族具有普遍适应性;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离开文明大道而产生的,而是充分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结晶。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西方近代哲学,也吸收了蕴含其中的中国传统哲学的有益成分。从某种程度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存某些同构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有其现实的土壤,能够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融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来,创造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更能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发展。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的成功典范。他在阐述每一个基本原理、概念和范畴时,总是巧妙地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语、谚语、习俗和生活中的事例来生动阐述深奥抽象的哲理,既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指导意义,又能充分体现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化形式。例如,他用《西游记》中的“照妖镜”和“笑里藏刀”成语来阐述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用“在劫者难逃”、“猫是为吃老鼠而生的”等俗语来阐述方法论的问题。这种完美的中西结合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关键所在。从研读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可知,艾思奇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方面有三点经验可以借鉴:一是要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实质内涵,用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结构来转述原著的意境,完成概念、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民族化;二是要“把书本语言转换成群众语言,把那些抽象、枯燥的基本原理,用生动、具体的事例来阐述,把繁杂的逻辑推理变成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思维方式”;三是要与实践相联系,把哲学与现实结合起来,回答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
4突出哲学大众化、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有效手段
马克思曾经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要使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自己的“精神武器”,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反映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现实生活的理论。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生活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第二,马克思主义著作以欧洲的语言文字写作而成,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背景等方面与中国存在着差异。第三,哲学在历史上被称为玄学,长期被禁锢在神圣的书斋里和大学课堂上,一般人感到高深玄妙、神秘莫测,难以接近。突破人民大众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的障碍,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人民大众行动的指南和思想武器,就要在语言的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要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凸显大众的语言特色,通俗化的形式风格,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大众哲学》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的大众化、通俗化。书中运用了大众化的语言、形象的比喻、生动的事例、富含哲理的成语故事、新颖的形式来阐述抽象的概念和深奥的哲理,从每篇的题目到内容的阐述都突出了大众语言特色同时又带有浓浓的文学色彩,激起了读者对哲学的兴趣,使哲学与大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驱散了笼罩在哲学上的层层迷雾,扫除了哲学高深玄妙的色彩,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成为大众之哲学。李公仆在《哲学讲话》的序言中高度赞扬说,这本书是用最通俗的笔法,日常谈话的体裁,溶化专门的理论,使读者不必费很大的气力就能够接受,这种写法,在目前出版界还是仅有的贡献。《大众哲学》的大众化、通俗化特点给当前的理论教育工作者也带来了深刻的启发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在理论界和教育界普遍存在着不好的学术风气,一些人为了追逐经济利益,创作出一批低级庸俗化的作品来迎合市场的需要,毒害了人们的思想。还有的人认为,作品越抽象、高深玄妙,越显示自己的学术水平高。其实,理论越束之高阁,不能扎根于实践之中,越脱离广大人民群众,越使哲学缺乏现实感、时代性,成为没有生机活力的书斋哲学。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理论工作者摆正学术心态,从当前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出发,创造出一批通俗化的哲学读物,让哲学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总之,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所体现的把哲学与人民大众相结合,哲学创新与实践发展相结合,哲学内容和民族特色相结合的精神,仍值得理论界和教育界所弘扬;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中所开辟的成功之道,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面向改革开放的实践,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新性,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程,更好地为我档案管理论文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仍然具有现实的意义。
作者:李大棚 蔡静 单位:大连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