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国家之间竞争的主要体现。2015年,习近平在浙江和长春两地召开座谈会时强调“综合国力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可见,创新在当代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创新思维是创新的基础,大学生是社会创新思维的引导者,高校作为一个“人才培养基地”更是要加紧、加快步伐提升中国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兴趣对创新思维的引导
兴趣作为人类最好的老师,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兴趣,能够指引大学生将心里活动与注意力转向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近年来,药学类人才在提升社会公众健康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药学类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大学生的现况并没有随着社会要求的提高而相应好转。旷课、逃课、逃避做实验以及上课时老师提问无一人回答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是大学生缺乏对本专业的兴趣,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提升大学生社会服务能力的难题。为此,教师可借用公众的追星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讲解知识的同时穿插介绍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的非凡成就,如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维尔纳,被称为配位化学之父,他是第一个认识到金属离子可以同其他分子或离子相结合以生成相当稳定的复杂物质;如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韩福来•戴维发现钙、镁、钠、钾等元素;屠呦呦受葛洪《肘后备急方》启发,从菊科艾属植物中提取青蒿素,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对创新思维的培养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阵地,刚刚踏入大学的学生或许对专业很喜爱,或许对专业很迷茫,教师作为主导者,具有导向的作用,如何充分利用课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首先鼓励怀疑,很多伟大的发明往往源于怀疑,课堂上如果有学生对所讲内容提出疑惑,教师应积极鼓励,引领学生去探索,追根求源,解决学生的疑问,使学生达到茅塞顿开的同时培养其创新思维的能力。其次,教师应以赞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努力,人都被认可的心理,如果学生为解决疑问积极寻找方案,不管结果如何,教师均应给与适当的肯定,教师的肯定不仅仅给学生增加了解决问题的信心,同时对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无疑是一良性循环。
3实践对创新思维的拓展
实验在药学类人才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验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课堂上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且为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但是,目前多数学校因课时少及经费不足,实验内容及方案均由老师提前设计好,学生只需按照既定的实验步骤操作即可得到应有的实验结果,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弥补现实条件的不足,增强实验课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教师尽可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尝试自己设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实验成功的快感。另一方面,学生也应该主动争取锻炼机会,实验前应主动预习实验内容,提前设计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做出最大的努力。再者,学校可为学生提供开放实验的条件,弥补实验课中的不足。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实验课少,学生训练时间有限的问题,还能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习兴趣。真正创新往往是基于兴趣,兴趣能够引导我们走上创新思维的道路。然而只有思维和兴趣是不够的,还要加以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是拥有多么强的创新思维都要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去。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的怀疑精神和肯定学生的付出,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刘艳菊 郝露露 赵欣 栗萌萌 单位: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