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焦虫病又称牛梨形虫病,是由双芽巴贝斯虫或牛巴比斯焦虫寄生在牛的红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多寄生在牛的血液中,由蜱作为中间寄主感染。以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症状,所以本病又称红尿病。牛焦虫病必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减少死亡率。本文介绍了晴隆县茂林农业有限公司及聚福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牛发生焦虫病的治疗情况。
1发病情况
2015年10月11日,茂林农业有限公司及聚福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澳大利亚引进168头青年母牛。其中,茂林农业有限公司100头、聚福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68头,全部关在隔离舍饲养。10月23日,茂林农业有限公司饲养的母牛中有一头出现食欲减退,20日,又有4头出现上述现象,25日,第1头发病的牛死亡,26日又死亡3头,10月28日,聚福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有3头发病。30日死亡1头。主诉:已经死亡了的牛都有食欲减退,反刍停止,发病初期体温40.1℃~41.8℃,后期体温正常或偏低,排血尿等症状。经过3d的治疗,病情得以控制。
2临床症状
急性:病牛表现为发热,体温高达40℃~41.8℃,精神沉郁,不食,反刍迟缓或停止。流涎,瘤胃蠕动次数减少,便秘或下痢,有的排出带黏液的黑色粪便,恶臭,心跳呼吸加快,贫血,黄疸,尿由淡红、棕红至黑红。病牛很快消瘦,可在2~6d死亡。慢性:体温40℃左右波动,持续数星期,同时,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贫血,消瘦,消化紊乱等。
3剖检变化
病牛脾肿大,比正常时肿大1~3倍,肝肿大、易碎、呈黄棕色,膀胱内积有红色尿液,血液稀薄,色淡,凝固不全。全身实质器官广泛性出血。
4实验室诊断
采集发病牛的耳静脉血制成血片,经甲醇固定5min,用姬母萨染色30min,冲洗,干燥,镜检(400~1000倍显微镜)。可见红细胞内有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呈梨形、香蕉状、指环状、卵圆形、逗点状(单个或成对)和不定形的虫体。在1000倍光镜下可见大量黏附在红细胞内外的原生质小体,少则1~3个,多则达10个;受害红细胞边缘不整齐,呈齿轮状、星芒状或不规则的多边形,大部分红细胞有破裂现象。即可确诊为牛焦虫病。
5治疗
(1)三氮脒,按1g/300kg,用生理盐水配成7%的三氮脒溶液,缓慢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3d。(2)阿卡普林(抗焦虫药),牛按1mg/kg,配成5%的溶液,煮沸消毒后,皮下或肌肉注射。(3)补液,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1500~2000ml、25%葡萄糖500ml、维生素C40~60ml静脉输液,每日一次,连用3日。(4)生菜油、熟油籽、酒药、大蒜、生姜适量,捣碎,灌服。
6预防
(1)未发病的牛全群用三氮脒预防,按3mg/kg分点深部肌肉注射。(2)消灭牛体表上的蜱,用氯氰菊酯(500倍稀释)喷洒或洗刷牛体。(3)用六六六粉撒布畜舍及墙缝或以黄泥拌少量六六六粉堵塞所有墙缝。(4)避免到有蜱滋生的草地上放牧。
作者:曾孔彩 单位:贵州省晴隆县农业局动物卫生监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