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 >

八大山人绘画艺术风格初探

【摘要】八大山人的绘画虽取法古人,却形成自己独特的画风,其诗、书、画、印皆有别于他家,绘画构图慎密,笔简意深,形神兼备,用笔具有“少、圆、水、白、奇”等特点,喜对所画的鱼虫、花鸟进行夸张,以简练的造型和奇特的形象来突出形象,甚至将鱼、鸟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借以表现自己愤世嫉俗、孤傲不羁的性格。本文拟从其颠沛流离、跌宕起伏的生活经历、独特超凡的艺术格调与孤傲的心性和“明朝情结”来分析其绘画呈现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成就诱因。

【关键词】八大山人;绘画作品;艺术风格

八大山人,名朱耷(1626-1705年),“八大山人”实为后期之名号,江西南昌人,清代著名画家,清早期画坛“四僧”之一,是明朝皇族后代,19岁时国破家亡,心情悲愤,扮傻装哑,不和任何人说话,23岁出家当了和尚,55岁还俗。凄楚的身世使其内心痛苦异常,又不能将心情宣泄给外人,转化为以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一、八大山人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

八大山人绘画虽取法古人,晚年却形成独特的画风,其诗、书、画、印有别于他家,绘画构图慎密,笔简形具,形神兼备,用笔颇有特点,喜用水洇晕染的绘画效果来表达自己内心“墨点无多泪点多”的凄楚复杂的思想感情。

(一)取法自然,独创新意;师法古人,不受古法束缚

八大山人绘画得益于中国绘画艺术特有的技法传承,山水画取法董源、巨然、米芾、黄公望、倪瓒和董其昌诸家,花鸟画则师法沈周、陈淳和徐渭。晚年,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既不同于前人,又超越同代。艺术上既继承传统,又另创风格,托物言志。由于饱含国破家亡之痛,常借花鸟、山水、竹木抒发对现实的愤慨之情。取材怪异,或鼓腹飞鸟,或瞪眼鱼群,或残山剩水,或老树枯枝;干枯的池塘中,残荷挺立,游鱼阐幽,藉此表达自己变幻的人生。“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是郑板桥对八大山人倔强高傲的秉性和绘画风格的客观描述。八大山人的书法,得益于钏繇、王羲之父子及孙过庭、颜真卿,博采众长,却独树一帜。绘画的题款和印章也别具一格,自号“八大山人”,学术界至今尚无定论。八大山人有一方印章,印文刻作,有人说是由“八大山人”四字组成,因为形状像只木屐,也有人称之为“屐形印”;八大山人所题之诗,许多句子至今仍令人难解。

(二)八大山人绘画作品具有“少、圆、水、白、奇”等特点

一是少。画面中物象数量少,用笔数量少。八大山人运用一石、一树、一花、一果、一鱼、一鸟等构筑画面,寥寥数笔可使景物栩栩如生、饱满厚重、生动有趣,其绘画语言丰富,巧用题款、印章与空间布白的视觉作用来支撑和丰富画面,因物象少、笔数少,用笔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二是圆。八大山人出家期间的作品用笔方硬,后逐渐丰厚浑圆,趋于变化。其书法吸收前人笔法,修养深厚,后来直接影响了他的绘画,晚年笔法更见含蓄圆润;三是水。笔墨含水量控制得当。明晚期普遍用“生纸”作画,易洇走墨,八大山人利用生纸特性,巧妙控制笔墨水量,使层次丰富变化,产生与熟纸不一样的艺术效果。用水洇晕染产生的茸软感来表现禽鸟羽毛,用水洇表现荷秆、荷叶的枯老和稚嫩,更充分表达其“墨点无多泪点多”的心境;四是白。白黑既呼应又对比。八大山人处理空间布白精准巧妙,画面物象极少,位置经营、方向布局、空间变化把握得当,合理利用题款、印章的圆润感,且严谨有法,物象均衡,阴阳相济;五是奇。八大山人所画之树干大根小,树杈三两,树叶五七,不合常理。所画之石头重脚轻,不易稳立。所画鱼、鸟的眼睛,大部分是白多黑少表现。造型之“奇特”与“意趣”并重,夸张有致,笔简意赅,以表达其身处乱世的人生哲学。

(三)笔墨简练,以少胜多;不落俗套,自有创造

八大山人绘画构图慎密,意境空阔,画外有画,画外有情。大处纵横排布,大开大合;小处抑扬有度,藏而不露,起伏张弛,适可而止;大密之中见小疏,大疏之中含小密。虚实相生,空白补意。其画面气势和分章布白位置得当,动静有序;题款盖印,疏而不漏,用“始知真放在精微”来描述最为恰当不过。八大山人取物造型,倾心以意为之的“意象”,所画题材常取无名之鱼和无名之鸟,缘物寄情。八大山人观察物象细致,取舍自由,以神取形,以意舍形。大写意笔不工而心工,笔不周而意周。

二、八大山人绘画艺术风格的形成

八大山人绘画的独特艺术风格形成与其生活经历、艺术格调、心性和“明朝情结”有关。

(一)颠沛流离、跌宕起伏的生活历程对其艺术创作的影响

八大山人的一生颠沛流离、跌宕起伏,大致可分三个时期。一是为僧参道期(23—55岁)。他23岁削发为僧,取名传綮,后又参道。这一时期绘画,以写生为主,如《水仙》《石榴》《草虫》等,对一叶一虫都画得栩栩如生,但情感表现尚弱;二是还俗矛盾期(55—65岁)。55岁时朱耷还俗返回南昌,得病而疯,一年多后经调养恢复正常,卖画维持生计,开始使用“八大山人”这个名号,称己为“个山驴”或“驴屋”。大书一“哑”字贴于门板,杜绝与人说话,对投靠清朝的官吏仇视有加。这个时期八大山人绘画风格表现为情感露骨,表现率直,过于直白;三是艺术成熟期(65—80岁)。八大山人借画大量禽鸟,以表达自身复杂的情感。《鱼鸭图》中鸭子,睁着大大的白眼,以表达仇视之感。《莲塘戏禽图》中两只禽鸟,黑色的羽毛,睁着大大的怪异的眼睛看人,神色恐怖,怒目相视,做出进攻姿态。《荷花翠鸟图》中的鸟,低头闭眼,悄然站立于孤立的芦秆之上,旁若无人,怡然自得,似在养神,却为蔑视;所画鱼眼与鸟眼同样情感复杂。1699年,八大山人去扬州见石涛,合作创作了《兰竹双雀图》《艾虎图》等画,留下一段佳话。

(二)独特超凡的艺术格调

绘画最高层次追求“情”,也是“洗心”的艺术,犹如格调清新的音乐,使人忘却烦恼和喧闹,画者需具超凡境界和人格,八大山人的绘画艺术格调便是典型的代表,石涛称其为“眼高百代古无比,书法画法前人前”。八大山人以不能再少的笔墨、人格化的形象和奇特的构图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追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开创了元明以来所没有的新风貌。

(三)孤傲的心性和挥之不去的“明朝情结”

八大山人在“横流乱石枯槎树,留得文林细揣磨”和“想见时人解图画”诗句中流露,很希望人们解读画中之意。他的一个画押,因形状像乌龟,人们一直称它为龟形画押,后经研究发现,是由“三月十九日”几个字变形组成,恰是明代末代皇帝崇祯自杀的日子,这说明在其内心对已故王朝的怀念;《古梅图》中,虬根外露,不画坡土,是仿照郑思肖画兰之意,暗含着国土被清人所夺。这些作品表达了他挥之不去的“明朝情结”,也正是受这种浓烈的孤寂兀傲的感情主宰,其绘画作品才出现人格化的物像,怪异晦涩中隐含着痛苦。“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反映了朱耷寄情于画,借书画以表达对旧王朝的眷恋之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八大山人的绘画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既继承了前代的优良传统,又自辟蹊径。动荡的时代背景和他的颠沛流离、跌宕起伏的生活历程、孤傲的心性等,造就了他的艺术情调,同时,卓越的绘画功力、渊博的学识、难言的隐痛也有助于其绘画艺术风格的形成,并从其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性格的孤傲、澹泊、冷峻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萧鸿鸣.八大山人生平及作品系年[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2]陈心懋,潘卫.朱耷[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3]萧鸿鸣.圣洁的狂僧——八大山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靳雄步


    更多区域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八大山人绘画艺术风格初探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qyjj/186582.html

    相关专题:代写硕士论文多少钱 法学杂志


    上一篇:网络资源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利用
    下一篇: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的运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